论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014-09-15 09:32林解惠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

林解惠

摘 要: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明确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违背了这个要求,认识就会脱离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丧失真理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品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42-01

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品性、品格、品质、本质这些概念,属于同等程度、同一序列的概念,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根据传统的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江泽民同志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赋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论以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理论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时俱进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与时俱进,就是要求人们的思想认识要随着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化。对于这个问题,恩格斯这样概括马克思的“思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个发现被称之为“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坚持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绝对依赖性,反对把社会意识视作为社会历史发展决定性因素的历史唯心论,为人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去说明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历史观基础。

2、与时俱进体现了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以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但是实践又总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毛泽东说:“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这就是说,坚持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要真正做到认识与实践、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与时俱进体现了继承、坚持与创新的统一

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灵魂,也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发展。列宁说:“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所以,我们今天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必须在继承、坚持的前提下创新和发展,在创新和发展中做到继承和坚持,把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

二、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及党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这样形象地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而深入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层面上,实事求是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事求是集中体现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是彻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实事求是凝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提炼、高度概括。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应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的结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集中表现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明确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求是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集中表现,由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理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才会成为普遍真理,才会具有不竭的生命力。

总之,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侄桔中解放出来,大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石云霞.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6] 周宇.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2(01).

猜你喜欢
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实事求是”定乾坤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