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高中政治教学实际问题经验浅谈

2014-09-15 09:32陈晓梅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中政治教学教学方式

陈晓梅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政治教学中遇到的多种问题,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论述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巧妙应用理科知识的方式有效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教学方式;创造性思维能力;文理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71-01

高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们对新事物十分好奇,并且在身体激素的作用下他们逐渐由懵懂到彷徨直到矢志远航。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不愿主动学习政治课程,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程是遇到很多名词理解不了,学生知识架空如空中楼阁不能运用到实处,缺少创新等等。如何能解决这些问题,就本人经验做以下论述。

一、将“理论联系实际”重新赋予新的内涵:

1、寻找最适合的教学方式

政治老师要具体地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点;改变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内容要切合实际

政治老师应积极主动地研究现实,收集相应的各类数据、各类与政治理论有关的信息,并积极主动地运用于教学上去。如果政治老师只是按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那这门课肯定上不好的。因为政治的内容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是比较容易看懂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去研究现实,并自己运用相应的知识分析现实现象。如在讲授商品的属性时,首先要分清楚的是哪些是商品、哪些是物品和劳动产品。对于政治老师来说,从理论上讲清楚是没有问题的,但学生是否明白就不清楚了。

3、注重社会调查

通过社会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巩固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来分析现实现象。社会调查是了解现实、实证理论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传授理论的政治老师,不仅需要自己作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也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在调查中了解现实,在调查中理解和实证理论的真实性,从而激发学生学政治的热情。

二、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考中以其基础性、能力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强力冲击波,全方位介入中学教育,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考试方式本身,而在于对中学素质教育推动和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立足创新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此,教学中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主体、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教学不仅是老师的知识讲解,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索;课堂上教师经常向学生提供时政新素材、新观点,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增强解决问题的变通能力;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独创性;恰当使用“术语”,规范答题要求,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精密性;强化学科内在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性和聚合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更新颖、更准确、更系统的相关学科知识。

三、文理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政治教学与理科知识的结合,注重运用理科知识来讲授政治,这是政治教学法改革新的生长点。

政治理论是来自于对社会各种现实的包括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的抽象、概括。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理论是落后于现实的。在政治教学中,可以运用的自然科学和理科知识是很多的,因此,搞好政治教学,应注意用自然科学和理科知识来讲解政治原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运用这方面的知识:

1、注重经济学的计算问题

现在高中的政治教材中的经济学内容,较多地出现了计算的问题。如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是学习经济学所遇到的第一个计算问题。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讲清楚是比较容易的,可以运用对比、图表等形式,但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比较难。究其原因是在于这个关系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但如果政治老师能运用理科的相关的知识,自己设计一道简单的数学或物理应用计算题,把这两者的关系容纳进去,然后以解题的形式来讲授,并于最后抽象出两者的关系,这样一来,原理清楚,并且又具有交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能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2、运用理工科知识来讲授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辩证法,其实是来自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因此,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均可以从中采取大量的材料来讲授哲学原理。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用来归纳和抽象出“物质内部成份排列顺序不同会引起物质的质变”的原理。等等。特别是这些科目中的每一道应用计算题,都可以抽象出辩证法的有关原理。例如,在理科的解题方法上,我们知道每类题型均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即具有一定的解题模式,但具体到每个题中,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的这一思想,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应用计算题的过程中,抽象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等等原理。因此,只要政治老师善于和勤于探索,特别是在当前大综合科考试的这种模式的条件下,如能广泛联系理科类知识进行教学,政治科的地位复兴是大有希望的。

总之,由于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特别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不可避免,只要政治老师在工作中大胆创新,敢于超越,积累经验,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丽萍.高中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革新,2010,(02)

[2] 陈冬菊.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1,(07)

[3] 杨爱兰.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4).

[4] 王怀宝.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0,(23)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中政治教学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