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 将助力汽车强国梦实现

2014-09-15 03:07
家用汽车 2014年8期
关键词:汽车集团汽车行业国资委

箭在弦上。

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开启。

7月15日,国资委对外通报包括混合所有制在内的“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安排情况,将推动以“边试点边探索”方式进行的改革,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尽管汽车行业不在国资委的第一批试点范围内,但混合所有制改革颇受汽车行业关注。相比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改革步伐,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动作要大得多。上海、安徽等地方政府对于国企改革的先行一步直接影响到上汽集团、江淮汽车等当地汽车企业,并成为车企改革中的先行者。江淮汽车管理层持股就是安徽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先例。

长期以来,汽车企业尤其是整车企业以国有控股居多,包括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江淮等汽车集团无一例外地披着“央企”或“地方国企”的金色外衣。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内国有企业占国内汽车销量的份额超过75%,占行业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80%,占行业利润的比例则接近90%。然而,作为消费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国企的体制问题却严重地制约了国有汽车集团的活力。官本位思想、官僚主义、任期体制、无为主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多年来成为阻碍国有大汽车集团向世界级汽车企业转型的重要内因。国内六大汽车集团长期依赖合资企业贡献的销量和利润,普遍“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主品牌羸弱等问题已成为行业以及全社会的“心病”。自去年以来,无论是北汽与戴姆勒的交叉持股,江淮集团引入外部投资、优化内部股权结构,还是东风集团购入PSA的股份,都表明汽车业在资本领域的改革已暗流涌动。

随着中国深化改革开放路径的推进,国有汽车企业的政策红利、市场红利都将逐渐减弱,未来发展的压力会很大,混合所有制是使其进一步融入市场经济的媒介,推行顺利的话能释放出巨大的机制红利。

首先,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将形成内生的推动规范公司治理的力量,可以改善公司的决策机制、高管的聘任和激励机制。比如,让企业董事会能够在经营过程中发挥真正的“企业人”的作用,企业的决策、考核、高管人事任免不再是国资委说了算,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通过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持股,可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从内部激发企业的活力。汽车强国梦的实现必须依托于汽车强企,借助混合所有制,有利于打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具有多种所有制参与、拥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汽车公司。

其次,长期以来,汽车行业在市场准入上对内开放严重不足,借助混合所有制,可以打破行政垄断,取消阻碍各种市场竞争的因素,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吸纳广大民营资本或社会资本进入汽车行业,取消国企所有制的政策福利,从外部刺激国有企业提升竞争力。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的市场融合,也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成就真正有竞争力的汽车强企。

可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实现汽车强企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改变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使两者剥离,从而使国有企业能够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参与市场公平竞争,从而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与此相应,企业的管理体制必然需要发生根本的变革,这意味着国资委也要“革自己的命”,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过渡,否则,“混合”只能成为摆设。对于各大国有汽车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已不容犹疑。

箭在弦上,先发先至。

(选自 《中国汽车报》 社评,有删改,题目为笔者另加)

猜你喜欢
汽车集团汽车行业国资委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国企央企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布局力度
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时代不等人,汽车行业在完成“双碳”这件事上,责无旁贷
汽车行业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汽车行业 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杨嵩升任宝沃总裁 原宝马副总裁加盟任CTO
2015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