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14-09-15 09:32崔光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师生关系师生

崔光艳

摘 要: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是艺术家,用自己的知识完善学生,用情感打动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身教重于言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关键词:思想品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35-01

从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多年来,教学感悟颇多,现总结几点体会,以便今后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一、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师生情感,以情引导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现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在尊重学生个性特征的现代教育理念主导下,教师更应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在交流中信任,尊重与理解,只要学生热情参与教学,就能使学生学习更加投入,就能使学生乐学、善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1、鼓励学生人人自信

鼓励学生人人自信,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对回答问题不准、不对的学生不批评、不训斥、不挖苦,而是鼓励启发。如:“你先坐下想一想,一定能回答!”、“你很聪明,没有难得倒你的问题”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心。要从发展的角度归纳每个学生的特点,寻找每个学生树立自信的重要途径。

2、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前提条件,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的观点,师生才能产生共鸣。教师要真诚和蔼、耐心细致,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信任和理解,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遇到问题多与学生协商,相互沟通。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学生。

3、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处理师生关系

学生犯错误时,往往情绪较为紧张、激动,控制不住容易顶撞。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妨采取多种方式,尽量避免在人多的场合进行批评指责;对于性格外向易于接受批评者,可分清利弊直接指出;对于性格倔强的学生,应当心平气和的谈,或采取其他较委婉的方式,力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对于一些“吃硬不吃软”的学生,则可言辞严厉些,但决不能辱骂、挖苦。对事态严重的要严厉批评,指出其错误和危害。对一些较轻的违纪行为,可以利用幽默的教育性,“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更容易让人接受”。如课堂上有人睡觉,不妨说“某某同学睡着了都在看书,精神可佳”。利用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励代批评,也是一种好的批评方式。如某个学生学习不认真,但体育方面却很好,可以同他谈训练的情况 ,得奖感受。最后说“要取得好的成绩,在平时一定要一丝不苟的完成训练任务,学习上也一样”。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是主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地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现代社会,人类的知识处于快速增长和更新之中,今天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可能在不久之后就会过时。社会的发展对于个人的能力、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不能单纯地接受知识,必须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中增强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能自觉地、独立地制定学习计划,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做到不依赖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与管理来完成学习。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是另一个重要的学校和课堂,生活是另一种重要的课程和教材,实践是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说我们在学校读的是“有字之书”,那么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就是“无字之书”, “无字之书”与“有字之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可以把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既可以很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讲到孝敬父母时,就应该要求学生给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主动承担责任。

总之,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是艺术家,用自己的知识完善学生,用情感打动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身教重于言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师生关系师生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