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简单应用题的几种教法

2014-09-15 09:32赵娜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效果

赵娜

摘 要:小学阶段,简单应用题是做好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也是整个简单应用题教学的启蒙阶段。低年级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要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这些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关把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复合应用题和复杂应用题教学的成败。近年来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讨,取得效果比较明显。

关键词:简单应用题;复杂应用题;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68-01

一、培养学生会“读题”

低年级的学生一般不知道读题的重要性,他(她)们虽然也读题,那是老师叫他(她)们读的,因而是被动地读,是有口无心的读,这样读题常常导致列式的错误。如:“少先队员到社区服务,分成两组,一组5人,另一组6人,一共有多少人?”这道题里有两个不参加计算的条件——“分成两组”,可是有的学生错误的将算式列成:2+5 +6 =13(人)。这显然是学生没有认真读题,没有弄清题意而造成的。

怎样教会学生读题呢?首先,应该教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要学生理解这句话的真实意思,读后再告诉学生注意单位名称和数据。每次读题时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读几遍。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把算式列错了,就问他(她)“你认真读题了吗?”比方上题可以问他(她):“两个组,5个人,6个人,组和人能相加吗?如果把“组”和“人”相加得出来的是什么?”结合具体内容,进一步强调读题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会“划题”

划题,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应用题的结构训练,使学生知道应用题是讲一件事情的。它有两个(或几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只有已知条件而没有问题就不是应用题,有了问题,如果只有一个条件,问题也会解答不出来。

为了切实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开始阶段,可教学生用双竖线“‖”把条件和问题分开;用曲线“﹏﹏”把已知条件断开;用横线“__”把问题划出来。如:有12个同学参加接力赛跑: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个组?然后,让学生实际划一划,分一分。这样做的目的是”逼”着学生认真读题,因为不认真读,不弄清题意就不会分,不会划或分不好,划不对。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经过测试,正确率达到100%。

三、培养学生会“说题意”

在培养学生“读题”“划题”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会说题意。因为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二年级的学生还不善于思考问题,这就需要借助外部语言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说”在一、二年级学生智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举例说明:

例:乐乐昨天学了8个生字,今天学了9个生字,两天一共学了多少个生字?

学生甲说:这道题说的是学生学习生字的事情,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乐乐昨天学了8个生字,第二个是乐乐今天学了9个生字,问题是:两天一共学了多少个生字?

学生乙说:这道题说的是乐乐学习生字的事情。知道了乐乐昨天和今天学习生字的个数,求这两天一共学了多少个生字。

学生开始说的时候,可能是照题一字不漏地说或者是照着老师的话说,经过老师的引导和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她)们逐步就会用自己的话说了。

这样做,粗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甚至有人认为会给学生带来麻烦,但只要坚持下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使他(她)们养成了审题的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会画“线段图”

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使数量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生画“线段图”时,要注意使学生弄清以哪个数为基础。例如:有5朵红花,黄花比红花多3朵,黄花有多少朵?

在画“线段图”时,可以这样说:5朵红花一朵接一朵地摆成行,红花有这么长一段,边讲边在红花实物图下画条线段,由于黄花比红花多3朵,所以,黄花排成一行要比红花长,要长这么一段。边说边在黄花实物图下面也画一条线段,再把红、黄花实物图取下来,在“线段图”上写上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由能够看懂“线段图”到逐步学会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断提高。

五、训练学生解题技巧

1、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可以使有关知识相互沟通,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从不同的角度去揭露同一事物的数量关系。这种求异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能主动发现知识的奥秘及内在规律。如:小华做420个零件,改变以下条件和问题形成了不同的分数应用题。①小李做了小华的,小李做了多少个?②小华做了小李的,小李做了多少个?③小李比小华少,小李做了多少个?④小华比小李多,小李做了多少个?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使学生深刻领会了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熟练掌握了解答方法。具体解法可概括为“一定二对三列式”,即:确定单位“1”,找准量率对应关系,列式计算。

2、一题多解

在一题多解中实行重组数量的思路发展,复合应用题的多解现象较普遍地存在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解题时突破固定思维,重组数量关系,多方面思考问题,从不同途径解题。如在讲解分数应用题时,可出示下列问题:

一套课桌椅的单价是144元,其中椅子的价钱是课桌的,椅子的单价是多少元?教师引导学生用4种思路解:①把课桌的单价看作单位“1”,总价144元与(1+)相当,用分数知识解。②把看作价钱的比,可按比分配的方法解。③把看作份数,144元相当于(5+7)份,可用归一法解。④列方程解(可设课桌的单价为x元)。

总之,通过数学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用“读题”“划题”“说题”“划线段图”“训练学生解题技巧”的教学方法,多花点力气是必要的,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口、动手、动脑,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期末怎样复习效果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