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

2014-09-15 02:27王世宏
关键词:感情美的情感

王世宏

语文教学是一个典型的情感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的创作情感、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的沟通融合,形成一个心理活动的有机整体。在这个立体的情感世界里,语文教学要真正良性启动,就必须实行情感教育,把那些即将成熟的心理机能的形成推向前进,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和情感的完善。

一、幽默的语言是课堂充满激情的催化剂

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在一节课40分钟都能集中。那么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是用粉笔来一次准确的投掷?还是怒不可遏地训斥一顿?事实证明,这些做法都会让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大打折扣。教师不妨采用幽默的语言进行侧面提示。记得有一次,我正兴致勃勃地讲着课,忽然发现一名学生正在偷偷摸摸的吃零食。我故做姿态地来了一句:“哎呀,我发现教室里来了一只‘米老鼠,嘴边还挂着辣粉丝呢!”学生面面相觑,疑惑地互相观望。接着,教室里响起了爽朗的笑声。自然,那个同学偷吃的小动作也就停止了。当然,我使用的幽默的语言不是在批评那个偷吃的学生, 也不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而是在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同时,也能使学生领悟到“笑外之音”。

二、用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乎先情”。教师可以找一些动情的文章,用文章中的情来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文章中的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学生,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语文教材本身就是感情的海洋,或者说是感情的火山,而学生纯真、敏感的心灵又洋溢着对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心灵强烈的渴求。语文课中所创造的艺术境界既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客观现实世界的艺术再现,又大都浸透了作者热烈深沉的爱憎之情,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稍加引导,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展现的世界,为作品抒发的情感所感动。

三、朗读中倾吐真情

我国的大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提出过“美读法”,即通过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品心灵相通。以《小珊迪》一课为例,一位同学充满感情地读着:“先生,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七个便士”,“珊迪受伤了,不能来了。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了,从他身上压了过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还有七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说不定,他会死的。”这如诉如泣的朗读,揪动着每个人的心,同学们两眼泪花滚动,情绪受到了强烈震撼,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四、课件渲染,蕴育感情

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那具体的画面、生动的声音,能再现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学习内容,为学习情感的产生提供了载体。如教学《夕照》这课时,教师在课前播放夕阳西下的迷人景象;层林尽染,万物像笼罩上一层金色的薄纱……在配上轻柔的音乐,使那些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每位学生,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然后, 再去理解语言文字就有了浓厚的情感基础了。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最合适的方法,真正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教育,从而达到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的目的。

(作者单位:陕西榆林市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感情美的情感
最好的感情
打破平衡
情感
感情工作
台上
美的校 美的人
不分对错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感情强烈的叹号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