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让学生闪耀创新的火花

2014-09-15 02:27杜玉华向德芳
关键词:阅读方法想象力创新

杜玉华 向德芳

[摘要]想象是创造性活动的“设计师”,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的提高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优势,利用图示、延伸、乐曲、表演、插图等,能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为造就创造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方法 想象力 创新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从茅草刺手到发明锯子、从壶盖跳动到发明蒸汽机、从雄鹰展翅到发明飞机……”无不是科学家们大胆想象、积极实践的结晶。“利用玻璃在水中造桥、在太空中种植蔬菜、电子书包……”孩子们美好的愿望展现了想象的神奇魅力。实践证明,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它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发散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优势,积极挖掘训练的素材,努力开发训练的资源,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一、利用图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图示,即利用绘画中的简笔画、速写等形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将从抽象的语言文字中领悟到的意境通过想象,创造出文章描述的情景,并形象地再现出来。同时,利用图示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如:教学《林海》一文时,让学生细读课文后,结合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简笔画表现大兴安岭的“岭”与秦岭的不同,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秦岭“险峻”和大兴安岭“温柔”的特点。学生就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创造出高耸入云的秦岭和千山一碧、连绵不断的大兴安岭的形象,犹如身临其境,并用不同的图形展现了大兴安岭和秦岭的特点。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并选取好的展示,能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乐趣。在《泊船瓜洲》《卜算子·咏梅》《詹天佑》等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可利用图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延伸课文内容培养想象力

延伸,就是在作者原有思路上进行拓展、发散,开阔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荔枝》一文,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入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续写。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大胆想象,涌现了很多优秀的片段。如“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母亲,你却长眠地下了,再也吃不到荔枝了。想到你抚摩着荔枝,爱怜地舍不得吞下的场面,儿子心中是多么痛苦,多么遗憾啊!”等。延伸过程中,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被打开,创造性思维得以培养。

三、利用乐曲培养想象力

研究证明:想象的源泉是客观现实,想象的内容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和升华。乐曲就是作者在一些生活情景的基础上,通过大胆想象,利用音乐表现形式创造出来的。在教学时,播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乐曲,能让学生通过想象,再现生活中的一些精彩场面。如我们在教学《鸟的天堂》“群鸟活动”片段时,播放了乐曲《百鸟朝凤》,让学生联想起了群鸟飞舞、蹦跳戏耍的情景。在欣赏过程中,同学们情不自禁,有的学起了鸟叫,有的模仿鸟儿展翅飞翔,有的张开双臂学着小鸟扑翅膀……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特别是引起了学生想象,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

四、通过表演培养想象力

表演就是在精读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或几个人合作再现课文情景的形式。它要求学生进入角色,使自己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按照情节发展所规定的情景来说话、表情和动作。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如教学课文《小抄写员》,在学习“父亲发现叙利奥帮他工作后”的部分时,通过学生熟悉课文,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父亲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叙利奥又将怎样表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对情节的理解,在头脑中创造出最能体现“父子之爱”精彩的那一幕,做到情景交融,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再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孩子们绘声绘色的表演,营造了“父子之爱”的浓烈气氛。有的孩子完全进入了角色,眼中居然噙着泪花;连我都被感染了,深切感受到爱的力量和孩子们的真情。

五、结合插图培养想象力

《竹石》《一夜的工作》《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阅读教学时,结合插图引导观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总理“生活是多么简朴、工作是多么劳苦“和体会到“对总理的尊敬、爱戴之情”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掌握的有关总理的资料”谈话:总理就在我们面前,此时此刻,同学们想对总理说些什么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畅所欲言,教室里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周总理,你为了我们新中国,这么辛勤地工作,饮食又是那么简单,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你去做呢!你受得了吗?你真是人民的好总理啊!”“周总理你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此呕心沥血。你虽然长眠地下了,我们又怎能忘记你呢?你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如此一来,孩子们的叙述,以饱满的热情展示了他们和激起了旁人对总理的深切怀念。周总理伟大的形象不时在他们头脑中闪现,充分提高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心理学研究证明:创造想象能力与观察力有密切的联系。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就要培养学生具有有目的的、精确而敏锐的观察力。其实,现在教材中安排了许多与课文相关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陶冶爱美的情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

六、利用活动培养想象力

《新课标》指出: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情景中,不断地创生教育经验的过程,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断生成的过程。它能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独特见解。如在《凡卡》一文的阅读过程中,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有些什么话要对凡卡说呢?一位学生谈到“凡卡,你经常挨打,又吃不饱,在寒冷的冬天连鞋也没有,你是多么悲惨;而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在家有父母的疼爱,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不愁吃,不愁穿,还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凡卡,你到我们这里来吧!”多么大胆的想象,多有创意的表达。我在充分肯定这位同学有创意的表达后,立即围绕“凡卡,你到我们这里来吧”召开一次“献爱心”讨论活动——凡卡来到我们中间。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有的眉飞色舞,有的愁眉紧锁,有的甚至扮起了凡卡,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展开思维的羽翼,完全沉浸于情景之中。汇报交流时,各组竞相陈述:“凡卡来了,我要带他回家,感受父母的关爱……”“新同学凡卡来了,我们给他准备好各种学习用具,让他与我们一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学习……”“凡卡来了,我们要带他游览黔江,认识黔江,让他感受我们家乡的美好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孩子们充满童稚的语言,充分展示了他们想象的丰富和思维的广阔。

另外,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可以从联想、对比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将几个方面综合在一起进行培养。

当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大胆开发,为学生创设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创新的天地中展翅翱翔。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人民小学校)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想象力创新
想象力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