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高质量评价的策略研究

2014-09-15 02:27陶蓓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策略

陶蓓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这对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在课堂评价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的关注。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如何运用高质量评价做具体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高质量评价 策略

一、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内涵

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的细节中,既有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也有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

课堂评价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问的作用,帮助学生后继学习。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它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的评价原则。评价因为及时,所以能够使学生的印象更深,产生趁热打铁的效应。

课堂评价从定义范围上可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评价,狭义的评价只指言语点评,广义上的评价指除言辞外,还包括形体的语言。如教师的某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都属于评价,并且后者比前者的效果要明显得多。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运用高质量评价也是衡量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把尺子。 要使评价发挥监控和导向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必须有民主开放的教育思想,真诚友善的合作精神,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还需要具备教学机智和调控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教学语言要亲切,评价要中肯。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高质量评价的原则和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在于弱化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通过评价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评价的针对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真实性和多元性原则。

1.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评价的原则

●语言真诚。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赞美一定要真诚而亲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教师的评价应注重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学生褒奖。

●评价须因人而异,注意纵向差异,并关注横向差别。评价应根据所评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高年级语言丰富优美,而低年级语言则简洁明确。有位教师多年站在高年级段语文讲台上,首次与低年级学生零距离接触。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出现“你的领悟力真强”“真看不出来,你平时深藏不露啊还有谁敢与他一决高下”等语句,学生听后一片茫然。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低、词汇量少、社会经验浅,对教师所说的“领悟”“深藏不露”“一决高下”等词根本无法理解,自然听得一头雾水。这样雾里看花似的评价,几乎没有什么成效可言,而一句简单的“你真棒”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因此,“因人施评”很重要。

●评价应导向正确,彰显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课堂上,教师在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敢说、乐说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采用导向性评价语言,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评价的策略

对此,结合本人多年的一线教学体会和当前评价内涵的思考,提出几点思路和策略:

●淡化心理定势。在评价学生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隐私权和选择权,尊重学生的看法、建议和合理的辩解。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针对个性进行选择。不同水平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位差是不一致,因而在课堂口头评价时,教师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讲究激励和表扬的策略和方式,并且用不同的激励和表扬语言,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

●把握激励时机。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也学习在评价时善于捕捉、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

●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所谓延缓性评价,就是指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缓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

角度评价

●多角度评价。“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并且要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时,都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1]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三、结论

课堂评价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它总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贯穿整个课堂。小学语文成功的课堂评价,能催生出美好融洽的师生之情,点化出和谐理想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成长。在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小学语文课堂中,从直面学生这一鲜活的生命体出发,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加强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等方面入手,提升课堂教学评价的生命价值内涵。以发展性、人本性、过程性、差异性、评导结合等评价原则为基点,准确把握方向,切实高效地实施评价。并从生命视野中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入手,尝试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语言三个方面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努力寻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 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课堂评价拥有独特的资源,也责无旁贷,教师应直面生命,研究生命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尽享生命的美好、成长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常汝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

[3]高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J].全世界人民球教育展望,2001.

[4]曹建军、姚培培.师生沟通从位差效应中走出来[J].北京教育,2002(5).

(作者单位:南通市城南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