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界面设计趋于扁平化的一些思考

2014-09-16 10:14易敏哲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物化扁平化界面设计

易敏哲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0)

关于手机界面设计趋于扁平化的一些思考

易敏哲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0)

伴随着新款iphone的推出,扁平化界面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潮流被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所借鉴。不可否认,扁平化有其独到的美感和优势,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机界面风格,其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急需改进。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经验,针对扁平化的界面设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并就拟物化设计和扁平化的优缺点做了大致的归纳,力图为未来的手机界面设计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扁平化设计;拟物化设计;手机界面设计;系统可移植性

伴随着苹果公司的IOS7和微软Windows Phone8的推出,全新的扁平化手机操作系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即便这种操作系统自发布以来就饱受争议,但在苹果和微软强大的影响力下,各个手机厂商在新推出的手机上都搭载了具有扁平化风格的操作系统。笔者凭借对苹果设计语言的一贯崇拜,亦购入了搭载新款系统的苹果手机,然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却发现用户体验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美好。

为何要设计扁平化风格的系统,苹果的设计主管Jony Ive的解释是,人们已经习惯了通过触摸屏来操纵手机,不需要老款手机的物理按键,因此苹果也就不需要一个模仿真实世界的界面。苹果意图创造一种自由的设计风格,使用户淡化界面对人的影响,只要关注内容就好。简单来说,旧系统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新系统则是对信息本身的关注。

听起来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设计思维,用户可以更加专注获取信息而不被其他因素所干扰,笔者本身对于拟物化设计和扁平化设计并不持特定立场。我始终认为拟物化设计和扁平化设计都有各自的设计风格和应用场合。扁平化的好处在于色彩的选择可以脱离现实世界的约束,用色更加大胆,并且字体的运用可以更加灵活。但我认为手机界面的设计仍然应该保持拟物化的设计。

一、从用户体验的角度

我的邻居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才刚上幼儿园不久,当他的家人外出时有时会委托我照看小男孩几个小时,而他非常喜欢玩我的旧款IPAD(采用拟物化界面),他可以很顺利地进入各种他想使用的APP(注:application的简写,因此被称为应用),并且不会弄错。拟物化的界面完全模拟了孩子所能看见的真实世界,从阴影、渐变到高光都尽力做到物体的本来面目,因此在学习成本上具备的优势。当男孩摆弄我的新款Iphone(采用扁平化设计),情况就不是那么乐观了,开始的时候他只会在屏幕上乱点一气,因为对孩子来讲单纯的文字加色块的组合并不能让其产生对现实世界的联想,因此也就无法分清APP的真实功能。男孩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后,好不容易掌握了一些APP的用途,若此时加入新的APP,男孩不得不花费新的时间来掌握,增加了学习的时间。

那些拥护扁平化设计理念的人可能会说,智能手机针对的用户群体主要是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的并且是高学历的年轻人,他们可以更容易认可新的手机界面。我不否认年轻人相对孩子和老人的学习能力更强,但是如果和自身比较,扁平化界面仍然会增加年轻人的学习时间。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选取两组相同功能的APP,每组包含一定数量的APP,一组为扁平化设计,一组为拟物化设计,让两队年轻人分别为按功能归类APP,结果可想而知,采用拟物化设计的一组APP肯定能更快速地被归类。

二、从设计语言的角度

扁平化设计是二维的,拟物化设计是三维的。通过三维立体的设计,图标可以加入阴影、纹理和高光,营造出立于手机桌面的凹凸感,让设计师尽情发挥想要表达的细节,就像是在桌面上摆放了一个真实的小物件。扁平化设计完全存在于二维界面,抛弃了对真实物品的模仿,用户要揣测设计师的心思,靠“猜”来尝试对图标的理解。打个比方,扁平化就像是没有放调味料的菜肴一样无味。不可否认,一部分具备高超能力的设计师能做到在有限的二维空间内一样能表达出丰富的视觉元素,缩小和拟物化界面在视觉传达效果上的差距,但对于公司来说,聘请设计人员的成本又会增高不少。

在绘画领域,抽象绘画自成一派,以想象力和直觉作为创作的源动力,排斥象征性和说明性的作画手法,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其存在的价值。抽象绘画的评判标准并不是画得像就是画得好,没有人知道你画的是一朵花、一条狗,这没有问题。但是在手机界面,用户不知道你设计的是一朵花,这就有很大的隐患。手机界面设计不是画抽象画,应该从普通的用户角度出发,抛弃设计师的高姿态,多做一些接地气设计。

三、从市场营销的角度

其实拟物化的设计和电脑游戏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在游戏设计中,只有为玩家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激发玩家的兴趣。玩家在游戏中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共同为完成某个任务而努力,这和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也是拟物化界面设计希望带给用户的体验,即设计是源于现实生活的。

让我们再回到扁平化的手机界面中,原本细致入微的设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胆的对比色和简单的线条勾勒,这让我想起了T台走秀的那些模特,他们的穿着永远站在时尚的前沿,可是我们却并不会穿着那些衣服上班。有这么一种趋势,那就是每一个的APP图标越来越像一个Logo,而Logo代表的是一个品牌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是非常抽象的,甚至是一个小圆点也可以作为一个Logo,你也可以给它赋予很多的意义。APP的图标不应该是一个Logo,它应该是一本产品说明书,它应该是具体的、功能性的。我们使用App的过程是按照既定顺序的,就像是我们进入房间前要开门一样,试想有一天房门突然变得不像房门了,我们还能熟练地打开门进入房间吗。其实,App图标应该是程序的一部分,是程序的外在形象,要让App脱颖而出,只有把界面设计的更加具体和现实。

四、扁平化设计成为市场主流的原因

既然扁平化的手机界面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何微软和苹果仍然会力推扁平化的界面设计?关键点就是未来系统的可移植性。

在不远的将来,苹果公司不仅打算让手机和平板使用IOS系统,未来的IWatch、Itv、ICar等设备亦会使用这一系统,这意味着将来的手表、电视和汽车都将迈入智能化,而它们的操作系统平台都将是IOS。问题随之而来,小到手表上两英寸的方形屏幕,大到八寸的汽车中央控制显示频都是基于不同的屏幕分辨率和长宽比,如何使得IOS系统在这些设备上均可正常使用且保持美观,这就要求系统必须具备很好的可移植性。要做到良好的可移植性,界面图标必须适应各种屏幕的比例,这个时候扁平化界面的优势就得以体现。设计师只需要调整App外部的色块形状即可,内部的图标仍然可以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而拟物化的界面由于没有外围边框,会造成图标的拉伸变形。

一个能适应不同屏幕形状的拨号按钮

目前看来,若要解决系统的可移植性,似乎扁平化设计是唯一可行的方法,然而我相信未来会有新的界面设计风格能集扁平化设计和拟物化设计之所长,为未来的界面设计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物化扁平化界面设计
身体消费、超现实欲望与内爆都市:《金钱——绝命书》中的物化书写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界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方法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扁平化的球星Ⅱ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