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法美学
——现代版画印痕书法

2014-09-16 10:14湖北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验性印痕书法艺术

梅 鹏 (湖北师范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0)

新书法美学
——现代版画印痕书法

梅 鹏 (湖北师范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0)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文字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精髓。中国的方块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底蕴。中国历代碑刻和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都留下了不朽的作品,然而很多真迹流失,甚至碑刻作品也是被拓印多遍、年限久远、腐蚀糜烂,无法真正还原出当时高超书法家的作品原貌。因此,一些大的书法艺术家作品往往流传到现在是后人模本。艺术的呈现与发展不外乎两点:一是传承。传承历代名家的不朽之作,传承经典的民族文化内涵。二是创新。对本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民族文化兴旺贵在传承基础上创新,他是立足于世界之本。就中国汉字书写而言,现在对于书法艺术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对古代文人书法家的临摹与沿袭,很容易掉进“打井”的怪圈,而真正需要艺术作品流传并进入艺术史的一定是“转折”式的创新。为此,笔者对本美院洪新发教授的书法作品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他作品中有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并蕴含出另类新书法美学观,即现代版画印痕书法。

洪教授对于中国书法有着深入研究,并有许多独到见解。从他的作品里面不仅让人读出许多传统书法的意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书法美学融入了版画技法当中,出现了仅在绘画中才会有的抑、扬、顿、挫与虚拟梦幻班的韵味特征。在他书法作品当中,通常以自然流畅的墨韵、顿挫、收锋、摆尾、黑白分割等笔迹游弋画面,并且流动的痕迹中带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无中生有、有中生无、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形式。既有即兴制作也有有感而发,使得作品呈现出较强的生动性、韵律性与节奏性,这也是书法艺术不太常见的特有审美价值。同时具有版画当中被压饰过的不确定印痕或被规定性的版画专业印痕。即:由均匀上色印刷出平、匀、薄的特性产生了整齐、干净、清晰的美;若印压不均则会出现物理起伏和自然肌理产生的强烈凹凸、晕染、融合、模糊、坚实等美感。书法与版画的同一性在于黑白形式居多,若将两者结合,就会出现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并存,精神情感与偶发自然结合,字中有画画中有字的悖论式美学,这就是洪教授作品的独到之处,同时也是他多年践行与探索的结果。

在作品《厚德载物》《放飞中国梦》中,素材选择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对应关系的名句与中国当前和谐社会的民族自豪感的语句等进行了实验性探索。每件作品分为五组以上书法字体,正好是中国汉字发展的清晰演变脉络。如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的演变过程。艺术变体由于个性化色彩比较严重,作者没将纳入。并将书法拓印成版画之后出现的偶然性的印痕美感变成了极具个性色彩的艺术语言。作者云此为“文字跨代”“形式跨界”的表现手法。在同一组汉字中,通过汉字的发源到时代变迁,仿佛一个书法史般的叙述,而手法却没有选用宣纸上即兴的个性书法式,却是跨界式的与版画拓片印刷的手法表现纯偶然性的意象绘画之美。此艺术形式不乏传统的艺术意识,更重要的体现了实验性特点,使之具有汉代画像石、碑刻拓片、版画印刷、书法艺术等多重综合性创作表现。又如作品《十二生肖》,作者将十二生肖惟妙惟肖的罗盘与对应的十二地支的生肖文字结合,具有图像文本的视觉与可读性重合,手法也是同样运用了绘画性视觉意味和书法的韵律之美的独特方式。就像他曾说“将其字画艺术巧妙融为一体,使得字画不分家,合二为一,看似字又是画,同时又区别与书法表现形式,其视觉性感受或许称之为另类艺术更准确,把抽象画艺术元素融入到书法与绘画中,共同组建出奇特的视觉冲击效果。”

综上所述,无论是书法还是艺术的未来发展,必须吸取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精髓营养,找到一个切合点,符合现代审美的实验性探索式的方式创作,才能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推向世界,并且获得艺术界的认可和美学上创新。相信洪教授的艺术创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对书法艺术作品的实验性探索还会更加成熟和完善,或许能成为书法和绘画艺术界的同仁们一同去研究和不断创新的一个典型范例,也为后人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指导教师:洪新发

梅鹏,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1206班,学号2012107010601。指导教师:洪新发,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实验性印痕书法艺术
李俊鹏:实验性的“空间叙事者”,以个性与多元焕新体验
陈若鹏作品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刻舟求剑的人
重塑与解构
核电
蜗牛的印痕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
母亲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