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2014-09-16 07:14向梅萍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习惯物理

向梅萍

习惯是一种有规律的行为模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益于学生终生发展和成长.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初中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预习习惯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起步,预习能让学生提前感知物理课本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公式等,增强对物理课堂学习的期待;学生预习过程中,借助生活经验、实验、操作等活动试图自我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利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课本中不甚理解的部分提前思考,并能在课堂学习中倾听老师讲解,或者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和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物理教师把教科书的下一节知识要点、重点、难点等以问题的形式列出来,让学生通过预习力图解决它们.这样的导航式预习,有利于学生抓住要领,提高独立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提纲中的较高要求,学生会反复阅读教科书,自主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有时需要翻看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带着目标,带着问题去预习,事半功倍.

二、观察与实验的习惯

在物理学习中,观察很重要,它是物理学的导师.正是人们对各种物理现象的仔细观察和总结,才有了物理这门学科.观察是物理研究中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物理实验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养成用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处理事情的重要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实验方法,如比较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换法、模型法、假设法、类比法、理想化法,等等.对于这些方法,教师既不能忽视它,又不能唯方法讲方法,要做有心人,把握好时机,把科学方法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恰当点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除了利用好教科书中的实验外,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独立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可以在实验室做,也可以在家中利用自制器材做.

三、反思的习惯

反思性物理学习,有利于学生物理认知结构的发展与重建,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层学习,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反思性物理学习,可以建构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产生超越已有信息外的信息.

反思性物理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物理学习;可以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成为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可以使学习成为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个人的创造力;可以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在学习了一个新知识点,做了某个实验,解决了某个习题之后,教师都要留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引导他们反思,让这些知识和技能真正加入到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碰到困难和疑惑的时候,在解决问题之后都要进行反思,反思解决问题时运用了哪些物理概念、原理或公式.

要求学生整理错题集,反思错误原因.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可以再次体验错误,感悟新方法,学会自我诊断.月考过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找出自己成功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以反思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四、提出问题的习惯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物理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是开阔学生思维空间的金钥匙.问题是思维的方向,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和发现的源头.在物理学习中,学生有了问题,就能积极主动地汲取物理知识和技能.

物理课堂教学,坚持自主学习模式,这样学生就会提出更多的问题.问题提出来以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或者让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引导、参与的作用.当然,也不排除物理学习中存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确有困难的内容,这时,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的模式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千万不要死搬硬套——不管什么内容都是杜郎口教学模式.

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借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把生活场景或现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习惯物理
只因是物理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