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思考

2014-09-16 07:36林小平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定律重力力学

林小平

经典力学在整个物理学中的基础性地位是无可辩驳的,它同时也是电磁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相对论等物理学分支的起点和基石.初中阶段力学内容均在经典力学的范畴之内,学好这些内容对学生学习其他自然学科以及对物理学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并且对学生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也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力学教学的几点体会和想法.

一、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学生在力学知识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概念和定律混淆.对于力学中的概念及相关定律学的不深不透,许多概念之间混淆不清,比如重力与压力、压力和压强等概念之间经常相互混淆,对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的认识也存在错误和偏差.

二是力学习题的计算存在问题,不善于通过物体的受力分析来对题目进行计算并得出正确答案,或者由于审题不认真,套用定律、公式错误而得出南辕北辙的结果.

三是由于以上两点问题的存在而让学生感觉越学越难,随着力学学习的深入也越来越感到茫然和压力,最终导致学习兴趣的不断下降和畏难情绪的出现.

这些问题主要还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出现偏差而导致的.

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关概念、定律的教学不清楚,比如重力和压力相混淆的问题就是由于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举例不当所造成的.

其次是习题练习“铺天盖地”却没有针对性,并且在习题的评改过程中不注意对学生出现问题的总结和纠正.

再次是忽视实验教学而导致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律没有直观的认识,但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又难以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律,在相关的习题应用中不懂得将相关的知识和定律应用到解题中去.

二、改进力学教学的思考

1.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理念是一个永恒的却又不断演进的话题.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行作相应的调整.就力学教学来说,教学理念转变的重点在于在教学之间、师生之间构建科学的,和谐的关系.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力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预习的体会谈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然后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始终注重转变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是对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视及赋予,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的主动回应,让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感受到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的精心备课也是提高课堂效率必不可少的程序.在备课时,教师要把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定律想方设法弄清楚、相区分.

2.采用情境教学

在初中力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力学定律和力学概念.

例如,在讲“重力”时,教师可以引入意大利比萨斜塔的案例,通过多媒体或者挂图介绍斜塔的建造过程及倾斜的现状,然后让学生分析比萨斜塔600多年来始终斜而不倒的原因,学生对课本进行预习的话就能得出其重力作用线仍在塔体之内,然后顺着学生的讨论进行重力相关知识的讲授.在讲授的过程中,还可以举“不倒翁”的例子来进一步阐释重力力矩的作用.这两个具体直观的例子,对学生进一步理解重心和重力起到了营造直观情境的作用.

3.进行问题教学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是物理学习的手段也是教学的培养目标.在力学教学中实行问题教学法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锻炼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习题练习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重视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中安排如此之多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以及探究活动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实验验证所学习的抽象知识.因此,在力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物理抽象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初中物理力学内容虽然较为抽象而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但只要物理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通过情境教学、问题教学、实验教学将物理知识转换为直观形象的知识,学生就一定能学好这部分物理知识.

猜你喜欢
定律重力力学
疯狂过山车——重力是什么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倒霉定律
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稳定计算复核
耐人寻味的定律
重力异常向上延拓中Poisson积分离散化方法比较
食堂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