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策略初探

2014-09-16 13:30叶四妹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平行四边形物品

叶四妹

一节数学课,由教学能力不同的教师来实施教学,教学的效果却截然不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各个教师所运用的策略不同而造成的。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创设学习情境、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创建合作小组及联系生活实践等方面来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让学生动一动手,进行相关操作,或让他们在数学游戏中,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或在教师创设的某种数学教学情境中学习,往往能取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造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时,课前我布置学生从家中带来魔方、小球、墨水盒、鞋盒、茶罐等物品。然后,在上课时,我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带来的物品肯定有跟同学带来的物品形状是一样的,让我们帮这些物品找找朋友,好吗?”学生便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了“找朋友”的游戏。这样,一年级的学生便通过“找朋友”这种有趣的游戏方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这几种几何图形,而且学生也懂得了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就是这种几何图形的形状。有效的活动往往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一定要有利于目标的达成,不能为了活动而创设活动化的情境。

二、搭建自主探索平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重视教师的讲解,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把学生当作容器,让他们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点燃。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教材特点,分析学生知识能力的现状,针对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自主走进数学课堂,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能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探究能力的提高。如教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可能性”例1的教学,教科书呈现了学生摸棋子的试验,并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在教学中,我针对教材的特点,课前准备了相关的棋子和两个大纸盒。在教学第一个问题“哪个盒子肯定能摸出红棋.”我先提问:“左边的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吗?”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请学生上台进行实际摸摸看,再让他们说说为什么每次摸出一定是红棋子。这样通过学生自主试验、猜测,验证自己猜测,从而得出“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发生是确定的。其他两个问题的教学,我也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也能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感悟是深刻的,收获也很大,比注入式的教学更体现学习的主体性。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学生应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也才能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三、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实践这一教学理念,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只是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却忽视了个体的学习,最主要的是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有独立思考的感受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有深刻认识,课前我布置学生各自去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并动手拉一拉、想一想,比较这两个框架在拉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从中得出什么结论等。然后,上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再拉一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并交流各自的看法。像这样的教学,学生就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在合作学习中一讨论起来,对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特点的认识就深刻了。另外,在教学中,讨论某个数学问题前,应先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实施讨论;讨论某个数学难点时,可先让学生各自动笔算一算、学一学,然后再实施合作学习等等。

四、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把数学教学巧妙地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有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毫米、分米的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我觉得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懂得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认识毫米长度特点。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这方面的数学知识呢?我在课前让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去寻找以及量一量以毫米作单位的物品的厚度或长度,并在上课时带上两、三种这样的物品。结果,上课时,有的学生带来了硬币、电话卡;有的带来了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等。在课上,学生介绍了自己测量这些物品是几毫米的过程,并说了自己对毫米的认识。再如教学质量单位时,引导其进入超市感受1千克是多少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从中获得了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主动在生活中学数学。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实效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既学得轻松愉快,又让学生学得扎实。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平行四边形物品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谈独立思考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