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地位和角色

2014-09-16 01:38杨娇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主导地位语文课堂教学角色

杨娇

摘要: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素质教育实施的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从多年来语文教学经验出发,探索教师课堂角色定位对于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教师课堂主导地位的体现,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主导地位 角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二十世纪九十年初,教育界同仁就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倡议,提出了“三为主”课堂教学思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可就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很多语文教师们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并没有真正落实这一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如何体现自己的课堂主导地位,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本文作者从多年来语文教学经验出发,探索教师课堂角色定位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教师课堂主导地位的体现,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一、高尚职业道德的示范者

教师最主要的不是拥有多么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能力,而是有没有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职业道德。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教师应该以自己高尚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以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关心,只考虑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以求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很少考虑自己的得失,我们每个教师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学习“春蚕”精神“蜡炬”精神,重名不谋利,在事业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俯得下身子,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苛求社会的回报,在这样淡泊名利的教导下,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势必会得到强化、升华,并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协调与其他任课教师的关系,协调同头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统一进度、统一备考、统一习题,互相听课、说课,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团结协作,没有文人相轻,有着强烈的合作意识,这又增加了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内涵。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双边互动的过程,是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的有机结合,教师“教”立足于学生的“学”,对教师教的水平、效果的评价,取决与学生学习的结果。语文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备课,也就是进行优化设计,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引导者、参与者,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修正、完善的预先的设计。课堂上教师应时时激励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课堂教学,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师生一起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做好学生的顾问,做好课堂的导演,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使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气氛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教材自身的难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课堂上充满合作与交流,批评与质疑,整个课堂教学开放而有趣。相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处于支配的地位,一言堂、一刀切,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持者

教师的角色就像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因为教师不能把舞台演成自己的“独角戏”,更不会把自己作为知识的仲裁者、占有者、支配者,因为这只能培养学生成为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语文教师主持、主导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在学生学习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学生的“学会”为“会学”;在学生养成教育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语文教师应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不断变换角色。例如,在学生需要辩论、争议时,教师就是裁判和主持;教学难点需要师生共同突破时,教师就是顾问者和合作探究者;当学生正在演讲或者朗诵时,教师就是评论者;当学生需要课文分角色朗读时或者表演课本剧时,教师就是导演。其实,语文教师就是担负着整个课堂的导演角色。由于教师不断变换角色,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竞争的气氛中学习、探索、提升,既培养了学生协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

四、学生思维潜力的开发者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总是教师用设计好的问题提问,学生用符合课本的思路问答,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其实,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从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疑问开始,没有问题的提出,就没有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课堂上一样的问题,由学生提出要比由教师提出效果好得多,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就要积极引导,最终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得到答案。开发学生思维的潜力,要因势利导,从细节微观入手,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比如,表现惆怅的心情和意境,不能单纯地讲概念,而是引入一些名诗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无言越上西楼,月如钩。”同是表现愁的情绪,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意象将愁具体化,使它有形有色,有动有静,感人至深。语文教师以“举一”引导学生“反三”,积极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失时机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研究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做语文教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点拨者、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思维潜力的开发者,以自身高超的人格魅力和知识修养影响、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能力。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主导地位语文课堂教学角色
逆势而动:美元主导地位掩盖了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崛起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兼论高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教育问题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定点医院主导地位正逐渐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