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014-09-16 05:15赵庆军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品德课探究思想

赵庆军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必要课程,肩负着提高学生道德认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此阶段加强德育教育至关重要。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机械传授,学生是被迫记忆,对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处于认知阶段,而并不能将其更好地用于指导生活行为,而造成学生课上学的是一套,课下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这样也就失去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功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与修养这是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目标。那么我们要如何进行教学,才能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功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呢?这是新课改下广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所需重点考虑与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对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不断的实践与尝试,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良好的师德感染学生

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修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品德素质是实现学科德育教育功能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尚形象,才能感染学生,从而给予学生正面影响。同时也可以加强教学的真实性,试想如果教师在课上讲的是一套,课下又是另外一套,这样就会给学生一种误导,一种负面影响,学生也会产生认知与行为上的误区,那么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效仿的楷模。这样才能建立教师在学生心目的高大形象,学生才能愿意亲近教师,并认真接受教师所讲述的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时才不会去机械地记忆,而是会在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这样更利于学生道德水平与修养的提高,更利于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如要求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自己首先就要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珍爱生命;要求学生与同学搞好关系,自己首先就要与学生、与同事和谐相处;要求不热衷网络游戏,自己首先就要远离网络游戏;要求学生讲诚信,自己首先就要成为重承诺讲信用的人;要求文明用语、礼貌待人,那么自己首先也要做到。唯有如此,才能以自身的道德、修养、情感、思想等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才能渗透德育教育于无形,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与修养的全面提升。

二、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其德育教育并不是教师将知识强行附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真正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要求学生机械背诵理论条框,只注重学习结果的方法,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1.立足教材,将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生活是一切知识产生的源泉,现代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要用生活之水浇灌教学之花,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富有生机与活力,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提高教学参与度。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中心向宽广的现实生活辐射,达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使得教学更能贴近学生实际,增强教学的真实性与亲切性,引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如在学习《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这一课时,我问学生:“学期初在全班投票选举班长时,如果我让票数第二的学生当班长,你们怎么想?”学生纷纷表示心里不痛快,因为这样不公平。由此来引入公平,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实例。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起来谈谈什么是公平,你是如何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不公平的现象等等。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充分交流与激烈讨论,基本达成了对公平的认知。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获取直观认知,经过主动思考转化为抽象认知,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巧妙设问,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为学生创造悬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与探究行为,积极地调用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来展开主动积极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达对到理论知识的真正掌握,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人、知识的构建者。如在学习《自立自强》时,我首先选取学生代表来说一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最依赖谁,并举出实例。然后再让全体学生思考:“你依赖他人时,你是如何想的,有没有想过不依赖任何人,自己要自立自强?”这样的问题切合学生的实际,激起了学生求知的火焰,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展开主体参与、主动探究。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内化

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构建,学生再也不是死记硬背那些道德行为准则,而是能够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主动探究,达到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真正理解。但学生的理解并不代表着学生一定能付诸于实践。德育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这集中表现在学生的行为实践上。在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具体感知,这正是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学习规律的本质体现。如学完《做情绪的主人》,我指导学生将所学运用于解决自己或他人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不满、消极情绪,并让学生总结出来,可以形成书面文字材料,也可以以表演情景剧的方式来进行集中汇报。又如在学完《网络交往新空间》后,我让学生对自身网络的认识与使用进行反思,总结出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结交更多的好友。这样的环节设计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自身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真切地感受到了知识的实用性,真正实现了知识的内化与运用,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便会对思想品德课学习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与激情,从而使其更能发挥其德育功效。

总之,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是新形势下广大教师最为关心与不断探索的话题。并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取得成效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需要广大教师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中心,以学科特征为核心,将教育教学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全方位改革,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整体教学效益,充分发挥其学科德育功能。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品德课探究思想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