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班主任如何对班级实施有效的管理

2014-09-16 05:17刘玉凤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班级班主任

刘玉凤

摘要:我们整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班主任在班级当中负责全面的工作,在学习上不仅要对每一位学生的成绩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身体健康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同时班主任也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桥梁。我就该如何做好班主任对班级的有效管理作了以下的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

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首先,我们广大教师要对班主任的工作充满追求和热爱,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相对也是光荣的。我们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通过他们的“童心”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广大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无比热爱,是当好一个好班主任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其次,我们整个班级是由广大学生组成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因为家庭和生活环境不同,会表现出个体的个性。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和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安全感和班主任的温暖感。

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都要了解,当我们接收一个班级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去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性格和兴趣爱好。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管理我们的班级。在每个学期我们要进行家访,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让家长提出对我们班主任工作的各种意见,通过这样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工作。然后我们有目的地去培养每一位学生。这样会让我们的班级管理效果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挖掘家庭教育作用,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更健康地成长。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问题特别对待。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一个学生的习惯秉性和个人爱好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培养学生品学兼优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持续不断地,长此以往不懈地努力和探索研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好父母的教育工作。让他们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父母的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协调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共赢和发展。

三、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创建班级核心理念

班级文化是我们整个班级健康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级是无比强大的。班主任要正确利用班级文化的力量推动班级工作的开展。班级文化是一种看似无形,实则有力的隐性教育资源,更是一种理念。这种资源能否合理地运用和挖掘,能否让学生接纳接受,直接关系到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这需要班主任创建班级文化时要开动脑筋,不死板教条,师生互动共同努力,从而营造氛围,构建核心理念。

班主任在营造班级的文化氛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和带动全班级的学生。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创建者和组织者,要以身作则给广大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一个积极的、有活力的班级肯定有一位有活力的班主任,这种优秀的班主任可以很好地掌控整个班级。可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班级文化更需要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认可、理解、尊重。学生亦如此,所以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与理解,没有理解就不会产生和谐的交流和共鸣。当学生遇到困难或痛苦时,班主任要以朋友的身份给予关心和鼓励,并积极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使学生有安全感,缩短乃至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更乐于接纳、支持教师倡导的班级文化。所以班主任要学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对整个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这样的班级文化,我们要让广大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感,就好像自己的家一样。让他们感到在这样的一个班集体中是自己的荣耀。在学校当中会有许多的比赛,比如,开展运动会,整个学校会有好多的班级参加。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班级的优劣以及班主任的组织能力高低。班级的文化和班级的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让我们的班级多多去实践。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每一项活动当中去考验自己,我们不个个都争第一名,但是要让其他的班级看出我们的努力和内在的动力,这就是一个班级文化的体现。

总之,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要爱字当先,构建家校合作形成的教育合力,创建班级文化氛围。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师生置身于这样一种积极向上,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自然而然我们的班级会变得更好,更有活力。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更好地和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整个班级实施有效的管理。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