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4-09-16 11:59刘学军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应用题审题辅导

刘学军

应用题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在于解答应用题是衡量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高低与创造性能力。小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难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归宿之一,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巧用应用题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二十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如下三点的是非常重要的。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

(一)要教会小学生认真读题

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即先要弄清有哪些是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是什么。教师一般要指导学生反复读题,一读是知其大概,初步了解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二读是分析推理,认真思考已知条件与未知问题及其关系,确定解题途径;三读是检查思路,审视自己的解题途径是否合乎题意。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读题、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二)要教给小学生审题常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教师要把一些有关的审题常识教给学生。

1.应用题的结构。一般应用题反映了三个数量间的关系。

2.记住常见的数量关系:如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3.了解一些数学术语,如倍、增加、减少等,这样就为进一步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传授给小学生审题方法

1.解题的方法依题中的数量关系而定。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刚接触例题时就应指导学生弄清重点词的意思,明了题中数量间的关系。

2.用图解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图解法既直观又形象,是分析应用题的好工具,所以一定要巧妙运用。

3.对较难的应用题引导学生用推理法分析。有些问题较难,教师须加强指导。如分数问题:3比5少几分之几?或5比3多几分之几?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题中谁与谁比,谁比谁多,多多少;谁比谁少,少多少。这样在推理分析中弄清了数量关系,问题就解决了。

二、重视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思维能力是学习的根本条件,思维是获取一切知识的一种手段;同时,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思维能力也只有在理解与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归宿之一。那么,如何通过应用题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贯穿于应用题教学的全过程中

1.教师要从重视简单应用题教学开始。简单应用题是培养解答实际问题能力的开始,也是解答一般应用题和复杂应用题的基础。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之所以感到困难,大多都是由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较差所致,分析推理能力没有得到初步培养,因此,必须加强简单应用题教学。

2.教师要抓好由简单到复杂应用题的过渡。复合应用题是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有一个过渡问题,教师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开始学复合应用题时,应当把一个复合应用题分为两个简单应用题进行。而一般复合应用题没有一定的形式,解答的方法依题中已知与未知的关系而确定,而题中的数量关系是通过分析来认识的。因此,解应用题的中心工作就是分析,分析应用题的实质,找出解答方法。

3.教师要下大力气搞好典型应用题的教学。典型应用题就是用特定方法解答的一种复合应用题,其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要学生掌握它的结构、数量间的相依关系,理解每一种典型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每一种典型应用题都有一定的特点,要加以对比,达到分门别类的目的。

(二)要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加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1.要加强解题的思路训练。在应用题教学中加强思路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尽快地找到一条正确的解题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的思路训练,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思考方法,如分析、综合等,尤其是分析、综合更为重要。这两种思考方法的掌握,不能等到学复合应用题时才教给学生,应该在接触简单应用题时,就要培养他们初步具有这种能力。

2.要加强解题途径的探索。一道应用题包括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要想正确解答出来,就要掌握它的全部结构和内在关系,以寻找解题的途径,从而加强思维训练。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明确所求的问题,并善于分析出解题时必须的条件。明确了所求问题,学生的思路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分析解题时必需的条件就有了目标,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依据。

三、加强课后辅导,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有其自身特点,如抽象概念比较多、逻辑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等。而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特点,如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等。这就注定了数学的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是很难一劳永逸的,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就必须加强课后辅导工作。

1.每当教授过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后,教师应在当天自习课时间到班级里去进行辅导。在辅导时,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困难,完成规定的作业,帮助他们理解或加深理解当天所学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缺课的学生,当他们到校后应及时进行辅导,做到缺一课补一课,并责成学生及时把应做的作业补起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是通过辅导来进行集体辅导。

2.加强学生作业的辅导。教师在辅导学生做作业时必须进行必要的正面教育,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情况进行教育。对抄袭作业的同学要进行个别重点辅导,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难,鼓励他们认真学习,一般不能采取责备的方式。对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若因完成作业有困难而拖拉作业则应个别辅导帮助其克服困难;如因学习不努力而拖拉作业就必须进行批评并限期做好。

总之,数学是一门结构严密而高度抽象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既有的知识得到有效保持和巩固,从而进一步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应用题教学,把它作为我们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责编 金 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题审题辅导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