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4-09-16 13:47赵冬梅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新课改

赵冬梅

数学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与系统性。新课改下数学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不只是对基本的数学知识与定理的识记效果,而是更加关注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掌握,更加关注创造性地运用,解决现实问题。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要实现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建立全新的教学角色,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知识的构建者、主动的探究者。笔者现结合自己对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的实践与认识浅谈如下几点。

一、由教材的照搬者转变成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完全受教材的摆布,严格地照搬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教师所起到的只是一个传输作用,只是教材的机械照搬者,学生所学到的只是教材上死的知识,并不能真正地掌握学习方法,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由教材的照搬者变为多种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要打破教材的限制,将教材与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实现多种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开发校本课程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新教材观,真正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走进神奇的数学殿堂。为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生活中的一切,收集相关的数学素材,充实到数学教学中来,达到数学教材与各种生活素材的有机结合。

二、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教学的互动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知识只是由教师单向地传递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附属,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只是教师单方的活动。

在新形势下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不是某一方的活动,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单向传递者转变成互动者。要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要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互动探究,在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中达到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由教堂转变为学堂,使得教学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

三、由知识的固守者转变创新型教师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新课改下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只是让学生学到教材上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方面教师要学会提问。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会自主学习。

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产质疑。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其最终目标在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将教材与学生、与生活结合起来,提出更多的富有价值性的问题,以问题将学生带入求知的主动状态,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地提出问题,进行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学习。

四、由手段的单一运用者转变成灵活运用者

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运用得当就会成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反之就会对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我们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互动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时机来穿插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此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展开富有成效的探究学习。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清当前的教学形势,认真学习新课改,研究新课标,遵循数学学科本身的学习规律,加强自身角色的转换,成为开发型、创新型教师,带领学生展开积极探究,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责编 金 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新课改
灵活运用放缩法,提升证明数列不等式的效率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如何灵活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看图说话教学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