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窒息性脑瘫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4-09-17 12:25方承蕙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脑瘫中度早产儿

方承蕙

(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天水 741020)

据相关统计表明临床上早产儿窒息性脑瘫的患病率较过去有所增长,为了更好的了解该病的临床表现特征,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接收并治疗早产儿窒息性脑瘫患儿32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应临床资料,并作出归纳总结与分析,最后得到了较为可靠信息,现做如下详细分析。

1 资料与临床特征

1.1 一般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接收并治疗早产儿窒息性脑瘫患儿32例,其中男患儿18例,女患儿14例,患儿临床症状伴意识障碍的有14例,伴反应性障碍的有10例,伴肌张力障碍的患儿有5例,伴有共济失调的患儿3例,年龄3~21个月,平均年龄为12个月;其中患儿母亲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有9例,为高龄产妇的有17例,均经阴道分娩。

1.2 临床特征

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早产儿窒息性脑瘫患儿的血流速度最高为(41.12±3.82)cm/s,最低为(35.12±5.42)cm/s,平均血流速度为(38.12±3.52)cm/s,均高于正常同龄儿童的血流速度,27例轻度窒息患儿的心电图有较小异常,而其余5例中度窒息患儿的心电图改变较大,主要变现为ST段与T波异常,原因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而改变。临床症状伴意识障碍的有14例患儿,主要表现是意识模糊,短暂性嗜睡,处于中度意识模糊的患儿会表现为长时间嗜睡。伴反应性障碍的有10例患儿,轻度窒息患儿由于机体缺氧,动脉血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易于激动,对外界刺激反应过于强烈,然而中度患儿则是反应力下降,表情冷淡。伴肌张力障碍的患儿有5例患儿主要表现为短暂性肌肉痉挛,中度患儿则表现为持续性痉挛,肌张力显著下降,主要是由于骨骼肌缺血缺氧而诱发。伴有共济失调的患儿3例患儿主要表现为两眼直视或斜视,机体运动不协调并且不能自我纠正,提示大脑中枢的指挥部位处于抑制状态。

2 结果

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接收并治疗早产儿窒息性脑瘫患儿32例,采用药物疗法为神经营养药与康复治疗联合治疗6个月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加以详细分析,见表1。

如表1所示,所有患儿中以早产儿窒息性脑瘫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占重要比例,其构成比为43.75%,采用药物疗法为神经营养药与康复治疗联合治疗6个月后意识模糊与反应障碍患儿的疗效较为显著,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的出P<0.05,可知此次试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32例早产儿窒息性脑瘫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统计表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剧增以及食物精细化导致儿科中早产出儿的比例逐年增加,其中以窒息性较为多见[1],围生期窒息性患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部分患儿因为窒息等原因出现如脑瘫、癫痫等严重的后遗症[2],在新生儿疾病中早产儿窒息所占比例是不容忽视的,部分患儿可遗留终生残疾,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3],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脑缺血缺氧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由此引发一系列脑功能障碍改变[4]。脑缺血缺氧导致的脑细胞损伤可表现为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反应力降低甚至休克,目前国内外治疗脑瘫并没有特效方法,主要是建立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预防阶段[5]。我院此次试验疗效评价标准是依据婴幼儿发育最表测试中粗大运动项的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对患儿评分,此次试验资料较好显示了早产儿窒息性脑瘫的临床特征与治疗后疗效。

[1]王侃,叶飞,徐婷,等.窒息早产儿脑血流和脑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浙江实用医学,2011,16(4):276-277.

[2]张群,陈艳妮,陈小聪,等.140例脑性瘫痪儿童高危因素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0,21(6):780-782.

[3]鲍秀兰,王丹华,孙淑英,等.早期干预降低早产儿脑瘫发生率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1):42-45.

[4]芮芳.小儿脑瘫临床类型与病因、辅助检查、合并症和粗大运动的疗效分析[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0.

[5]刘乡,柴铁劬,孙娟,等.靳三针疗法对窒息脑瘫幼鼠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3):231-235.

猜你喜欢
脑瘫中度早产儿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小米手表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一清胶囊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