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2014-09-17 12:25屈云峰王大云唐小燕陈将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动脉血呼吸衰竭呼吸机

屈云峰 王大云 唐小燕 陈将辉

(衡阳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湖南 衡阳 421000)

COPD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以气道、肺实质以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主要疾病体征的疾病[1]。临床症状存在发作性喘憋,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损害以及脑损害,引发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合并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院对收治的9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临床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5例,女性患者有35例。年龄范围为51~86岁,平均年龄为67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确诊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PaO2平均为(51.2±4.2)mm Hg,PaCO2平均为(81.1±3.2)mm Hg。病程为5~28年,平均为15年。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H值平均为(7.2±0.11)。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在治疗方法上主要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止咳、平喘、氧疗以及化痰等治疗措施。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选择无创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面罩一般选择硅胶材料。使用时需要对自主呼吸触发频率以及安全频率进行调节控制。吸气正压从8 cm H2O处开始调节,结合患者的耐受程度以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为10~18 cm H2O,呼气末正压则需要调整在3~6 cm H2O的范围内,氧流量控制为每分钟2 L,经皮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0%以上。正压通气的时间控制在3~6 h,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则需要对参数进行向下调整。在无创正压通气的同时,需要使用电动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溶液包括2.5 mL的可必特溶液、2 mg的普米克令舒溶液以及30 mg的沐舒坦针。药物的注射需要将4 mL的水置入雾化器的储物雾化杯内,并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每天进行3次。雾化吸入后鼓励患者进行咳嗽排痰,必要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拍背,有助于排痰。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O2以及PaCO2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5 临床效果评价

显效: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意识状态正常,呼吸频率、心率、PaO2以及PaCO2等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意识状态得到改善,呼吸频率、心率、PaO2以及PaCO2等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没有显著变化,意识状态不佳,呼吸频率、心率、PaO2以及PaCO2等指标没有显著变化;或者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如表1所示。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比较如表2所示。实验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12 h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比较

3 讨论

在临床上,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而言,需要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将无创呼吸机面罩与患者进行连接,由患者自发的呼吸触发呼吸过程。无创呼吸机的工作原理是双水平气道正压,包括一个高水平的吸气时相IPAP以及一个低水平的呼气时相EPAP,即压力支持通气加呼吸末正压。高水平的吸气时相IPAP能够克服肺以及胸廊的弹性回缩力以及气道阻力,从而提高肺泡的通气量,对肺内气体分布不均的情况进行纠正,有利于肺泡内氧向血液中流动,从而减少无效的死腔量[2]。低水平的呼吸时相EPAP能够对抗内源性呼吸末正压进行对抗,从而防止细小支气管出现陷闭,避免肺泡出现萎陷,从而对通气换气功能进行改善,从而有利于肺泡内部二氧化碳的排出,减轻患者呼吸肌的负担,对低氧血症以及二氧化碳潴留进行纠正[3]。相比传统的人工气道,无创呼吸机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降低了传统护理的难度,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费用[4]。

然而无创通气在使用过程中会加重患者气道水分的流失,导致痰液黏稠度加大,形成痰栓,不利于排痰。因此除了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联合雾化吸入进行治疗,从而减轻患者水分的流失,利于患者咳痰[5]。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9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见,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1]张鸿秋.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3(9):310-311.

[2]宁康,董延春,王英田,等.AECOPD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转换时机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3(6):253-254.

[3]苏俊权.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2(13):231-233.

[4]王效娅,骆仙芳,许家鸾.夏治一号冲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3,3(3):174-175.

[5]林永联.BiPAP呼吸机治疗COPD急发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2(22):128-129.

猜你喜欢
动脉血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