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2014-09-17 12:25杨文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胶原盆底

杨文生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广东 广州 51008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诱发盆底功能障碍的因素较多,主要由妊娠、分娩等因素[1]。分析产后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分娩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共60例纳入本次研究,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一般情况的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自然恢复,进行一般性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将探头置于阴道内,根据计算机显示的反馈曲线,结合患者不同肌纤维的情况,给予个体化的生物反馈程序治疗,即按不同节奏、力度,先训练Ⅰ类纤维,然后Ⅱ类纤维,然后组合训练协调性收缩,录盆底肌收缩、舒张时的肌电图值。每次训练20~30 min,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盆底肌训练:采用凯格尔训炼法,平卧位下双腿屈曲,稍微分开,吸气时尽量收缩肛门,避免腹部吸气加压或腿部、臀部肌肉参与收缩过程,持续6~8 s后呼气并放松。视情况逐渐延长收缩时间和训练时间,并可改为坐位、站位时进行。

1.3 评价标准

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记录最大阴道压力和盆底肌力。最大阴道压力采用SOKO 900Ⅲ型盆底康复治疗仪测定。盆底肌力分级测试采用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嘱患者腹肌放松,将食指、中指并拢置入阴道,两指与阴道内各壁层肌肉接触,让患者尽可能的收缩、放松阴道,根据收缩时间、持续次数进行分级。阴道肌肉无收缩为0级;肌肉轻微收缩或蠕动,无法持续为1级;肌肉收缩明显,能完成2次,但仅持续2 s为2级;肌肉收缩能使检测者手指运动,收缩持续时间可达3 s,可完成3次以上为3级;肌肉收缩可抵抗检测者手指的压力,且持续时间可达4s,可完成4次为4级;肌肉收缩可对抗检测者手指压力达5 s以上,完成5次收缩以上为5级;所有患者的测试均由同一盆底康复师完成并评价分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分析差异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视为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阴道内压力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阴道内压力的比较(cm H2O)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的变化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的变化比较

3 讨论

盆底肌肉锻炼由Arnold Kegel首次提出,通过有意识的自主性收缩训练肛提肌等盆底肌肉,加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盆底功能障碍引起的控尿能力降低及盆腔脏器脱垂。盆底肌肉训练可通过收缩阴道、尿道口以及肛门周围肌肉,改善了盆底肌的血液循环,增加了盆底紧张度,促进相关肌张力的恢复,其最大优点为可由患者自行实施,地点不限,而且无不良反应[1]。妊娠同时亦会引起盆底胶原结构组织变化,妊娠期间盆底胶原长度、硬度降低,影响其连接能力,加之胶原总量减少,是Ⅰ型/Ⅲ型胶原比例下降,使尿道周围支持力下降,是妊娠期尿失禁的原因之一;而阴道分娩将损伤盆底肌肉和神经,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盆底功能障碍[2]。电刺激治疗是通过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流刺激损伤的盆底肌肉做有节律的收缩, 起到反射性训练的作用,增加肌力。电刺激还可兴奋阴部神经,改善肌肉血液循环,维持正常代谢功能,促进神经兴奋、传导功能的恢复,并通过促进肌纤维代偿性增生而增加盆底肌肉紧张性反馈训练电刺激是利用仪器测量阴道压力,利用计算机把盆底肌肉收缩信号用反馈曲线等视觉、听觉形式反馈给患者,使之有意识地主动收缩盆底肌肉,刺激、唤醒部分因长期受压而麻痹的神经细胞[3]。因此,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中仅2例肌力为Ⅲ级,其他患者均获得较显著的改善,而对照组经自然恢复,其Ⅰ、Ⅱ、Ⅲ级分别为2、6、13例,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力恢复较自然恢复更有效。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训练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首选方法,生物反馈加电刺激可以帮助部分患者学会正确收缩盆底肌肉,有利于患者自行开展训练。与自然恢复相比,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更有效,有利于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1]马乐,王雪影.中国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0,21(4):309.

[2]于迎春,宋俊华,于凤.产科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2):88-91.

[3]张新圆,万晓慧,古丽娜•阿巴拜克力.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病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5) : 361.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胶原盆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胶原特性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