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对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缓解作用

2014-09-17 12:25谢明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量表意义

谢明亮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4)

音乐能够调节由于不良情绪对神经内分泌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通 过网状结构提高或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协调脑干网状结构与大脑皮质各部分功能间的关系,促进身心健康[1,2]。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本研究采用音乐疗法治疗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效果显著,现将材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根据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择期手术患者,排除小儿及不愿意接受音乐疗法的患者,其中,男124例,女76例,年龄19~62岁,平均37.4岁,按手术日期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以上,均为能够正确表达主观感受的患者,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为二级,手术均由3名资深医师操作。

1.2 研究方法

手术前1 d常规对患者进行访视,给患者进行必要的安慰和解释工作,协助患者及家属了解音乐疗法的益处,介绍相应音乐的背景材料,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对音乐的爱好情况,喜欢的音乐及乐器,术中是否愿意接受音乐治疗等。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向其说明音乐疗法的作用,根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情绪状态,对愿意接受音乐疗法的患者,手术中播放患者选择的音乐,同时进行术中监测生命体征。B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按常规实施手术,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同上。

1.3 测量标准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疼痛评分量表(NRS)对治疗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疼痛进行评估。STAI共40个项目(包括S-AI、T-AI两个部分)。主要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分级标准为:1——完全没有,2——有些,3——中等程度,4——非常明显。凡正性情绪项目均为反向计分,即按上述顺序依次评为4、3、2、1分。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共20道题目,每道题评定一个症状,分别调查20项症状。量表评定按过去1周内出现相应情况或感觉的频度评定;不足1 d者为“没有或基本没有”;1~2 d为“少有”,3~4 d为“常有”,5~7 d为“几乎一直有”。其中总分≤15分为无抑郁症状,16~19分为可能有抑郁症状,≥20分为肯定有抑郁症状。疼痛评分量表(NRS)用数字(0~10)表达出感受疼痛的强度,0:无痛;1~3:轻度疼痛(疼痛不影响睡眠);4~6:中度疼痛;7~9: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者睡眠中痛醒);10:剧痛。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均高于正常值,且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TA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TAI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CESD、NR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CESD、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比较

3 讨论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音乐在医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证明了人类的一个古老的信念:音乐具有驱病健身的作用。用音乐治疗疾病称之为音乐治疗。古今中外,早有此类记载,国内外在4000~6000年前就有音乐治疗疾病的记载,20世纪以来更是风行于世界。如产妇聆听音乐,有助于解除产前紧张情绪。在精神病医院,用音乐可作为治疗抑郁症、躁狂症、神经症及假性痴呆等疾病的手段及促进精神康复的方法[3-5]。现代研究认为,音乐传入体内,作为一种声波,当其频率、节奏、强度等与人体内部的振动频率、生理节奏相一致时,便会发生同步和谐共振,产生一种类似细胞按摩的作用。丹佛(EGMN)——根据一项Cochrane数据库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结果,演奏乐器、唱歌或单纯收听音乐录音均可使肿瘤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降低。并且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创造性艺术系的研究者发现,由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音乐治疗师提供的各种音乐干预还可显著改善疼痛、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等次要终点。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均高于正常值,且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TA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TAI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CESD、NR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CESD、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音乐疗法对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患者作用明显,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我国音乐疗法是在传统文化体系理论指导下,用音乐进行调理心身平衡的疗法,尤其在心身疾病治疗方面,应用潜力很大。目前国内医学领域的音乐治疗主要集中于五行音乐、音乐电疗法和音乐综合疗法等方面,结合当前现代医学和音乐学发展的新趋势,把握音乐的精神心理效应这一核心,在继承传统音乐疗法的基础上,理解、引进与应用现代音乐治疗技术和研究方法,完善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方法体系,针对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疗效,开发新的一系列的新的音乐治疗技术,满足人民的不断提高的需求,是当前音乐治疗学最为重要的任务。

[1]胡佩成.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19-122.

[2]Shen BJ,Mclreary CP,Myers HF.Independent and mediated contributions of personality,coping,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o physicai functioning outcone among patient in cardial rehabitation[J].Behav Med,2004,27(1):39-62.

[3]李惠琼.音乐疗法缓解包皮环切手术患者焦虑的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07,14(1):80.

[4]Sadies.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edicine[M].London:Macmilan Publishers Limited,1980:863.

[5]田淑娟,张爱萍.心理放松疗法对食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作用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4,19(8):11-12.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量表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