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9-17 12:25何金宁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喜炎注射液小儿

何金宁

(东莞市厚街医院儿内科,广东 东莞 523900)

小儿急性腹泻是儿科较为常见的多发病,通常因轮状病毒感染 而引起,如不能及时的缓解症状予以有效治疗,可导致脱水、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等临床症状的出现,甚至可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对其机体健康影响极大。以往临床上多使用病毒唑进行治疗,但该药物可形成耐药性,且大剂量应用具有较大不良反应[1]。喜炎平是以穿心莲提取物作为主要成分的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毒副作用较小,适合小儿应用,且其对于感染炎症及高热的临床疗效较好[2]。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部分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加用喜炎平与病毒唑联合治疗,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与传统治疗方法疗效的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2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有患儿100例,其中包含57例男性、43例女性,年龄在4个月~8岁,平均年龄为(2.14±3.75)岁;对照组共有患儿100例,其中包含55例男性、45例女性,年龄在7个月~9岁,平均年龄为(2.35±3.82)岁。对两组患儿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儿经临床检查均符合急性腹泻诊断标准,且病程均低于1周,每日大便超过4次,稀水样便但未见黏液性血便;排除已经出现严重脱水症状或合并有肺炎、肝炎等其他重要器官炎症患儿,由特异性的病原菌所引起的肠炎或痢疾患儿,就诊之前已经使用抗生素或其他相关中药治疗患儿,对相关药物过敏患儿等。本次实验前所有患者均充分了解实验内容,自愿参与,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组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合理规划患儿饮食,给予退热、营养支持等,根据患者所体现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普通患儿可以口服补液盐,呕吐、脱水较严重患儿进行静脉补液,及时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如伴有呼吸道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病毒唑进行治疗,5 mg/kg病毒唑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点,1次/天,连续治疗3 d;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5~10 mg/kg喜炎平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点,1次/天,连续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止泻及退热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观察其治疗后临床症状评估其治疗效果,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为[3]:显效——患儿治疗3d期间排便的频率与粪便性状均恢复正常,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有效——患儿治疗3d后粪便性状均有明显的改善、排便的频率明显降低,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无效——患儿治疗3d后排便的频率与粪便性状以及临床症状、体征均为见明显改善,甚至加重需进一步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数据处理

对所得数据使用SPSS软件17.0版本进行统计学检验。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所得临床数据,在对观察组患儿加用喜炎平注射液与病毒唑联合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止泻及退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止泻、退热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止泻、退热时间对比[(±s),d]

注: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止泻、退热时间,#P<0.05表明样本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病例数 止泻时间 退热时间观察组 100 2.47±0.96# 1.09±0.37#对照组 100 4.08±1.35 2.31±0.98

3 讨论

小儿急性腹泻属于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主要由病毒感染所导致,以轮状病毒感染居多,也有部分为产毒性的大肠杆菌感染,病毒可以对肠黏膜的刷状缘造成侵害并在其附近繁殖,导致病毒进一步的侵袭、扩散,进而引起患儿机体消化系统症状或全身症状。该病病理机制为轮状病毒在入侵患儿肠道并复制于其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导致该类细胞出现坏死或空泡样变性,小肠微绒毛出现肿胀、坏死,而累及的上皮细胞发生脱落,进一步使得小肠黏膜对于水分及电解质的吸收能力遭到严重损害,从而导致肠内的肠液大量聚积而产生腹泻;而大肠杆菌感染则可以通过肠毒素的释放,刺激提高肠液的分泌,并对水盐吸收形成抑制,加重腹泻状况[4]。

该病对患儿机体的损伤较大,病程发展较快,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病情,可导致患儿出现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对其生命构成威胁,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该病的重视及相关药物的快速发展,其病死率已经极大的降低,但仍不能忽视其所造成的伤害,尤其对于小儿生长发育以及身心健康的危害,因此临床上需要具有针对性的药物可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其病情与临床症状予以有效控制。

喜炎平是由植物穿心莲提取物构成的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包括水溶性的穿心莲内酯,易于溶解,药物入体后效果发挥更为理想,能够同时对抗病毒及抑制细菌,具有双重功效,且可以抗炎、解热以及促肾上腺皮质等功能,也能够刺激中性粒细胞提高其吞噬能力,增加血清溶菌酶的含量水平,有效的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因该药是纯中药制剂,对机体干扰较小,毒副作用较轻,尤其适合小儿临床应用[5]。

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观察组患儿加用喜炎平注射液与病毒唑联合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止泻及退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使用喜炎平注射液与病毒唑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更为快速的缓解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张凤鸣.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122.

[2]于丽,魏秀梅.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3):88-89.

[3]李小艳.喜炎平注射液穴位封闭治疗小儿急性腹泻48例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08,4(1):43-44.

[4]张胜安.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5):662-664.

[5]崔敏.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52-53.

猜你喜欢
喜炎注射液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小儿涵之三事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