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2014-09-17 07:29芦锁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腰部腰椎间盘病情

芦锁玲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疼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目前对其多以非手术保守治疗为主,疗效确切但病程较长,且易于复发,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笔者近年来对76例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于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推拿科就诊的1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所有患者均由我科(副)主任医师根据症状、体征结合腰部CT或MRI参考《2007全国腰椎退行性疾患学术论坛纪要》[1]相关标准确诊。对照组:男41例,女35例;年龄22~74岁,平均(38.3±6.8)岁;病程2 h~19年,平均(5.1±1.9)年。观察组:男45例,女31例;年龄21~76岁,平均(39.1±7.2)岁;病程3 h~21年,平均(5.4±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近期(1个月)内未进行相关治疗及护理干预;②同意治疗、护理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符合手术适应证者;②伴有偏瘫、股骨头坏死等影响疗效评价的疾病;③伴有严重慢性系统性疾病或具有相关禁忌证;④妊娠、哺乳期妇女或交流障碍患者。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1.3 护理措施

所有患者均由确诊医师制定保守治疗方案,随机选择我科医师或技师进行相应治疗。在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病情观察护理、骨盆牵引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给予康复护理干预:①康复知识宣教及心理护理:首次就诊时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表现、疾病预后、预防及治疗方案的治疗原理、疗效、安全性等相关知识印成宣传单发放给患者,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此后每次治疗时进行护患沟通,了解其知识掌握情况及心理状况,对疾病轻视者加强疾病危害性的宣传,提高其重视度,对疾病恐惧、担忧者针对病情讲解治疗效果,消除其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严重者采用认知-行为模式进行干预。②腰部康复锻炼操作指导:腰部康复锻炼具体步骤可印成宣传单发放给患者,但首先由护士进行具体示范指导以避免患者操作失当,加重病情。急性期:嘱患者卧硬板床休息,伴有坐骨神经痛者,可床头抬高30°仰卧,白天同一方向侧卧或平卧时间不超过2 h,翻身时护士应进行协助,减少腰椎扭转,如需起床,应用上肢支撑,疼痛剧烈者给予协助;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合适的腰围并指导佩戴。疼痛缓解后即开始进行功能锻炼[2]:首先患者仰卧,以头、足、肘支撑身体,臀部抬高成拱桥形状,坚持3~5 s,反复进行40~60次,逐渐熟练后可仅以头、双足为支撑点进行锻炼;然后俯卧,双臂后伸,腹部支撑用力,使双下肢、胸部抬起,坚持3~5 s后放松,重复进行10~20次,接着仍俯卧,双手置于床头,交替伸直双腿向背过伸,幅度逐渐加大,坚持3~5 min,重复2~3次;最后头中位站立,以髋关节为轴,保持上半身伸展并缓慢前倾,双手尽量触摸地面,坚持1 min后放松,重复5~10次。两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连续护理干预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采用JOA评分对护理干预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进行评定,分为主观症状、客观体征、日常生活能力三大项,共30分,分数越低,病情越轻,同时根据病情改善情况参考朱海燕[3]学者研究制定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80°,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生活、工作不受影响;有效:腰部疼痛减轻,腰部功能、直腿抬高试验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治愈、显效之和为愈显。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资料应用SPSSl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JOA评分对比

2个疗程后,观察组JOA评分平均为(4.39±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4±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873,P<0.05)。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因本身退行性病变或外力刺激出现松弛或破裂,髓核突出或脱出,压迫其临近纵韧带及腰、脊神经根,引起以腰部疼痛或(和)下肢感觉减退、肌肉萎缩、活动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4,5]。非手术保守治疗是目前治疗本病的最常用手段,多数患者可有效缓解,但部分患者起效较慢,甚至反复发作,对疗效不甚满意,因此我科近年来要求护理人员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以配合临床医师提高疗效。本组数据显示,观察组疗效愈显率优于对照组,JO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疗效。笔者根据临床经验,体会认为:①本病发病诱发因素较多,目前认为主要与长期重度体力劳动、外力刺激、腹内压增高、体位不正等原因导致的机械压迫有关,避免这些诱因出现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康复护理干预可通过康复知识宣教、康复锻炼操作指导等形式纠正患者不当生活、工作习惯,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复发。②康复知识宣教及心理护理是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其可提高患者对康复锻炼操作的重视,减轻患者负面情绪,避免不当操作,并可改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切不可应付了事。③康复锻炼操作指导是康复护理工作的核心,其通过正确的示范及诱导,传授患者有效、合理的腰部康复锻炼。通过患者的积极锻炼,可促进突出髓核回纳,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神经压迫及肌肉痉挛,缩短病程,是保守治疗的延续,但指导初期应根据患者耐受度、病情进展等情况个性化实施,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锻炼,加重病情。④康复护理虽然疗效确切,但其本质是常规护理的延伸及发展,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常规护理操作,避免顾此失彼。

[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2007全国腰椎退行性疾患学术论坛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85-89.

[2] 张翠霞.综合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2):53-54.

[3] 朱海燕,胡芝英,邵亚莲,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保守治疗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27-28.

[4] 黄春燕,许明,陈爱英,等.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7):98-99.

[5] 谭永芳,张迎春,于津平,等.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8):937-939.

猜你喜欢
腰部腰椎间盘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