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体会

2014-09-17 07:29姚海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心电图次数

姚海平

(辽源矿业集团职工总医院心内科,吉林 辽源 136200)

我院为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男54例,女44例,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58.2岁。其中55例患者为冠心病心绞痛,43例患者为冠心病心肌梗死。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9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均>50岁、<70岁;②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并向左上肢放射等症状;③给予冠心病患者硝酸甘油、β受体阻断剂等治疗其疼痛症状可明显缓解,经心电图检查患伴有ST段抬高症状。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病、心瓣膜病及心包炎患者。

1.3 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生活习惯护理、健康教育等舒适护理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病次数、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1.4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小于等于治疗前的1/5,且心电图正常;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为治疗前的1/3~1/5之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显著改善;无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大于等于治疗前的1/3,心电图检查无显著改善;加重: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大于治疗前,且心电图检查无改变[1]。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的数据展开t检验,组内数据展开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护理组49例患者中,34例患者为显效,占69.39%,12例患者为有效,占24.49%,2例患者为无效,占4.08%,1例患者为加重,占2.04%,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常规组49例患者中,25例患者为显效,占51.02%,13例患者为有效,占26.53%,8例患者为无效,占16.33%,3例患者为加重,占6.12%,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组49例患者中24例患者为非常满意,占48.98%,13例患者为较满意,占26.53%,10例患者为满意,占20.41%,2例患者为不满意度,占4.08%,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2%;常规组49例患者中16例患者为非常满意,占32.65%,15例患者为较满意,占30.61%,7例患者为满意,占14.29%,11例患者为不满意度,占22.45%,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55%;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2.3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

护理组患者的心绞痛次数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具体见表1。

3 讨 论

心绞痛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的一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2]。该病发生无规律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果不及时给予患者行之有效的处理,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3]。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及时、准确、有效的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处理。然而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们生活中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也逐渐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必须要不断改进护理模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院为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4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舒适护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逐渐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还要及时给予患者帮助和鼓励,逐渐增强患者对抗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使其积极主动的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态度要亲切和蔼,禁止在病房内大声喧哗,同时还要将病房内温度控制在22~25 ℃,将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病房环境[4]。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嘱咐患者饮食应以低脂、低盐为主,并且还要嘱咐患者多使用粗纤维及维生素。④生活习惯护理: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嘱咐患者规律作息时间,并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机体抵抗力。

本次研究表明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2%,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心绞痛次数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这就说明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系统的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

[1] 王师菡,王阶,李霁,等.丹蒌片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9(8):89-90.

[2] 周景想,唐明,李洁,等.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特点及组合规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9(6):132-134.

[3] 巩亮,姜黔峰,赵鸿彦,等.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8(16):213-214.

[4] 马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4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8(20):254-256.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心电图次数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