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探讨

2014-09-17 12:25张长江李洪珂杨贤玉李来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稳定型椎体脊柱

潘 登 张长江 李洪珂 杨贤玉 李来好

(河南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脊柱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在胸腰椎部位出现多阶段的脊柱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而且严重的骨折[1]。该疾病在诊断上较为困难,而且治疗的方法较多,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那种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3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相关的研究,针对患者的情况分别选择长阶段的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3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相关的研究,其中A组有患者44例,有24例患者为男性,有20例患者为女性,年龄范围39~71岁,平均年龄为50.8岁;B组患者有39例,男性有21例患者,女性有18例患者,年龄范围37~69岁,平均年龄为49.8岁。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X线光射线的拍摄,判断患者的骨折类型和骨折的稳定性以及损伤的程度。其中若椎体压缩的程度超过1/2,三柱都出现损伤,椎管累及超过50%而且后凸畸形的角度>20°,这种情况被视为不稳定的脊柱骨折,反之则为稳定型的脊柱骨折。

1.2.2 治疗方法

①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骨折部位长短的分析,对于骨折部位较短的患者选择短节段的固定手术,对于骨折部位较长的患者选择长节段的固定手术,根据X线拍摄的片子进行固定的手术治疗,在手术结束后要使患者在病床上静养一段时间。②稳定型骨折患者:对B组稳定的脊柱骨折患者选择绝对卧床的治疗方法,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植钉的固定治疗,其治疗原理就是减轻椎板的压力,从而对患者的椎体进行治疗。

1.3 治疗标准

显效:患者在治疗之后,疼痛等症状全部消失,通过对患者进行X线的拍摄,发现患者的骨折部位得到了良好的愈合,肢体的功能也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减轻,拍片后显示患者骨折的部位得到较好的愈合,但是腰椎的功能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无效:患者依然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骨折部位没有得到较好的愈合,腰椎功能也没有得到显著的恢复。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显效的有2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3.2%;B组患者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4.9%,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病变椎体有较大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表2 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对比

3 讨论

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判断患者骨折的类型和程度,从而得出患者是稳定型骨折还是不稳定型骨折[2]。并对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不稳定型的骨折患者进行相应手术的治疗方法,对于稳定型的患者选择保守的治疗方法,进行充分的卧床治疗,所有的患者都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3]。在本文的实验中,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2%,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9%,因此,说明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相关的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针对患者的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能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1]田纪伟,赵庆华,王雷,等.多节段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14(4):101-102.

[2]党洪胜,赵猛,严永祥,等.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治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12(8):78-79.

[3]李利,史亚民,侯树勋,等.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断表述与手术治疗[J].脊柱外科杂志,2010,12(2):171-172.

猜你喜欢
稳定型椎体脊柱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