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档案管理中的消防安全

2014-09-17 04:17刘景环李颖何珊赵军
档案天地 2014年9期
关键词:消防工作灭火器档案室

刘景环 李颖 何珊 赵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这一条款揭示了档案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的本质属性。档案室作为各类档案信息资源保管和利用的中心,随着日积月累,档案数量巨大,内容重要,一旦损毁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做好档案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档案室各环节的绝对安全,不仅是《档案法》赋予各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法律职责,也是企业档案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一、档案室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消防意识滞后。档案工作人员虽然以保护档案不受损毁为工作职责之一,但是由于这种职责体现在档案消防工作中只是“预防”二字,若论及火灾事故,则可能是数代档案工作者所不遇;部分档案室即使制定了相应的消防制度,但在管理落实上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甚至所谓的检查也仅仅流于形式。所以,大部分档案工作者消防意识不强,思想麻痹。

(二)档案室建筑不符合建筑防火设计要求。有些档案室是由办公楼改建而成,并不是按照档案室的设计规范建设,本身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消防系统,耐火设计不符合要求,任意划分防火分区或者未设防火分区,无法把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阻止火势蔓延扩大;有的没有防排烟系统或者形同虚设,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将对档案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档案室内可燃性材料多。档案室收藏有大量纸质、磁带、光盘等珍贵资料,且木制装具、塑料、纸盒等使用较多,这些多具可燃性或易燃物,一旦遇到明火或者电击火星,就可能引起严重的火灾,对库藏等造成难以挽救的巨大损失。

(四)电器设备多、负荷大,带来火灾隐患。目前,档案室除了照明之外,都配备有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空调、抽湿机、电暖气等多种电器设备,电源、电线多,用电量大。如有电线接头松动、线路老化、线路超负荷运行、绝缘性能受损、漏电、短路、机件摩擦发热及工作人员技术操作失误等现象,都易引发火灾事故。

(五)防火意识及宣传不到位。由于对档案的材料保管及灭火器的性能了解不够,造成灭火器选择单一或者选型不当,所选用的灭火器不但扑救不了初期火灾,反而造成火势蔓延。另外,对灭火器维修、报废标准存在误解,只进行每年年检而忽视了报废年限,造成灭火器质量不能保证,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发挥作用。

二、应对档案消防安全工作的措施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档案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严格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安全的原则,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员档案安全意识,并使档案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一)从思想上重视,制度上落实。

档案室领导和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吸取以前的惨痛教训,坚决克服和杜绝麻痹、松懈、侥幸心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安全工作万无一失。档案室领导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消防意识,对档案室消防工作现状有清醒的认识,能够制定相应的消防工作制度、计划、应急对策,并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定期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深入学习消防知识,建立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防微杜渐,把各项防火措施落实到实处。档案管理人员要了解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并对本岗位灭火对象、灭火器械的性能与存放位置十分清楚,能够采取不同类别的火灾防范措施。

(二)预先采取相应的消防技术措施。

为了确保档案库房的消防安全,在修建档案库房时应从防火(爆)、控火、耐火、避火、探火、灭火等方面预先采取相应的消防技术措施。防火,主要是在档案室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建筑构件材料选取等环节破坏燃烧或者爆炸的条件。控火,是在档案室内部划分防火分区,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4小时的防火墙,可将火控制在局部范围内,阻止火势蔓延扩大,以便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疏散,有利于消防的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损失。档案室库房及每个防火分区通往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不应采用串通或套间的形式,库区内设置楼梯时,应采用封闭楼梯间,门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库区缓冲间及库房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耐火,是要求档案库房建筑物应有一定的耐火等级,以保证在火灾高温的持续作用下,档案室主要结构在一定时间内不被破坏、不传播火灾,避免建筑结构失效或发生倒塌。

另外,与当地消防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便于了解最新的灭火技术,及时对灭火设施进行更新,同时确保在发生火灾的时候,第一时间通知到消防单位,控制火灾的蔓延。

(三)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自动灭火设备,是保障档案库房消防安全工作最为有效的设施,这些消防设施,对于一个单位的消防工作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火情的发现,还是对火灾的扑救,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消防监督管理。

加强日常防火管理,严格控制一切用火,不准将火种带入档案室;档案室内禁止存放可燃杂物,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电气设备与线路铺设应由专业电工严格按规范要求安装,电气线路应与库房内的照明用电线路分开,电气线路的布线无特殊情况不许将导线剪断,接头应在接线盒、开关盒或配电箱内。

(五)制定防灾计划,将灾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其实,任何一种灾难在任何时间都有可能袭击一个机构,但是如果采取灾难预防措施,损失将最大程度的减少或者可以避免。因此在火灾发生前,制定防灾计划是一项未雨绸缪的极其重要的工作,有助于决策机构快速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对员工造成的危险以及对档案资料文献和建筑的损坏。该计划应该包括:一是火灾袭击时的应对步骤;二是火灾抢救人员的地址、名字和电话号码;三是需要的辅助设备、供给。计划应该写得简单明了,使可能卷入灾难的人都能看懂,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对应对方法不熟悉,将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列表和规划应该及时更新,规划应该分发给每一个灾难预防人员及负责恢复工作的人员;多份规划应该分别放在储藏档案资料架(柜)的里里外外。规划应该让档案管理人员经常复习,最少一年一次。

总而言之,档案消防安全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在技术上不断求实求新,在知识上不断与时俱进,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解决问题,将档案工作和消防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用辩证法的观念发展档案消防工作,以防为主,治标治本,从根本上杜绝火灾的发生。

(作者单位:渤海钻探第二钻井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防工作灭火器档案室
勘测设计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探讨
加强综合档案室基础性工作建设初探
徐州法院首家“数字档案室”落成启用
重视消防
浅析做好消防工作的几点认识
基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设计分析
小小消防员第三集
论档案室藏组织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