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文物看茶风西渐

2014-09-18 04:50冯卫英
茶叶 2014年1期
关键词:外销茶壶茶具

冯卫英

(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杭州 310013)

1 茶叶传往西方

1.1 “西方”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对东方和西方的解释很简单:东方“指亚洲”,西方是指“欧美各国,有时特指欧洲资本主义各国和美国”。东西方的概念,可以从地理、社会、政治、经济不同的层面对世界的划分。本文所指的西方的概念,是从文化体系上来区分的。从总体上讲全人类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前者主要包括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后者主要包括自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美的文化体系[1]。

1.2 茶叶西传的时间和路线概略

茶叶原产于中国,有关茶叶向东至日本、朝鲜等,向西至欧美等地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茶叶向西传播的路线大致可以分为陆路和海路。早在10至12世纪时,茶叶已经由中国传至吐蕃,并传到高昌、于阗和七河地区。进入13世纪,蒙古兴起后,中西陆海交通打开,茶进一步在中亚和西亚传播[2,3]。17世纪之后,航海技术的发展促进东西方贸易的往来频繁,茶叶也经由南海起航线传往更遥远的欧洲、美洲、非洲等地。之后,随着新航线的开辟,清政府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开始了与欧洲各国的海上贸易,其中陶瓷、茶叶、生丝成为外销的大宗物品。至18~19世纪,由于茶叶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茶叶的贸易量在所有货物中占的比重日盛一日。从中国茶叶外销至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的路线来看,主要是经中国沿海的闽、粤两省为出口地,中途经过马来半岛、印度半岛,沿着非洲东海岸,绕过好望角进入欧洲[4]。

茶叶大量输入欧洲,不仅带动了欧洲饮茶文化,也使得他们对茶具的需求大量增加。在清代,特别是康、雍、乾三代,外销的瓷器和茶叶数量巨大,外销瓷器中,茶具的比重也明显增加。清代的外销茶具,除了瓷器外,还有宜兴紫砂茶具。本文拟从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的文物,主要是茶叶、茶具及相关的纸质文物,反观中国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2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外销茶和茶具

2.1 “哥德堡号”(Gothenborg)沉船茶样

17世纪初,当华茶最初运抵欧洲的时候,因为价格昂贵,只有富人才买来饮用,被认为是一种奢侈品。之后,饮茶风气自荷兰传播至法、德、英等国,在1660年伦敦的咖啡室有茶供应,到了17世纪末期已经成为欧洲街头的大众饮品。为满足欧洲人日益增加的需要,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大量收购华茶,运欧出售。由17世纪90年代至1719年,中国及葡萄牙船运茶往巴达维亚,每年平均五六百担;由1720至1723年,由澳门葡船运往,每年二三千担;由1724至1729年,由中、葡船运往,每年一千五百余担至四千担,再由荷船转运回国。由1716至172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十七人董事会每年命令巴达维亚采购华茶,数额增加十倍[5]。

1731年瑞典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立即展开了对华贸易,并在1731~1813年承担了瑞典与广州间的全部贸易。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运载木材、柏油及金属等货物到西班牙销售,然后以其所得的大量银钱到中国来购买丝绸、陶瓷、茶叶等货物运回瑞典。“哥德堡号”是瑞典东印度公司船队中最大的一艘商船,曾先后3次(1739~1740年、1741~1742年、1743~1745年)往返航行在广州至哥德堡港的航线上,开展对外贸易。1745年9月12日,当“哥德堡号”最后一次满载中国货物返回瑞典驶入哥德堡港时沉没。据载,船上装载的货物有:6056锭铁/铝合金(133吨),289个箱子,12个桶,2388包瓷器,3.4 吨螺,1.8 吨胡椒,11.4 吨姜,2.3 吨藤器,2677箱茶叶(366吨),19箱丝绸。其中的茶叶包括武夷茶、功夫茶、小种茶、茶饼等不同类型。船上约有瓷器50~60万件,大部分为碎片,完整器很少,对碎片进行整理后,发现大多数货物是杯子,茶杯、咖啡杯、巧克力杯,碟子、盘子,中等尺寸甜点或水果盘以及中等尺寸的碗。还有少量定制的成套茶具和餐具[6]。

中国茶叶博物馆的馆藏茶样是1987年打捞出来的哥德堡号沉船茶样(见图1),共有两份,分别由前副总理田纪云、和瑞典驻上海领事馆赠送。“哥德堡号”沉船所载的370吨茶叶共2000多只茶箱浸没海底239年,多数已霉烂;由于锡罐封装严密未受水浸变质;实物展品中有茶箱(每箱约90公斤,茶叶结成团块状)。罐装茶(瓷质或锡制罐封装的茶叶色泽灰黑无光泽,但尚成条形)和瓷质茶壶、茶杯、茶盘及储茶罐。经过品质测定和检验,打捞出的茶叶为清乾隆时代出口的中国松萝茶和武夷茶[7]。

其实,在18、19世纪,中国外销的茶叶中,与松萝茶齐名的还有珠茶、眉茶、熙春,武夷山的小种茶等品类。其中,松罗茶的产地,安徽休宁地区的屯溪镇,成为后来皖南山区所产茶的集散地。屯溪的绿茶,即后来的屯绿,至今还是我国大宗出口茶的品种之一。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的另一件文物,民国“婺北凤眉”包装纸(纸质,正方形,以蓝色青花印刷,装饰性强,中有宣传广告内容,注明是詹裕生是当时注明的徽商茶号。“凤眉”是徽州绿茶的一个品种。徽州地区洋庄绿茶有数十种花色,大体可分为“眉茶”、“熙春”和“珠茶”三大类。),其上就印刷着这几种茶名(图2)。类似的纸质物证,在我馆的馆藏文物中还另有体现,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例举。

图1 瑞典哥德堡沉船茶样

图2 “婺北凤眉”包装纸

2.2 馆藏外销茶具

当饮茶成为欧洲人的生活习惯之后,茶具就成为厨房里必不可少的餐具。“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茶具是茶产业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瓷器更是“贮存和品啜茶叶的最佳容器”。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也因此增加不少。

据国外有关档案资料的统计,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到康熙三十四年间(1602~1695年),贩运到欧洲的中国瓷器达二千万件,主要包括明清时期的青花、五彩及广彩瓷器。根据T.Volker保守估计,1602~1682年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家就从中国进口约1600万件瓷器[8]。由1729至173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直接由本国派船来华贸易,运回瓷器多至将近四百五十万件。自1730至1789年,该公司运欧瓷器,共达四千二百五十万件[9]。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52年在南中国海触礁沉没的船只“热德马森”号,其卸货清单中,外销瓷不但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171套西餐具、63623套茶杯连茶碟、19535套咖啡杯连碟、9735套巧克力杯连碟、578只茶壶、548只牛奶瓶、14315只西餐碟、1452只汤盘、299只痰盂、606只呕吐壶、75只鱼缸、477只单碟、1000套大小圆碟、195只牛油碟、2563只套碗连碟、821只英国大啤酒杯及25921只残渣盆[10]。另外,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也分别从中国购买瓷器。这些外销茶具,随着中西方贸易的来往增多,不仅数量上升,品类也多样,有青花、紫砂、金属等各种材质,其装饰纹样更是富于变化,体现出中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特点。

2.2.1 青花茶具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品中有丰富的外销茶具,其中一组青花加金彩外销茶具(青花加金彩山水人物纹茶壶为敛口、短颈、折肩,圆筒状腹,矮圈足。管状长流,双股扁状柄,绞合在一起,盖面平,钮作带叶桃子形,盖面以及壶肩绘青花锦地纹,壶腹通景绘山水人物纹。)(图3),其造型很有特色。这是一套海外回流的茶具,以茶壶、茶叶罐、茶杯及茶托组合而成,是清代乾隆时期专门用于外销欧洲的茶具。除了中国传统的白底青花之外,该套茶具的纹饰有一个重要特点是描金。金彩装饰瓷器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宋代,当时多以蒜汁调金描画于瓷器表面,瓷器上装饰金彩,能增添纹饰的美感,使器物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到了清代,金彩装饰更加普遍,特别是西方贵族日常生活中对金彩有强烈的爱好和需求。该组茶具的设计包括胎釉及造型是中国式的,但是到了欧洲以后,加上了当地特色的金彩,起到了珠联璧合的装饰效果。茶叶罐造型颇为特殊,小口,弧肩,扁圆状罐身,平底,罐身量面还装饰纹饰,口沿描金。罐身的造型借鉴了西方建筑样式,这种造型的茶具国内很少见,应该是来样定制的茶具品种之一[11]。无独有偶,在一幅19世纪美国人所作的油画里也有类似茶具(Lady at the Tea Table,1883 ~85,by Cassatt Mary(American,1844 ~1926),In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New York: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图4),印证了这种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图3 青花加金彩外销茶具一组

图4 茶桌旁的女士

此外,馆藏的一组青花诗文茶具(图5)和一对铃铛杯(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形似倒置的铃铛。杯身绘花蝶纹,青花发色淡雅,杯身2/3处凸起两道弦纹作为装饰。)(图6),同属外销茶具,却富有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中,诗文茶具的主体装饰为唐宋诗文。铃铛杯,又名仰钟杯、金钟杯、磬式杯,是明清时期流行的杯式之一。该款铃铛杯是从英国著名收藏家S.Marchant&Son处收集,系沉船出水文物。

图5 青花诗文茶具一组

图6 铃铛杯

2.2.2 紫砂茶具 除了瓷器,紫砂茶具作为中国传统的泡茶具,在对外贸易中也占据一席之地。据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记载:“1679年,由zangzhou(漳州?)运抵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7箱朱泥茶壶;1680年,约1635件茶壶(宜兴产品)运抵阿姆斯特丹。”[12]英国东印度公司1699年的记录中有82件紫砂壶在当年到达英国[13]。外销茶壶应市场的需求,其内容及风格异于内销茶壶。中国茶叶博物馆所藏的一件“白玉轩”款朱泥莲瓣壶,系清初外销欧洲的紫砂茶具当时的外销茶壶之一。壶身、壶嘴、壶把,被荷花的茎、叶、花瓣造型包裹,壶盖用梅枝造型。口内设堰圈,盖内嵌。壶底刻“白玉轩”款。此壶雕镂十分精细,既有浅刻,也有浮雕,做工极为繁复(图7)。茶壶的“大口、直流”也符合当时当时欧洲人对茶具的样式要求[14]。

在17~18世纪,由于真正的紫砂在欧洲十分稀有,且非常昂贵,也难以寻觅,因而从 17世纪的下半叶开始,欧洲市场上兴起这种中国红色陶瓷的仿制品[15]。后来,陆续有其他国家也烧制出了陶器,继而启发欧洲人成功摸索烧造瓷器之法。也因此,有学者说是紫砂茶具启导了欧洲的茶壶制作,促成欧洲瓷器的创制,为欧洲陶瓷史谱写了精彩的一章[12]。

2.2.3 其他材质茶具 除了上文所述的瓷器、紫砂茶具,中国茶叶博物馆还藏有其他材质的外销茶具。外销欧美的茶具主要适用于当地的饮茶习惯,其饮用以调饮为主,通常会在红即饮茶时在茶中加入牛奶、蔗糖、柠檬等调味品,受之影响使用的茶具均成系列化,从器物组合上来说,当时的茶具与咖啡具一起,作为餐具中的重要种类而存在基本,包括:茶叶罐、茶壶、茶杯、奶壶、糖缸、杯托、壶托等[16]。例如,图8所示的一套海外回流的清代锡胎包椰壳雕杂宝纹茶具(茶叶罐由内沿金属锡和外镶嵌椰壳组成,直口带盖,圆鼓腹,外撇圈足。罐腹部镶嵌椰壳工艺,椰壳周身雕刻杂宝纹和团寿纹。盖碗由内胎锡和外包椰壳工艺制作而成,分上部盖盒下部碗,外圈包以椰壳,雕刻杂宝纹和团寿纹,雕刻精美。碗内胎由锡制作而成,外包以椰壳且雕刻精美的杂宝纹和团寿纹,团寿纹还填金彩作为装饰。奶杯是西方奶茶具的主要器物之一,口沿设计巧妙,一侧按一曲形把,器腹呈长圆形。一锡为内胎,下腹部及底部包以椰壳,雕杂宝纹和团寿纹作为装饰。软提梁壶以金属锡为内胎,锤打成型,内凹口,盖钮制成瓜蒂状。弧肩,扁圆形腹,矮圈足,壶腹一侧按一三弯形流,肩部两侧立两竖耳,穿孔有两环形款提梁壶。壶下腹部及壶底包以椰壳作为装饰。),这组茶具由茶叶罐、茶壶、盖碗、奶杯、把杯及茶托组成;与中式清饮不同,这组茶具中的奶杯,反映出西方饮茶的调饮习俗。

图7 “白玉轩”款朱泥莲瓣壶

图8 清锡胎包椰壳雕杂宝纹茶具一套

馆藏的黑漆描金人物纹茶叶盒(图9),是清代的外销茶具,其黑漆描金工艺是当时最受欧洲欢迎的工艺之一。海棠花形盒,打开盖盒,内有一对锡茶罐,锡罐盖及肩部均刻有花卉纹。锡的物理性能决定了其密闭性能优于陶瓷和紫砂[17],制成的茶叶罐,其密封性相对更好,而且因为罐身比较厚实,温度恒定,为茶叶保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对外贸易中,大宗的茶叶也常常是存放于锡罐中,著名的哥德堡沉船所打捞上来的茶叶也是存放于锡罐中。

2.3 其他纸质文物

中国风的流行,不仅在于欧洲社会对茶叶、茶具的迷恋,在一些外销画作中,中国人的生活现象也成为西方人喜闻乐见的题材。中国茶叶博物馆藏的一套草纸外销画(图10),是从茶园生产、加工到装运的整个流程,也描绘了茶叶生产地区的整个地貌风景。该画收藏于英国著名收藏家Roger Keverner家里,2010年自英国购回。全画共11张(整套应为12张,缺了第7张),分别描绘了锄地、播种、浇水、施肥、采茶、捡茶、选茶、编笼、运茶、炒茶、装茶,是19世纪广州贸易体系下茶叶外销的历程。类似风格的外销画在同一时期还有瓷器的主题,香港艺术馆藏的一套瓷器生产(12幅),正是当时广彩加工、出口的流程[18]。而瓷器、茶叶正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大宗货物。

图9 黑漆描金人物纹茶叶盒

图10 清茶叶外销画之“捡选茶叶”

3 茶风西渐的文化影响

3.1 西方茶俗及茶产业的发展

茶叶最初的消费仅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圈内,17世纪初,茶叶开始少量传往欧洲。伴随着茶叶在欧洲大陆的扩散和传播,茶叶逐渐在西方社会流行开来,成为西方社会所喜欢的饮料,饮茶在许多国家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习惯。例如著名的英国下午茶就形成于彼时。

饮茶习俗的形成,相应地引发人们对茶叶消费的需求迅速增加。因为与中国进行茶叶贸易可以获得的丰厚利润,至18世纪,使得一众欧洲东印度公司纷纷与中国建立起直接的茶叶贸易联系。但是由于大量茶叶是来自中国,茶树资源也属于中国,茶叶贸易的利益不能最大化,这直接刺激了欧洲人想要种植茶树、生产茶叶的意愿。17世纪开始,欧洲人就引进茶树,荷、英等国在其殖民地国家大力推广茶叶,并于19世纪取得巨大成功,特别是印度、锡兰和肯尼亚等地的茶产业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主要茶叶种植、生产和出口的地区。

18世纪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将欧洲带入了现代文明。以工业革命为背景,欧洲茶叶加工业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不仅使其自身得到高速发展,而且对世界茶叶机械加工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茶产业的技术革命[19]。

3.2 对欧洲制陶业的影响

从起初不知茶为何物,到慢慢认知茶叶、接受茶叶、最后热爱茶叶、不可一日无茶,西方人对来自遥远东方的神秘植物——茶叶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当茶叶因其天然、健康被广泛接受之后,对于茶叶的需求和相关泡茶器具的要求就显得理所当然。恰逢17、18世纪中国风在西方社会颇受欢迎,对中国瓷器的需求,从上至下,蔚然成风。因贸易不能满足的需求,迫使欧洲人开始发展当地陶瓷制作业。外销茶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当地的陶瓷制作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建立及发展欧洲本地茶壶的烧造。可以说,茶叶贸易不仅引发瓷器贸易,而且更是欧洲瓷器制造业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

4 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茶具还是茶叶从东方传至西方,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而这一结果是建立在当时航海技术、科学技术等全面发展,民众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为茶叶的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而茶叶传到西方后,则如一颗散播在富饶大地上的种子,在岁月的浸润下,渐渐发芽、开花、结果,最后成就了今天的西方饮茶文化。

1 齐晓安.东西方生育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11,3-4.

2 黄时鉴.关于茶在北亚和西域的早期传播——兼说马可波罗未有记茶.历史研究,1993,(1):141-145.

3 (美)艾梅霞.茶叶之路.北京:五海传播出版社,2006.

4 朱平,杨婵容.鸦片战争前中美茶叶贸易探析.农业考古,2006,(5):201-204.

5 全汉昇著.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12,214.

6 詹·埃立克·尼尔森.瑞典王国与“东印度人—哥德堡三号”.见故宫博物院编:瑞典藏中国陶瓷,2005,66-81.

7 郑毅.松萝茶史漫谈——关于瑞典哥德堡号沉船绿茶产地的报道.农业考古,2008,(2):32-40.

8 T.Volker.The Porcelain and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1602~1682),E.J.Brill,Leiden,the Netherlands,1954.转引自全汉昇著,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12,182.

9 C.J.A.Jörg.Porcelain and the Dutch China Trade,the hague,1982,p.149.转引自全汉昇著,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12,183.

10 “The Geldermalsen Packing List”in Appendix D of Colin Sheaf&Richard Kilburn.The Hatcher Porcelain Cargoes:The Complete Record.p.172.)转引自李颖庄,清代外销瓷对西方的影响.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236.

11 郭丹英.清茗留香:“清朝茶具文物展”上的外销茶具.茶博览,2007,(4):61-65.

12 黎淑仪.宜兴紫砂之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东南文化,2009,(2):68-75.

13 Patrice Valfre.Yixing Teapot for Europe,France 2000.

14 裴亚静.从17~18世纪几艘沉船出水的中国茶具看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15 蒋琰滨,范颖.浅谈17~18世纪外销紫砂器特征及对欧洲制陶业影响.江苏陶瓷,2009,(8):23-25.

16 郭丹英.中国古代外销陶瓷茶具.浙江大学,2007,34.

17 耿孝臣.锡制茶叶包装功能及造型设计研究.包装工程,2012,(9):80-83.

18 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18.

19 刘馨秋.清代粤港澳茶叶出口贸易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10,127,128.

猜你喜欢
外销茶壶茶具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极简主义在坭兴陶茶具设计中的应用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美轮美奂的茶具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