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纪念馆 中国记者的精神家园

2014-09-18 21:39农夫
绿色中国·B 2014年3期
关键词:范长江内江市内江

农夫

阳春三月,在金黄的油菜花和火红的桃花映衬下,一批批游客和新闻界的记者来到内江范长江旅游渡假区,在踏青的同时缅怀新闻界的先驱范长江先生。而范长江纪念馆周围,俨然已经成为内江市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旅游景点。

内江,这个拥有“文化之乡”美誉的地方,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发展旅游大有可为。对此,内江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立足内江市情、把握发展大势、顺应市民心声,提出了“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工作重点。

在内江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的《关于加快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定位、目标、重点。《意见》提出,发展旅游产业将按照“把城市变成景区、把资源变成产品、把旅客变成游客”的思路,坚持“旅游城市品牌化、旅游产业现代化、旅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围绕“山水之旅”、“文化之旅”、“美食之旅”三大品牌,着力打造成渝经济区新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今后一段时间,内江将以打造旅游拳头产品为核心,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为支撑,全力实施“138”计划,力争到2017年把内江的中心城区建成1座休闲旅游城市,全市建成3个旅游综合体,新创建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或度假区),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2%以上,接待国内游客2500万人次以上。

新闻记者的心灵家园

有人讲,内江的历史文化名气大,看的耍的地方多,但真正来了,能留住人的东西并不多。但记者从范长江纪念馆获悉,自2009年10月建成开馆至今,范长江纪念馆已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百万人次。

范长江纪念馆馆长段瑞明介绍,4年来,范长江纪念馆在省内外的关注度得到提高,参观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同时,纪念馆创造了“两个百万”,参观人次累计达到100万,成为了一些旅行社的参观点。据百度搜索显示,各类媒体对纪念馆的报道达到100万篇次。特别是去年底,范长江纪念馆升级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参观学习人次实现“倍增”,学校、部队、媒体等数十个单位,把纪念馆作为了教育学习基地,在纪念馆内举行记者颁奖、入党宣誓、团队活动等,“范长江事迹及精神正深入人心。”段瑞明说。

“纪念馆能成为参观热点,源于范长江精神的时代感。”段瑞明认为,范长江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负责、对社会和历史负责。

范长江纪念馆是现存的范家大院距内江城区12公里,旧宅有上百年历史,串架镶板结构,小青瓦屋面,是典型的川南民居风格。

范长江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赵家坝。一九三五年开始,他赴西北、涉西安、奔延安,报道红军真实情况,揭露西安事变真相,写出了《中国的西北角》、《动荡中之西北大局》等不朽名篇。以其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范长江纪念馆占地四千一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五百三十七平方米,房屋十六间。展馆前院立有范长江塑像,展馆内有照片二百多张,实物三十九件,书籍一千八百五十册,记录了范长江为新闻事业奋斗的一生。

不仅如此,为深挖“长江精神”内涵,围绕现有“故居”特殊地理位置,内江市东兴区走“文、农、教、旅”融合发展新路,正建设“中国长江记者家园”。其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在现有“故居”旁新建三个主题建筑——范长江纪念馆、长江大讲堂、百态博物馆。新馆将利用现代光影技术手段,立体动态展示范长江事迹,在大讲堂开展新闻学习与交流活动。

“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范春歌说,“来到范长江纪念馆,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她回忆小时候看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时的感受,是“如此真实、震撼”,以致“影响了其一生”。

范长江之子范东升子承父业,曾为中国新闻社资深编辑、记者,现在新闻院校“授业、解惑”。范东升说,“父亲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一生都实践着“新闻工作是服务于公众”这个理念,这对其记者生涯影响极大,也对现在的新闻从业者有借鉴意义。

2009年,范长江纪念馆揭幕的时候,作为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于宁第一次到了内江。2014年3月,近5年的时间过去了,于宁再次来到内江,感觉很不一样:“内江市区的变化很大,城区建设得更加现代化,也更加美丽、更加繁华了。”

1994年获得范长江新闻奖的于宁,写过很多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在范长江故居,借着“范长江新闻林”启动建设的契机,于宁表示,作为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向长江先生学习,学习他一心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坚持不懈奋斗的精神。

在范长江故居院坝里,范长江雕像前围满了前来合影留念的新闻工作者、游览者。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大家对长江先生的事迹和长江精神有了更深更新的了解。

瞻仰先驱,激励后人。对于新的历史阶段新闻工作者如何发扬范长江精神,记者们认为:“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同时,要更好地践行‘三贴近的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经常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线去采访报道,展现时代的进步,传播人民的愿望和诉求。”

如今,内江市正在建设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他们将以范长江纪念馆为核心,建设新农村旅游区、新闻记者培训基地等,打造以范长江文化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围绕范长江纪念馆的新农村建设

在范长江先生的故乡——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范长江纪念馆旁边,大片大片的樱花、海棠、含笑、桃花等竞相开放,将掩映在花海中的一栋栋欧式小楼映衬的格外美丽。这就是内江市瑞景城乡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承建的赵家坝综合体。它距离内江中心城区12公里,距成渝高铁内江站8公里,毗邻长江大道和214省道,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综合体还处于规划建设中的13平方公里的“范长江文化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属于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endprint

据介绍,“范长江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总投资18亿元,项目包括:范长江纪念馆体系、赵家坝综合体、都堂综合体、火花综合体和火花现代农业示范园。多家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团队对“范长江文化旅游度假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要求施工建设,全力推进具有“中国方向、四川特色、内江模式”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内江市瑞景城乡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鸿说:“我公司对范长江纪念馆进行了提升改造,以弘扬‘长江精神,传承‘长江文化为主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调,以当地人文精神为底蕴;重塑历史记忆,挖掘长江文化、还原当地风俗特色。从范长江纪念馆的提升改造,到新农村综合体的建设,再到新农村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新农村综合体全力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民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产业链发展等,规划建设道路、村级阵地建设、超市、药店与卫生站、游客服务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学校、戏台、民俗作坊、派出所、迎宾广场、水月餐厅、竹栖茶楼等。

民俗客栈做为一种产业经营的载体,是乡村旅游和村民产业经营必不可少的部分,水月餐厅依山临水,好象明月飘浮水上,是综合体一大特色。竹栖茶楼民俗风味浓,雅俗共赏,突出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邮局、作坊让游客亲身体会原生态的制作工艺,如制糖、蜜饯等,再盖上范长江故居的邮戳寄出。

记者走进已经竣工的一栋样板房,前庭院栽种了果树和花乔,既美观大方又有经济价值。顺着花香记者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饭厅,它宽敞明亮,非常舒适。而这里的厨房非常宽大,是为了农民的产业经营,主要是为了农民创收而设计的。走上二楼,首先看到摆放书柜和电脑桌的儿童学习室,它充分合理的利用了空间。而老人卧室,则有一个漂亮的绿化露台,显得温馨而紧凑。站在二楼的露天平台,鸟语花香,尽收眼底。在平台上可以晒太阳、品清茶,简直就是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之中。

据介绍,这一栋栋漂亮的别墅建筑面积大约150平方米,而整个综合体有120、150、180平方米三种规格的居所。依托庭院经济和厅堂经济,这里的居民家家可以搞产业,户户可以搞经营,自己有经营能力的,可以足不出户创业,再也不是长年离家的“民工”,没有经营能力的,可以租给会经营的人,一家人的开支也有保障。城里来的游客可以在这里休息观光,主人家烧好几个农家小菜为他们服务。

黄鸿说,在产业发展方面,由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项目整合,社会参与为主,宗旨是让老百姓增收,搭建“户户搞经营、家家搞产业”的发展平台。让农民变居民,居民变产业工人,让农民变股民。引导农民通过进行土地流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真正做到一、三产业联动,由第一产业转型升级为第三产业,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能够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样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调配。

在社会管理方面,新农村综合体采取了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单独成立了农村新型社区。在治安管理方面,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安防全覆盖。他们还有一个设想就是:将来组建一个经营管理公司,对经营者进行就业再培训和产业经营引导,统一管理模式,让新农村综合体健康有序、可持续性的发展。

目前赵家坝综合体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完成项目投资1.87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506万元,整合资金1232万元,社会投入1.6亿元。完成综合体内1、2、4、6组团303户房屋主体工程建设,打造示范样板房7户。完成道路路基换填2公里,道路硬化0.7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0.6公里。铺设强电管网1450米、弱电管网1100米、雨水管700米、污水管网1300米、给水管1300米、天然气管网1000米。种植乔木813株、砌筑树池4个、修建室外停车位16个。

景观工程正在逐步完善,营造八卦亭、水月餐厅、竹栖茶楼等特色景点,开挖水域80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约14200平方米,种植广玉兰、樱花、垂丝海棠、梅花、桂花、照手桃、黄葛树、柚子、杨梅等各类花卉苗木1768株。景观道路及入户道路铺贴约550米,砌筑挡墙约2800立方米。

黄鸿说,赵家坝综合体建成后将以综合体为载体,以范长江纪念馆为核心,辐射周边13平方公里,形成山水园林文化旅游度假区、规模宏大花香四季天然氧吧、独具特色乡村田园自然风景区、花果飘香生活体验采摘区。将依托在全国独一无二的范长江新闻文化元素,对国内外新闻文化人群产生巨大吸引力。最终预计可提供直接就业岗位2万个,间接就业岗位8万个,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旅游经营性收入每年3.9亿元。

漫步在赵家坝新农村综合体中,感受着四周的田园气息和春天的姹紫嫣红,记者深深被内江市的景色吸引。真心祝福赵家坝新农村综合体尽快完工,使得综合体内的村民真正做到一、三产业有序联动,切实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范长江内江市内江
内江市:保民生促发展 做实做细就业创业工作
内江市:打造“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人社服务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四川内江:青花椒成为增收新引擎
内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研究
范长江生平纪念展在渝启幕
内江市东兴区:挖掘“范长江家风”故事
职工普惠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内江市总工会的探索为例
内江市东兴区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
内江市中区联社:做“小微”金融服务专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