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可有三“心”

2014-09-18 04:41刘震
现代家长 2014年9期
关键词:细心用心老虎

刘震

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但教育孩子太用心、太细心、太小心了,也未必是好事。这是因为:

教育孩子越是用心,孩子的心理压力越大。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不说,在学习上也非常用心。比如,为孩子削铅笔,检查作业,天天过问学习上的事,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来陪读。“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你操心”,这句话表达了父母的高期望值。结果,学习成了孩子唯一的生活目标。这样的孩子,心理压力相当大。比较听话的孩子,如果没有达到父母预设的目标,会觉得对不起父母。没考上大学而自杀的事件还少吗?而个性比较强的孩子,会有抵触和逆反心理,当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或违背家长的意志,顶撞父母,把情绪向父母宣泄,或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影响了人格的健康成长。

辅导孩子越是细心,孩子的自信心越弱。

一位母亲写得一手好字,为了让女儿也写一手好字,给女儿报了写字班。女儿开始积极性很高,可是上了一段时间,女儿不想再上了,说自己写不好字。任凭妈妈怎么劝都没用。原来,这位妈妈检查孩子写字作业时非常细心,一页中检查出一半的不合格。其实不过就是字写得这笔长了点,那笔短了点,没那么漂亮,可她就认为不规范,要求重写。本来15分钟就可以写完的,结果擦擦写写拖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原本的自信心给擦没了。由此可见,在检查孩子作业上太苛求,过于细心的父母容易把孩子的自信心打掉。这种家长有事事追求完美的心理,但他们忘记了,孩子的脚印是歪歪扭扭的,是在歪歪扭扭中向前走的。过于细心地辅导,过于认真地纠正,只能让孩子望而生畏,打消了积极性,产生了自卑感,削弱了自信心。

教育孩子越是小心,孩子的生活能力越弱。

看到这样一篇作文,是孩子写的随父母去公园玩的苦恼:“那天,我们全家一起去逛公园。一进公园,我就拉着爸爸妈妈去看老虎。到了老虎山,妈妈一把拉住我,神色紧张地对我说:‘老虎有什么可看的?你看那么多人,万一被挤下去怎么办?’路过假山,我刚往上爬,又被爸爸拦住了。他皱着眉头,边摸着尖尖的石头边带着央求的口吻对我说:‘哎呀,我的小祖宗,快下来!你看这石头多尖啊,万一摔下来,还怎么去上学?’结果,我只在爸爸妈妈认为不危险的地方玩了一会儿,扫兴极了。爸爸妈妈就是不相信我的能力,在家里想干点什么都不行,现在,我什么都不干,就等着他们‘实行三包’。”从文中可以看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处处小心,对孩子过度保护。这样的教育,于孩子来说,不是爱,而是害。

猜你喜欢
细心用心老虎
用心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2)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3)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4)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5)
老虎喜欢吃什么
老虎不在家
用什么写作
老虎变成猫
用心,让家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