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研究

2014-09-19 19:18于旭
北方经贸 2014年7期
关键词:循环经济内蒙古水资源

于旭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辽阔,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然而,过去长期沿袭的粗放型开发方式,导致资源过采过耗,污染严重,成本高,产出低,效益差。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务之急。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完善和落实投融资政策;引进创新型人才;加强宣传教育。

关键词:循环经济;内蒙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85-02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实现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段宁(2008)认为,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任勇(2005)认为,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的、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范跃进、吴宗杰、李建民(2012)认为,循环经济涵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这三个系统之间达到理想的组合状态。马世骏(2006)认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栖息劳作环境、物质生产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间的协调发展。总之,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本文以神华神东煤炭公司为例,以案例研究方法说明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二)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内蒙古地区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蒙古自治区结合“绿色崛起”的发展主题,围绕煤炭、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全力打造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已经在内蒙古地区全面展开。到2011年,产业结构趋向合理,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图1是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须,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就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内蒙古人均水资源总量为419亿m2,占有量低于全国的水平,可见内蒙是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内涵认识不足

循环经济的概念传入我国时间不久以及人民文化程度尚低,加之长期以政府干预环境保护,对政府的依赖性导致他们总是把环境污染的责任归为政府。面对矿区水资源短缺,矿区人民生活用水浪费现象大量存在,就连矿区工作人员也不能够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各方面利益,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够倾心尽力。

(二)缺乏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水资源大量消耗

由于缺乏人才,没有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持,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水平很低,使得水资源的消耗率大于利用率;同时,由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技术的研发成本较高,直接影响到资源利用率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程度。

(三)对环保的投资较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

内蒙古的工业垃圾排放量的增加速度比治理速度快的多,尤其是工业废气和工业工体废物的排放量更为严重。该公司矿区还存在一些小矿,由于他们只注重经济利益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对发展循环经济不予理睬,仍采用过去的开发与发展模式。

三、内蒙古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举措

(一)完善和落实投融资政策,充分利用水资源

逐步加大政府投入,通过直接投资或以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努力创新金融模式,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从多角度进行融资,充分发展小额贷款等和民间金融等非正规金融融资的力量,同时也可以积极加强与国外银行的合作,从国外银行贷款,探索和建立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基金。另外,对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是万万不能缺少的,政府应该对症下药,充分利用资金、合理使用资金,把钱真正用到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上去,尤其是对于资源充足但是缺水的地区更应该特殊关注与对待,支持的力度应向其靠拢。神东公司为了实现水的供求平衡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通过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采用矿井水通过采空区过滤与净化的矿井水资源化的一系列技术。矿井水处理一般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二)引进创新型人才,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

由于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技术的支持,引进人才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关键。由于人才是发展经济的推动器,加之人才缺少且流动性大,所以高薪聘用人才是必要的,但是要想办法留住人才这才是最终目的所在。除了留下人才之外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利用人才,以他们为核心创造一个团队,让他们进行先进并适合技术的培训,使之也成为一种良好地循环。

(三)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

由于公众的文化素质水平比较低,对于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都比较差,所以说循环经济需要全民参与,利用宣传教育、经济法律手段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节约意识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必须提高,从个人做起。提倡食用绿色食品,使用可以循环再利用的物品等等,让循环经济的理念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意识当中去。

参考文献:

[1] 赵晓东.神华集团实施循环经济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6).

[2] 张超.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区域经济,2010(5).

[3] 莎娜.创新型人才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

[4] 张鹿青.促进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6).

[5] 任丽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内蒙古循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J].财政金融,2010(4).

[6] 康曼.内蒙古循环经济产业化实践[J].北方经济,2010(6).

[7] 庞晓.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循环经济[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责任编辑:兰欣卉]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辽阔,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然而,过去长期沿袭的粗放型开发方式,导致资源过采过耗,污染严重,成本高,产出低,效益差。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务之急。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完善和落实投融资政策;引进创新型人才;加强宣传教育。

关键词:循环经济;内蒙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85-02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实现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段宁(2008)认为,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任勇(2005)认为,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的、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范跃进、吴宗杰、李建民(2012)认为,循环经济涵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这三个系统之间达到理想的组合状态。马世骏(2006)认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栖息劳作环境、物质生产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间的协调发展。总之,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本文以神华神东煤炭公司为例,以案例研究方法说明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二)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内蒙古地区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蒙古自治区结合“绿色崛起”的发展主题,围绕煤炭、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全力打造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已经在内蒙古地区全面展开。到2011年,产业结构趋向合理,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图1是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须,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就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内蒙古人均水资源总量为419亿m2,占有量低于全国的水平,可见内蒙是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内涵认识不足

循环经济的概念传入我国时间不久以及人民文化程度尚低,加之长期以政府干预环境保护,对政府的依赖性导致他们总是把环境污染的责任归为政府。面对矿区水资源短缺,矿区人民生活用水浪费现象大量存在,就连矿区工作人员也不能够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各方面利益,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够倾心尽力。

(二)缺乏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水资源大量消耗

由于缺乏人才,没有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持,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水平很低,使得水资源的消耗率大于利用率;同时,由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技术的研发成本较高,直接影响到资源利用率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程度。

(三)对环保的投资较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

内蒙古的工业垃圾排放量的增加速度比治理速度快的多,尤其是工业废气和工业工体废物的排放量更为严重。该公司矿区还存在一些小矿,由于他们只注重经济利益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对发展循环经济不予理睬,仍采用过去的开发与发展模式。

三、内蒙古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举措

(一)完善和落实投融资政策,充分利用水资源

逐步加大政府投入,通过直接投资或以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努力创新金融模式,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从多角度进行融资,充分发展小额贷款等和民间金融等非正规金融融资的力量,同时也可以积极加强与国外银行的合作,从国外银行贷款,探索和建立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基金。另外,对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是万万不能缺少的,政府应该对症下药,充分利用资金、合理使用资金,把钱真正用到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上去,尤其是对于资源充足但是缺水的地区更应该特殊关注与对待,支持的力度应向其靠拢。神东公司为了实现水的供求平衡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通过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采用矿井水通过采空区过滤与净化的矿井水资源化的一系列技术。矿井水处理一般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二)引进创新型人才,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

由于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技术的支持,引进人才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关键。由于人才是发展经济的推动器,加之人才缺少且流动性大,所以高薪聘用人才是必要的,但是要想办法留住人才这才是最终目的所在。除了留下人才之外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利用人才,以他们为核心创造一个团队,让他们进行先进并适合技术的培训,使之也成为一种良好地循环。

(三)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

由于公众的文化素质水平比较低,对于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都比较差,所以说循环经济需要全民参与,利用宣传教育、经济法律手段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节约意识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必须提高,从个人做起。提倡食用绿色食品,使用可以循环再利用的物品等等,让循环经济的理念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意识当中去。

参考文献:

[1] 赵晓东.神华集团实施循环经济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6).

[2] 张超.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区域经济,2010(5).

[3] 莎娜.创新型人才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

[4] 张鹿青.促进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6).

[5] 任丽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内蒙古循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J].财政金融,2010(4).

[6] 康曼.内蒙古循环经济产业化实践[J].北方经济,2010(6).

[7] 庞晓.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循环经济[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责任编辑:兰欣卉]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辽阔,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然而,过去长期沿袭的粗放型开发方式,导致资源过采过耗,污染严重,成本高,产出低,效益差。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务之急。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完善和落实投融资政策;引进创新型人才;加强宣传教育。

关键词:循环经济;内蒙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85-02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实现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段宁(2008)认为,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任勇(2005)认为,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的、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范跃进、吴宗杰、李建民(2012)认为,循环经济涵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这三个系统之间达到理想的组合状态。马世骏(2006)认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栖息劳作环境、物质生产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间的协调发展。总之,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本文以神华神东煤炭公司为例,以案例研究方法说明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二)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内蒙古地区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蒙古自治区结合“绿色崛起”的发展主题,围绕煤炭、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全力打造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已经在内蒙古地区全面展开。到2011年,产业结构趋向合理,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图1是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须,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就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内蒙古人均水资源总量为419亿m2,占有量低于全国的水平,可见内蒙是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内涵认识不足

循环经济的概念传入我国时间不久以及人民文化程度尚低,加之长期以政府干预环境保护,对政府的依赖性导致他们总是把环境污染的责任归为政府。面对矿区水资源短缺,矿区人民生活用水浪费现象大量存在,就连矿区工作人员也不能够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各方面利益,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够倾心尽力。

(二)缺乏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水资源大量消耗

由于缺乏人才,没有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持,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水平很低,使得水资源的消耗率大于利用率;同时,由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技术的研发成本较高,直接影响到资源利用率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程度。

(三)对环保的投资较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

内蒙古的工业垃圾排放量的增加速度比治理速度快的多,尤其是工业废气和工业工体废物的排放量更为严重。该公司矿区还存在一些小矿,由于他们只注重经济利益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对发展循环经济不予理睬,仍采用过去的开发与发展模式。

三、内蒙古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举措

(一)完善和落实投融资政策,充分利用水资源

逐步加大政府投入,通过直接投资或以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努力创新金融模式,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从多角度进行融资,充分发展小额贷款等和民间金融等非正规金融融资的力量,同时也可以积极加强与国外银行的合作,从国外银行贷款,探索和建立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基金。另外,对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是万万不能缺少的,政府应该对症下药,充分利用资金、合理使用资金,把钱真正用到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上去,尤其是对于资源充足但是缺水的地区更应该特殊关注与对待,支持的力度应向其靠拢。神东公司为了实现水的供求平衡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通过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采用矿井水通过采空区过滤与净化的矿井水资源化的一系列技术。矿井水处理一般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二)引进创新型人才,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

由于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技术的支持,引进人才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关键。由于人才是发展经济的推动器,加之人才缺少且流动性大,所以高薪聘用人才是必要的,但是要想办法留住人才这才是最终目的所在。除了留下人才之外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利用人才,以他们为核心创造一个团队,让他们进行先进并适合技术的培训,使之也成为一种良好地循环。

(三)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

由于公众的文化素质水平比较低,对于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都比较差,所以说循环经济需要全民参与,利用宣传教育、经济法律手段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节约意识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必须提高,从个人做起。提倡食用绿色食品,使用可以循环再利用的物品等等,让循环经济的理念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意识当中去。

参考文献:

[1] 赵晓东.神华集团实施循环经济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6).

[2] 张超.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区域经济,2010(5).

[3] 莎娜.创新型人才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

[4] 张鹿青.促进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6).

[5] 任丽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内蒙古循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J].财政金融,2010(4).

[6] 康曼.内蒙古循环经济产业化实践[J].北方经济,2010(6).

[7] 庞晓.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循环经济[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责任编辑:兰欣卉]

猜你喜欢
循环经济内蒙古水资源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An Analysi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闫锡聪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内蒙古大草原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