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初探

2014-09-19 20:03段勇
北方经贸 2014年7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医院改革

段勇

摘要:2010年12月,财政部与卫生部联合修订颁发《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在多个角度的理念融合下继承了原有会计制度的优点,并进行合理的创新,对医院会计核算与管理具有促进作用。新制度的发布实施是中国公立医院会计改革的一件大事,它所包含的一系列重大创新举措必将带来公立医院会计核算的重大变化,并将为中国其他公益性组织今后的会计改革提供积极的示范效应。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155-02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在对医院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运用上越来越显出其局限性。旧《医院会计制度》于1999年1月1日实施,运行已有15年,随着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及2006年以来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一系列会计规章的陆续颁布,特别是我国医改不断深入,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亟待完善。

一、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医院未回归“公益”属性,与此相应的政府未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只能以药品结余弥补医疗亏损,加剧了多开药、开贵药等逐利行为的盛行和泛滥,医院会计制度对此无能为力。

(一)会计科目设置不足

一是会计科目未设立“短期投资”、“应付票据”。二是未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因医院在经营过程中所购置的各种物资(库存物资、药品、固定资产)均按历史成本计价,随市场价格而波动,各种物资存放在医院的减值风险增大。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完全实行“零库存”不现实,而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不符合核算为管理服务的要求,也不符合会计核算谨慎性的原则。

(二)部分科目核算方法定义不合理,实务操作中存在困惑

1.库存物资中高值耗材的定义不明确。为了加强对高值耗材的管理,新制度要求对高值耗材专设二级科目核算,但如何对高值耗材定义并未明确规定。

2.年末计提坏账准备不合理。新制度规定医院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如在年末计提坏账准备,会造成年末当月管理费用增大,不能真实反映每月的费用支出情况。

3.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核算问题。大部分医院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来管理在院病人发生的各项费用,住院收费管理系统中已有每个在院病人的医疗费用情况。从理论上讲,给在院病人医疗款核算奠定了基础。但如果财务部门对具体每个在院病人设置明细账核算,势必造成财务人员工作量加大。实际上医院的财务部门只需对在院病人费用实行总额控制,定期核对即可。

4.固定资产定义标准不完善。从医院的资产管理情况看,大部分医院对价值低于固定资产定义标准但使用超过一年的设备并未进行有效管理,如小型空调、冰箱、微波炉等。

5.部分会计科目容易造成混淆。“基建工程”和“在建工程”的定义:制度征求稿中,区分基建工程和在建工程中建筑工程的依据为资金来源是否为“基本建设项目资金”,该种依据区分资产类别的方法认为资产类别与资金来源存在必然联系。而实际上医院的建设项目资金来源由多种途径取得,如专项拨款、流动资金、借款等。如按此区分,不仅限制资金管理和合理使用,也可能导致科目混淆;“其他业务收人”和“其他收入”的定义:制度采用列举法区分两者的定义,而在实务操作中,该方法区分易造成混淆和遗漏。制度规定对接受的捐赠全部纳入“其他收入”科目进行核算,但对于指定用途的捐赠具体处理办法尚未明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定义中包括固定资产的毁损,与“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定义矛盾;另外“其他应收款”科目定义中的“暂付款项”与“预付账款”科目定义也不易明确区分。

(三)部分业务事项处理不合理

1.对于“基建拨款”和限制性捐赠。作为收入类项目,期末将该类科目的贷方余额转入“本期盈余”不合理。因为该类盈余并非医院的经营性补助收入或经营性收入,而是国家投入或限制性捐赠的资本。这样会导致盈余虚增,不能真实反映其损益情况。

2.预算信息业务核算不规范。制度征求稿规定医院应当设置预算会计科目,按照与预算一致的基础和口径,与财务会计科目平行登记的处理方法,记录预算执行信息。但这样处理违反《会计法》有关规定,原因在于该处理并无原始凭证作附件,实务操作中增大了会计处理工作量。

(四)会计报表体系内容不足

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反映医疗成本项目较笼统,无具体明细列示,不利于医院管理层从会计报表中掌握更多财务信息。且表中“无形资产摊销费”按新制度规定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中而不应在此表医疗成本中反映;另外对医院主体及所属分支机构会计报表合并事宜未做出规范;对特殊项目如债务重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医院的合并与分立、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会计账务处理也未做出规定。

二、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设想

(一)编制现金流量表

等价物变动情况的报表既现金流量表,无法反映投资和筹资本身的情况以及筹集资金的规模和具体来源。为了反映一所医院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对医院整体财务状况变动的影响,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还需要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以反映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变化。编制现金流量表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医院的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关医院先进流量方面的信息,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和评价医院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有助于预测医院未来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医院收益质量和影响医院现金净流量的因素。为此,医院应增设现金流量表。

应根据医院业务情况并参照企业有关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医院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类。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在于提供某一会计期间的现金赚取和支出信息,以反映企业现金周转的时间、金额及原因等情况,其公式可表述为:“当期现金净增加额=经营现金净流量+投资现金净流量+筹资现金净流量”。

(二)规范科目描述定义

如高值耗材应进行明确定义,这样有利于加强高值耗材管理,便于医院按高值耗材的物价政策收费。切实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降低医疗成本;“待处理财产损溢”及“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内涵应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科目可使用《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定义,更加合理也利于资产的管理。

(三)规范部分业务事项处理,便于实际业务可操作的需要

对“基建拨款”和限制性捐赠业务,从医院管理角度出发,在净资产中核算更为合适,可直接作为国家投入或专项捐赠所形成的基金处理;新制度对预算执行信息要求按照提供的预算会计科目进行记录,建议由会计软件自动归集处理,医院只需提供预算收支表;对坏账准备应每月按实际应收医疗费和其他应收款预提,年末调整,多减少补,以保证医院经营效益的准确性;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建议合并为同一科目。

(四)完善会计制表体系的内容

财务报告必须全面反映医院整体财务状况。不仅为医院管理者,也要为医院外部等有关方面提供各种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医院是个经济实体,除了一定量的财政补助外,其运行方式与企业类同,企业遇到的特殊经济事项医院也同样遇到,因而医院应参照企业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如医院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可参照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规定来操作。

(五)落实医院财务统管要求,财务报告就必须全面反映医院整体财务状况

据此,医院对外财务报告应该全面反映出主体医院,分院,经营类实体的总体情况。在编报时区分分支机构的性质,将分院和主体医院财务报告合并编报,经营类实体由于和医院执行不同会计制度只能单独编报,主体医院通过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外投资”及“投资收益”科目对其核算,反映。分院财务报告要和主体医院合并编报,而不是现状的汇总编报或分开编报。理由是:汇总编报不考虑抵消事项,存在虚增债权债务等,使对外报告信息不实;分开编报不能全面反映医院整体财务状况。因两类分支机构性质不同,报告时有所区分。

参考文献:

[1] 夏菱.从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看医院会计理念的新进展[J].重庆医学,2010(8).

[2] 徐文芳.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与医院会计新理念[J].科技致富向导,2010(13).

[3] 张立艳.新形势下我国医院会计制度改革问题初探[A].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C],2010.

[4] 龚勋.浅谈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实施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10).

[5] 陈志军.浅谈做好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衔接的若干工作[J].中国医药指南,2011(6).

[6] 曲申,赫广春.深化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1(8).

[7] 段东平.新医改对医院会计制度及其改革影响研究.财会研究,2010(19).

[责任编辑:庞林]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医院改革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萌萌兔医院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改革”就是涨价吗?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