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拙至美

2014-09-19 13:34赵青新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27期
关键词:厨神姜蒜王世襄

赵青新

汪曾祺说故事:“有一次有几个朋友在一家会餐,规定每人备料做一个菜。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他做了一个菜——焖葱,结果把所有的菜全压下去了。”汪曾祺是美食大家,然而他对王世襄推崇备至,评价为:“学人中真正精于烹调的,据我所知,当推北京王世襄。”

读到此节,心向往之。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席间各位也是见多识广,王世襄能用最简单、最常见的食材独领风骚,平淡之中更显厨神本色。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曾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位孔大圣人将追求食物之精美当作了生存大义,为后世子孙开了一个错误的先河。西方人的饮食,以牛肉、牛奶、面包为主,不少欧美国家,厨房里几乎看不见油烟。我们很难想象那些食物的滋味,但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西方的饮食方式更加健康。这一点我们虽然心知肚明,但中国人的味觉记忆太过顽固,咱老祖宗留下来的烹饪之艺,讲究的是煎炸炒煮,先起个油锅,葱姜蒜丢进锅里,噼里啪啦热热闹闹,酱醋盐酒味精一旁等候,更讲究的,还要精雕细琢弄出许多中看不中吃的花样,色香味形俱全方称得上中华美食。

相对于形式繁缛的中餐而言,西方饮食简直不值一提,可人家的体质的确比我们好。追根溯源,关键还是在饮食习惯上,饮食习惯决定了遗传基因,再加上环境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一桩接着一桩,吃还是不吃,哈姆雷特式命题摆在了我们的餐桌上。

美食应该回归原生态,最好的是做法简单又能吃出美味,同时还更易于保留食物的营养。一枚白煮蛋并不比把它做成“一行白鹭上青天”之后滋味更差。须知,产业链越长,污染越重,很多菜品简单加工甚至不加工,便能体现出食物的原味,越是刻意求新求变,离平易、纯朴、自然的饮食之道就越远。

王世襄的葱,就达到了大拙至美的境界。这一款再平常不过的焖葱,之所以令人难忘,恰恰在于它的返璞归真。它去除了冗杂、繁复、粉饰和累赘,让生活变得简单真诚。

猜你喜欢
厨神姜蒜王世襄
京城第一“顽主”王世襄
一个字也不提
厨神猪爸爸
厨神
烧菜放葱姜蒜可保护维生素C
莫跟风
我的葱姜蒜“进化史”
治学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