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程,质量正取代速度

2014-09-22 22:20
环球时报 2014-09-22
关键词:三峡大坝常态高铁

香港《南华早报》9月21日文章,原题:随着经济成熟,中国的大项目正用工程质量换速度 为确保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建造质量,中国愈加能容忍工程延期。如今,此类延迟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大型客机C919到明年才会首飞。在浙江建造的世界首例第三代核反应堆,将至少需两年多时间才能投产。中国首个太空站的建成时间已由“2020年前后”变为“2022年左右”。放在以前,中国的大型建设项目出现此类延期,会引发不满的皱眉。 一味追求快速的心态,让三峡大坝比原计划提前1年竣工。本计划用5年建成的京沪高铁,实际耗时缩减一半。然而,仓促建设三峡大坝导致山体滑坡和数十万居民被迫搬迁。尽管京沪高铁被赞为又一项“中国奇迹”,但电气故障和沿线地基沉降广受公众诟病。 业内专家说,西方的大项目大多遭到延期影响。如今中国越来越愿意接受工程延期,这是“经济成熟的一个标志。”北交大经济学教授赵坚称之为“新常态”——中国领导人今年在河南考察时提到的一种说法。赵认为,这种表态令北京变得“更理性,更重视质量而非速度。” 这种新常态是高层对尽快完工减少施压的结果。从京沈高铁等类似项目的延期,到南京、青岛、郑州、杭州和西安等城市推迟地铁项目,这种新出现的容忍体现在各类工程中。 随着国内企业进军曾被外企主导、或此前从未尝试过的领域,新技术的挑战正使某些大型项目被迫减速。外国以商业和军事敏感性为名的对华技术禁运亦是因素之一。C919项目行政负责人曾将该项目推迟归因于无法从海外购到敏感技术,“时间并非最重要的,首要是保证飞机的安全性。”10年前,不可能听到这种话,中国当时的“老常态”是一切以速度为先。▲(作者史蒂芬·陈,王会聪译)

猜你喜欢
三峡大坝常态高铁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智珠二则
图说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三峡大坝成长江航运最大拥堵点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