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就赢那绿水青山

2014-09-22 12:05卢旭
含笑花 2014年4期
关键词:木楼侗乡黎平

卢旭

8月,随中国报告文学“西南发展看黎平”采风团南下采风,触摸这个黔东南县域的每一寸肌肤,那些历史文化的碎片、离我们远去的红色记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且如诗如画般的田园风光,令人入怀百回,难以磨灭。

黎平,位于黔、桂、湘三省(区)交界处,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地。黎平建置历史悠久,周属楚、秦隶属黔中郡、汉属武夷郡,宋设黎平长官司,由此而得名。黎平境内,保存了大量的红色遗迹。有少寨红军桥、翘街黎平会议会址、黎平会议纪念馆、毛泽东与陈云住处、红军教导师旧址、红军干部休养连旧址……驻足其间,我们静静感受着黎平厚重的红色文化。黎平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党史军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次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起点。

行走黎平城乡,除了目不暇接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的多彩多姿外,感触更多的是脚下这块土地的坚实和忠诚,因为它承载过中国革命历史转折的沉重和曲折!

梁衡先生曾现场作诗感怀:

翘街翘首盼红军,黎平会议尘埃定。

天降一条翘扁担,挑过长征后半程。

我曾多次想象过侗都黎平,当她突兀地跃入眼帘,我还是感到了不尽的惊喜和感叹!

天是洁净的蓝,地是无穷的绿。说是地,其实是波澜壮阔、连绵不绝的山峦。蓝天绿地在远方衔接成为天际,显得格外肃穆沉静、辽远和神秘。

出了黎平机场,蜿蜒曲折的公路,九曲回环,将我们牵引进山峦的纵深处。一路野花无声绽放,一路鸟鸣啁啾声脆。这里是树木的世界,植物的天堂,鸟兽的乐园。停车处,两株二人难以合抱的古树,夺人眼目。枝叶繁茂,蓬勃的生命,恣肆狂放,树梢直指云天。“可惜啊,那一株死掉了!”梁衡先生有新发现。一行人目不转睛,重新审视、比较眼前的两株古树。的确,稍远一点的那株,主干枯萎直到顶端,给人以生命假象的,是无数缠绕攀附在枯树干的藤蔓植物,反客为主,郁郁葱葱,满目苍翠。不仔细看,真会被这些靠汲取枯木营养生存的植物所蒙蔽。

两棵树,相距不足10米,一株生机勃勃。而另一株,是什么原因导致枯萎死亡的,枯木不语,一个待解的谜!

转过山来,浓荫掩映下,有顺坡势而上的崎岖石径,两旁乔木直直向上,为争得更多水分、阳光,竞争到极致,株株卯着劲儿往上生长。一只小鸟擦肩飞过,在不远处引领我们前行。它嫌我们速度太慢,歇在一根细细的枝丫上,紧紧盯着我们,什么也不说,只微微转动头,十分灵巧地在枝杈间来回跳动。风儿轻轻,枝叶微微晃动,它没有受到惊吓,反而乐享大自然的律动。

两株红豆杉分立石径两旁,粗壮的旁根斜逸,在游人头顶相握相拥,似为门顶,美其名曰:“树根门”。树根底部,有瓢儿井。水,疑或水珠,从树的根梢,植物叶尖,从青石板厚厚的绿苔上,逼仄的石缝中,沁出来,形成了四季不断的涓涓细流。泉水被引入一个石凿的“瓢”内,清冽的泉水在石瓢中贮满,由瓢前的凹槽泄出,当地人称之为“瓢儿井”。井边往往放有一个竹制的带柄水筒,可随时取饮。同行作家葛水平心细:看,一只小青蛙!循着指向,仔细辨识,的确,它离井不足30厘米。太小,比拇指大不了哪儿去!它匍匐在腐败的枝叶间,警惕地审视着眼前,似乎我们侵犯了它宁静的家园!

凉风吹来,杉涛阵阵,溪水淙淙,气息酽酽。

走进侗寨,感触侗乡,接受侗文化洗礼,这是我们神往已久的。

黎平,历经千年的积淀,是侗族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之地,被命为国家级侗乡风景名胜区域,美称为“侗乡之都”。

肇兴,为全国最大侗寨,有侗乡第一寨美誉,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寨子被青山环抱,寨内溪水环流,碧水缓缓流淌,将两岸青瓦木楼割离开来,又被座座雕栏画栋的廊桥沟连成一个整体。更有巍峨耸立的鼓楼以及花桥(又称风雨桥)、歌坪、戏楼、禾仓,点缀在鳞次栉比的木楼间,画面古朴、灵透。登高回望,只见山水相依、阡陌纵横、楼桥呼应、曲径通幽,犹如梦中家园。

新雨后的堂安侗寨,空气中充满泥土的芳香,翠峰四立,梯田层叠。半山腰,侗家吊脚木楼,依山势而建,一幢连着一幢,高低错落、层层叠叠、疏密有致,连缀成极具规模的一片村寨。田埂上荷草的侗女、腰挎弯刀竹篓的汉子,池水边捣衣的媳妇、石径担柴的樵夫、木楼中依窗的老妪,身影偶现。

寨中鼓楼垒筑九重檐,四角攒尖顶,檐下彩绘是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侗家女儿载歌载舞的场景,与戏楼、歌坪鼎足而立。寨中行道皆为青石板铺就,四通八达。寨门不远处的坡地上,有一块墓地,约十余座坟茔,坟前精巧别致的墓碑,雕龙刻凤,石碑周边镶龙草花纹,当地人说,多为清代墓葬。故人以重山环水为屏障,以求永远的安宁平静,期望子孙与世无争地繁衍生活下去!

堂安侗寨海拔九百多米,有近七百年历史,是中国政府和挪威政府联合创建的侗族生态博物馆。

地扪,侗语译音,意为泉水不断涌出的地方,象征人丁兴旺、村寨吉利。进入寨子,须穿过一座岁月久远的风雨桥(又称为花桥),这是人们过往遮风避雨的场所,也是侗家小伙姑娘对歌坐月、叙情幽会的地方。

浅浅的八舟河,清澈见底,卵石间,鱼儿们欢闹嬉戏。河水缓缓,穿过一座小木桥,带动一部老旧的水车,悠悠转动,讲述那被水流扯细的岁月。河边青草茵茵,牛儿在闲适地进食。离岸不远的河心,三五孩童尽情戏水,赤裸的身子油光闪亮。好一幅绝妙的乡村田园图画,惟怨写家笔拙,画家墨浅!不由想起杨万里《桑茶坑道中》:“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据说,地扪在唐代就有侗族人居住,已有上千年历史。2005年,香港非政府机构——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资助,在地扪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办生态博物馆,以保存完好的侗族原生态文化。

这里,山峦苍碧、林木葱郁、桥洞林泉,浑然一体。自然景观,如诗如画,百态千姿,世所罕见。

这里,是歌舞之乡,侗歌婉转、芦笙悠扬,侗文化原汁原味,民族风情浓郁古朴,是疲惫心灵的栖息家园。

这里,是红色老区,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过革命先辈的热血。

这里,得感谢一辈又一辈的侗族前人,数百上千年,无论自然灾害、战乱人祸,还是其他不确定因素,是他们坚韧不拔地守护了这片美丽家园,完好地保存这一人类文明杰作,传知于后人。

在开放开发,打着双赢口号招商引资狂热的当今,我们不免生出一些担忧。随行的县委宣传部高凌平部长一席话,稍稍解除了我们心中的疑虑:我们县委、县政府有明确态度,不允许任何开发商以任何理由插手侗族生态保护区。我们不需要破坏性的发展,也不要那无序开发的双赢!要赢,就赢那绿水青山;要赢,就赢那子子孙孙!

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楼侗乡黎平
侗乡端午粽飘香
小木楼
侗乡情缘
赠木楼故人
甘谷县大像山大佛窟木楼考
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获死刑
侗乡的春天
王培堃丙烯组画《科学的春风吹进侗乡》(合作)
情妇反水引发街头杀戮,公安厅长的“联保阵营”崩溃了
赵黎平警察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