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5的认识

2014-09-22 07:03李茵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新教材变式数学知识

李茵

四川省采用的是人教版的高中新教材.我于2010年夏季开始真正接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至今已经结束第一轮新课标的教学.通过对三年的教学实践的总结,本人对人教A版数学新教材有亲身的体会.下面是我对这套教材(数学必修5)的一些认识.总的感受是它的应用性加强,体现了“生活数学化”的观点,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为生活所用”的特点.具体体会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特点

1.突显生活数学化的特点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的总体特点是关注数学情境,强调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文化.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引言——问题情境——数学模型——应用于现实问题.这样的呈现方式,使得知识内容有来龙去脉,体现“生活数学化”的观点,突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为生活所用”的特点.教材从章头引言的实例分析引入知识,然后给出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抽象出一个数学模型然后再系统学习数学知识,最后再给出几个例题,把数学知识归结到应用的层面上.如在学习解三角形时,章头引言里就提出了“在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明月高悬,我们仰望星空,会有无限遐想,不禁会问,遥不可及的月亮离地球究竟有多远呢?1671年,两个法国天文学家测出了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8500km.他们是怎样测出两者之间的距离的呢……”这个问题是不可及物体的测量问题.本章的许多问题都是这类不可及物体的距离和高度的测量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大家在实际生活中会面临并思考的,这样就使学生认识到“仅依靠初中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只能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些测量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其他的问题,仅用锐角三角函数就不够了,因此需要进一步学习任意三角形中的边与角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会有熟悉感,会充满好奇,会有动力.然后再通过一个探究,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归纳、探索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一般形式,最后再分别通过两个例题,来突出正余弦定理的作用,并在1.2节的应用举例,具体呈现正余弦定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在“阅读与思考”这个栏目里介绍了海伦和秦九韶,这充分体现了高中数学新教材关注数学文化的特点,说明数学文化已经从一种理念走进了中学课堂,渗透到数学课的实际教学中.

由(1)知△ADE≌△CBF,

∴AE=FC,

同理AF=EC,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三: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由(1)知AE∥CF,

又∵△ADE≌△CBF,

∴AE=C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二、数学问题变式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前面,我们举例说明了数学问题变式的一些方法.但应当指出,问题变式不是为了“变式”而变式,而是要根据教学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数学变式.其目的是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技能技巧,完成“应用——理解——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认知过程.因此,数学变式设计要巧,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正确把握变式的“度”.一般的,设计数学变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差异性.设计数学问题变式,要强调一个“变”字,避免简单的重复.变式题组的题目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异.对每道题,要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鲜.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鲜的题目给学生的刺激性强,做题时注意力集中,积极性大,思维敏捷,使训练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设计数学变式,要努力做到变中求“活”,变中求“新”,变中求“异”.

2.递进性.问题变式要有一定的难度,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但是,变式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问题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让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跨过一个个“门槛”,既起到训练的作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3.拓展性.设计数学问题变式,应该力求内涵丰富,境界开阔,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感到内容充实.因此,所选范例必须具有典型性.一要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二要具有延伸性,可进行一题多变;三要注意思维的创造性、深刻性.

4.灵活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数学问题变式训练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力求使学生独立练习和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半独立练习相结合.同时,根据数学内容,有时可分散训练,有时可集中训练,有时一个题目的变式可分几次完成.充分展现知识螺旋上升的方式.这种灵活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大脑神经的兴奋度,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责任编辑黄桂坚)2.系统性更强,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行新课改以后,高中数学新教材采用了模块化教学,这使高中数学教材更趋系统化.教材的每一部分知识呈现都是由“问题提出”“问题探究”“抽象概括”“解释说明”“思考探究”“实践操作”等几个部分构成,体现了问题解决的方法: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及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也逐渐学会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另外,由“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到“抽象概括”体现了数学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

3.充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所在,是对数学知识在较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数学思想方法是形成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5在教材的编写中充分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第二章的数列中渗透了数学中的诸多思想方法,如:类比思想(数列与函数的类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类比等),归纳思想(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数形结合思想(教材30页的例1、例2),方程思想(等差、等比数列中几个基本量的计算),算法思想,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等差、等比数列概念的产生等).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在讲知识内容的同时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数学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基础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的学习超脱“题海”,使之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endprint

4.删繁就简

新教材去掉了一些技巧性强而实用性差的内容,如绝对值不等式、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放在选修系列)等.对基本不等式淡化技巧,强调应用;保留了一些经典内容,如细胞分裂模型、国际象棋问题等;增加了通过实际背景建立不等关系的内容.这就使得新教材贴近生活,更具实用性,发展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5.增加实习作业这一版块,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新教材中许多内容都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这样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能力.另外,对部分问题的研究还可借助信息技术.如教材94页的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这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二、对教师要求

1.转变观念,积极适应新课改

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也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数学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数学知识,倒不如说是开展数学思维活动,其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更好地把握数学事实.为此,教师必须理解课程、教材的内容,主动转变教学观念,积极适应新课改.

2.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特别关注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只有自己对教材有清晰的认知和准确的把握,才能教活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另外,教师还要特别关注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为我们的学习最后的着眼点在于指导生活实践,学生带着已有生活经验和背景走进学习,通过对数学知识、经验的提炼、加工,最后把数学放到现实中加以利用,进而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教活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3.与时俱进,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及各种教学软件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便利.解三角形中的测量问题,数据不特殊,而且有精确度的要求,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计算器就会很方便、快捷.如,教材94页的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就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一个结合.此外,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能够熟练应用各种教学软件.如几何画板、Matlab、Flash等.会制作电子课件.这些教学软件的使用,会增加我们的课堂容量,使学生在相同时间里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把它与我们的教学相结合.

4.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淡化技巧,重视通法

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教师不能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在教学中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去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淡化技巧,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这也是我们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信有了对第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我们的教师积极反思、认真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对新教材的体会更深,我们今后的教学会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责任编辑黄桂坚)endprint

4.删繁就简

新教材去掉了一些技巧性强而实用性差的内容,如绝对值不等式、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放在选修系列)等.对基本不等式淡化技巧,强调应用;保留了一些经典内容,如细胞分裂模型、国际象棋问题等;增加了通过实际背景建立不等关系的内容.这就使得新教材贴近生活,更具实用性,发展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5.增加实习作业这一版块,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新教材中许多内容都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这样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能力.另外,对部分问题的研究还可借助信息技术.如教材94页的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这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二、对教师要求

1.转变观念,积极适应新课改

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也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数学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数学知识,倒不如说是开展数学思维活动,其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更好地把握数学事实.为此,教师必须理解课程、教材的内容,主动转变教学观念,积极适应新课改.

2.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特别关注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只有自己对教材有清晰的认知和准确的把握,才能教活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另外,教师还要特别关注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为我们的学习最后的着眼点在于指导生活实践,学生带着已有生活经验和背景走进学习,通过对数学知识、经验的提炼、加工,最后把数学放到现实中加以利用,进而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教活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3.与时俱进,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及各种教学软件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便利.解三角形中的测量问题,数据不特殊,而且有精确度的要求,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计算器就会很方便、快捷.如,教材94页的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就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一个结合.此外,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能够熟练应用各种教学软件.如几何画板、Matlab、Flash等.会制作电子课件.这些教学软件的使用,会增加我们的课堂容量,使学生在相同时间里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把它与我们的教学相结合.

4.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淡化技巧,重视通法

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教师不能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在教学中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去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淡化技巧,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这也是我们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信有了对第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我们的教师积极反思、认真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对新教材的体会更深,我们今后的教学会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责任编辑黄桂坚)endprint

4.删繁就简

新教材去掉了一些技巧性强而实用性差的内容,如绝对值不等式、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放在选修系列)等.对基本不等式淡化技巧,强调应用;保留了一些经典内容,如细胞分裂模型、国际象棋问题等;增加了通过实际背景建立不等关系的内容.这就使得新教材贴近生活,更具实用性,发展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5.增加实习作业这一版块,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新教材中许多内容都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这样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能力.另外,对部分问题的研究还可借助信息技术.如教材94页的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这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二、对教师要求

1.转变观念,积极适应新课改

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也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数学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数学知识,倒不如说是开展数学思维活动,其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更好地把握数学事实.为此,教师必须理解课程、教材的内容,主动转变教学观念,积极适应新课改.

2.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特别关注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只有自己对教材有清晰的认知和准确的把握,才能教活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另外,教师还要特别关注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为我们的学习最后的着眼点在于指导生活实践,学生带着已有生活经验和背景走进学习,通过对数学知识、经验的提炼、加工,最后把数学放到现实中加以利用,进而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教活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3.与时俱进,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及各种教学软件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便利.解三角形中的测量问题,数据不特殊,而且有精确度的要求,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计算器就会很方便、快捷.如,教材94页的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就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一个结合.此外,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能够熟练应用各种教学软件.如几何画板、Matlab、Flash等.会制作电子课件.这些教学软件的使用,会增加我们的课堂容量,使学生在相同时间里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把它与我们的教学相结合.

4.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淡化技巧,重视通法

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教师不能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在教学中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去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淡化技巧,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这也是我们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信有了对第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我们的教师积极反思、认真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对新教材的体会更深,我们今后的教学会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责任编辑黄桂坚)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教材变式数学知识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