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淡抹总相宜

2014-09-24 21:37陈茹
音乐爱好者 2014年6期
关键词:叙事曲丽斯舒曼

陈茹

丽斯·德拉萨勒(Lise de la Salle)——法国新生代女钢琴家,1988年生于法国西北部的瑟堡,很小就显露出不凡的音乐天赋。四岁开始学习钢琴,九岁时,法国电台直播她的首场音乐会,十三岁时她和乐队合作演奏贝多芬的《第二钢琴协奏曲》,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囊括国际国内多个比赛的重大奖项。丽斯曾经师从尼米洛维斯基(Pascal Nemirovski)、雷切(Pierre Réach)和吉纳维芙(Geneviève Joy-Dutilleux)。

从师承上可以看出丽斯的演奏不会单一,也可以预见她的演奏一定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法国的艺术史上从来不乏女性钢琴家的身影,比如玛格丽特·隆、梅耶、哈斯等等,丽斯也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了前辈的优势。她早在十几岁时就已经录制了个人的首张演奏CD,由Naive Classique公司出版发行,当时的她脸上还带着可爱的婴儿肥。截至2014年她录制的CD已经将近十张,演奏的作品从巴洛克时期至二十世纪,曲目涵盖法国、苏俄以及德奥作曲家的作品。她的演奏形式除了钢琴独奏、乐队协奏以外、还涉足室内乐演奏。

2014年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将迎来丽斯·德拉萨勒的钢琴独奏音乐会。这不是她第一次来上海演出,我依稀记得她二十岁的时候,曾和由指挥家菲利普·赫瑞维格率领的比利时弗莱明什皇家爱乐乐团合作,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过莫扎特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而今夏的钢琴独奏音乐会,是丽斯在MISA的首秀,也应该是她在上海的首场独奏音乐会。这场独奏会分量很重,曲目包括:巴赫—布索尼:《恰空》(BWV1004);舒曼《幻想曲》(Op.17);肖邦《前奏曲》(Op.28)。单看曲目的选择就能感知丽斯对这场音乐会的重视,三部大块头的作品,演奏时所需要的技巧、音乐、理解深度、声音色彩以及持续力等对女性钢琴家来说都是很大的考验。

世界钢琴乐坛一直不乏技巧、速度、力度、性格都能和男性匹敌的女性钢琴家。就目前丽斯·德拉萨勒的录音和现场演奏来看,我觉得她不完全属于这种类型。丽斯不以炫耀技巧、飞快的速度和爆炸式的力量取胜,但是这并不表示她技巧欠缺,力道不足。她演奏录制的CD中涵盖了多首技巧含量极高的作品,也收录了很多音乐性很深的作品。

我们不妨通过丽斯2010年录制的肖邦叙事曲和2011年录制的舒曼《交响练习曲》来揣摩一下这位年轻的法国钢琴家如何演释肖邦和舒曼的钢琴作品。丽斯演奏肖邦四首叙事曲的CD,2010年由Naive Classique公司出版发行。肖邦独创了叙事曲这种单乐章大型曲式,并且成为首位以这种体裁写作钢琴曲的作曲家。既然是叙事曲,就让人忍不住揣摩音乐背后的故事,可是作曲家本人并没有明确留下和曲目对照的文字,这说明肖邦不希望他的音乐被文字束缚,他期待演奏者能够从他的乐谱中发现更多的诠释空间。而这套以纯音乐表达内涵的叙事曲也同样考验着当时只有二十出头的丽斯,整套肖邦叙事曲完整演奏下来通常在三十到三十五分钟左右,而丽斯的演奏超过了四十分钟。她每首叙事曲都用时较多,第一、第三、第四首均用较慢的速度开始演奏,但是没有失去速度的柔韧性,既不会慢到拖沓也不会快到失去张力。万事开头难是叙事曲第一首的写照,开始一个简单的C音,让多少英雄断肠魂,演奏者内心有多少的深度和维度也在下键的那一刻就见分晓。丽斯演奏的肖邦音色优美,弹得比较老成,不像一位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女孩子,倒是有点宠辱不惊的状态,当然也不是看淡一切就此老去的弹法。

她的音乐自然,没有做作的痕迹,踏板用得考究,声部层次配置得当,各声部之间的平衡经过精心的设计,不会因为要突出旋律而忽视相邻声部的存在。比较有意思的是她演奏的音乐高潮之前很弱的地方,她选择了慢到奄奄一息的临界点的速度,气若游丝却并没有断“线”,仿佛想诠释出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状态,之后的全曲高潮犹如凤凰涅 一样充满着重生的喜悦。丽斯的演奏秉承法国钢琴学派的核心理念“清晰而圆润的声音”,还有那种略带距离感的演奏方式,不会因为音乐的需要而将自己完全敞开,释放也是有所节制的。第四首叙事曲的开始弹得有些特别,带着一种不愿触碰的感觉,主题的开始音拉得很长,不禁让人感叹到底是怎样的经历才能让年轻的姑娘弹出如此鲜活的体验。她的诠释能让人安静下来寻找共鸣,演奏得细腻而不浓烈,每一次的转折都精心调和,虽然速度比较自由,但是演奏中不乏理性的成分。她擅于用流动的速度来表现肖邦所写的渐强和高潮,转调时弹得很注意,敢于在空拍时留白,敢于在长音上停留很久,似乎不怕音乐会断“线”。

舒曼的《交响练习曲》无论技术、音乐还是深度都是极具挑战力的作品。此曲有多个不同版本的乐谱,也有多位名家留下过自行组合拼贴变奏的录音,而丽斯在巴黎录制的舒曼《交响练习曲》用时将近四十分钟……她弹起德国作曲家的作品时,立刻收起了在肖邦叙事曲中的自由速度,非常注意结构和节拍,连舒曼标记在谱上的速度变化记号都演释得比较谨慎。丽斯对自己演奏的状态很是了解,她知道自身力量、技术、声音的临界点都在哪里,不会让自己在速度和力度中失控。她经常运用对比挖掘轻的层次,利用弹性速度以及对踏板的运用来制造扩大化的效果。

演奏舒曼时的丽斯很冷静,不会越雷池一步,她能很快地将情绪挑起、收回时瞬间就如过眼云烟了。丽斯在演奏连贯歌唱的句子时有着她自己的特点,不那么浓厚,还带着点淡雅和清新、演奏方式自然而不刻意。

在2014年7月16日的钢琴独奏会中,丽斯选择的三首曲目都是值得一位钢琴家耗尽一生去揣摩的作品,每位钢琴家在不同年龄段的理解也一定是不尽相同的。丽斯即将带来她青年时期的诠释,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夏与法国女钢琴家丽斯·德拉萨勒的邂逅吧!

猜你喜欢
叙事曲丽斯舒曼
维丽斯作品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在诗歌创作与诗歌批评之间:德里安·丽斯-琼斯①教授访谈录
奔驰在祖国大地上
——选自大型交响叙事曲《苗寨的故事》
浅析《兰花花叙事曲》特色揉弦的运用
2014德国法兰克福展看舒曼钢琴华丽蜕变
音乐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