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海一体战”看美军空袭作战未来

2014-09-24 17:27李少华
航空世界 2014年7期
关键词:空海一体防务

李少华

近年来,美军大力研发“空海一体战”概念,其目的就是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的高风险作战环境下,充分发挥其高度集成的空军、海军力量的体系作战能力,为作战介入创造条件。2013年6月,美军公布《“空海一体战”作战概要(公开版)》,其中明确运用“网络化”、“一体化”的联合部队,“通过纵深打击破坏、摧毁和击败敌军”的核心作战思想。2014年3月,美军颁布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其中再次将“亚太再平衡”战略作为其国防战略优先事项,并对今后10年海空军力量建设进行重点规划。作为美军海外军事行动的主要作战样式,空袭作战必然要在“空海一体战”这一战役层次的作战概念框架内发展其作战目的、手段和途径。

为“亚太再平衡”提供有力支撑

美军认为,任何作战行动都要正确体现军事战略意图,并与国家安全战略目标一致。“空海一体战”概念正是美军为配合奥巴马上任后提出的“重返亚太”战略,为服务于其国家利益,确保对亚太安全事务的“自由介入”而大力研发的。作为美军在对外军事行动所采用的主要作战手段,空袭作战自然要以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国防战略为依据,充分发挥自身的战略服务作用,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促进美国国家利益。2014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强调,美国防务战略的目标必须与国家安全战略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并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点和相关内容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这也为美军未来空袭作战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要求。

2014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重申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生死攸关利益,并根据2012年出版的新世纪防务战略指南,把“亚太再平衡”放在国防战略的首要位置。《报告》认为,“亚太地区是不断增长的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中心。美国1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太平洋国家,其自身繁荣、持久的经济和安全都与这一区域密切相连”。但随着亚太区域防务支出的持续增长,国家之间国界纠纷或者对自然资源的主权诉求等紧张局势的出现,很可能“刺激军备竞赛或者引发冲突,与不断增长的区域和平、稳定、繁荣趋势背道而驰”。美国必须采取战略,将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进行再平衡,帮助亚太地区实现持久和平与繁荣,而空袭力量作为实施军事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既具备在所有作战空间内的全维作战能力,还拥有减少潜在冲突、在关键区域阻止侵略和胁迫行为以及通过前瞻性行动积极影响全球事件的能力,在美军联合部队之中首当其冲。因此,美军未来空袭作战主要是为捍卫亚太地区的美国国家利益,并为其在亚太地区保持经济主导权、建立地区行为准则、实现“亚太再平衡”提供有力支撑。

以中国为主要空袭假想作战对象

奥巴马政府自组建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点就是要促进和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国家利益,其中又把中国视为其在亚太的主要竞争对手。虽然美军一再强调“空海一体战”概念不针对具体对手,但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在论述亚太安全环境时,再次把中国视为其维护地区利益的主要威胁,指出“与中国军队持续现代化的快速步伐和作用范围相比,中国领导人对于其军事能力和战略意图相对缺乏透明度和开放性”。《报告》还专门针对中国,按照“空海一体战”概念的要求,对亚太地区的空、海作战力量进行有针对性部署,以支持扩大的美国对这一地区进行平衡,并确保其在这一区域内经济、安全利益增长。美军主要在东北亚、太平洋、东南亚和印度洋四个区域,对其联合部队进行重新调配。重新部署后,美军联合部队的空袭作战力量将形成以日本为支点的一线力量为机动前沿,以关岛为核心的二线力量为作战核心,以澳大利亚为重点的三线力量为后方依托的合理布局。这就构成了便于对中国实施全纵深空袭的战场态势。

力求自由介入“共通领域”

以最新的2013版《“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为准,这一概念强调“确保美军在全球公域的行动自由,从而使盟国安心并遏制潜在对手”。为此,美军必须在所有作战域中与对手全力争夺控制权,为作战介入创造条件。这是因为美军认为确保对全球“共通领域”的自由进入,是其维护国家利益的核心能力。而2014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指出,“在未来几年里,诸如中国将使用‘反介入和‘区域拒止途径,并运用其他新的网络和空间控制技术,以继续寻求与美国进行力量对抗”,这对于“在过去60年中,通过对自由、开放经济的承诺、对稳固国际秩序的促进以及对共享区域自由介入的保障,以维持亚太地区繁荣稳定”的美国而言,是不能接受的。不难预料,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未来空袭作战中,必将以争夺“制海权”、“制空权”、“制天权”和“制网权”为主要内容,寻求对全球“共通领域”的自由介入。

为此,《报告》还列举了相关措施,以确保空袭作战的具体实施,即“继续投资新的系统和基础设施,并发展挫败对手战略的创新性作战概念。”比如,在亚太部署先进的飞机和导弹防御系统,研发第五代战斗机、远距离打击能力,发展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ISR),对关键性的海军资产现代化升级,扩大和获取对网络和空间控制的技术优势,发展无人系统等。美军希望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在未来实施空袭作战中实现对太空、空中、海洋和网络空间的控制,以确保对共享区域的自由介入。

“空海一体战”的要害是为联合部队能够在敌方动用“反介入/区域拒止”手段时同时或连续投送优势力量,从美军历次对外军事行动的表现可以看出,运用空袭力量实施远程精确作战是美军实现作战介入的首选。因此,“空海一体战”概念也同样要求美军空袭力量以远程精确作战的方式,确保联合部队实现对作战区域的力量投送。为满足对关键地区作战介入的需要,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以发展远程精确作战能力为重点,对所需的远程作战兵器和平台、空袭力量基础设施以及信息保障等相关内容,做了进一步明确。endprint

发展远程精确作战能力

远程精确作战是现代空袭作战中的主要手段,能够达成事半功倍的力量投送效果。因此,即使在国防预算大幅缩减的预期内,《报告》中仍然反复强调要发展远程精确作战能力。首先,实现远程作战需要绝对优势的力量投送能力进行保障。《报告》认为,“美国在海外投送大规模军事力量的能力是保护和促进美国利益以及提高世界安全的核心。”“空军对于美军全球力量投送能力和冲突快速反应能力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塑造全球安全和投送力量将继续需要覆盖水面、水上和水下的海洋力量”。可见,为维持优势力量投送能力,是由包括空运、空中加油、太空运输、海运、预置等在内的机动能力赋予的。因此,即使在严峻的财政环境中,美军仍然要保持10艘航母。按照60%计算,美军仍将在亚太至少部署10艘航母,这对美军空袭力量的远程投送而言,也是非常可观的数量。

其次,实现远程精确作战需要远程作战飞机、精确制导弹药和其他相关力量作为载体。为提高空袭力量的远程作战能力,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美军实施未来空袭的下一代装备和新一代作战飞机,提出了具体要求。即进一步发展“可以提供增强的生存能力和一套集成传感器设备的多用途第五代F-35战斗机”;研发具有“远程作战能力、大载荷并能够在有争议的空域内外作战的新的隐身远程打击飞机”;装备“能够迅速、高效并远程部署的下一代空中加油机KC-46C”。此外,《报告》还明确表示,美军正优先发展精确打击能力。“空军将获得在敌人防空没有被完全压制的情况下,也允许战斗机和轰炸机高效完成远距离目标作战任务的空地导弹。”“海军也在发展新的联合远程反舰巡航导弹”,以提高联合部队的精确打击能力。通过优先发展这些远程精确作战的武器和装备,美军空袭力量的核心作战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其联合部队应对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挑战提供了主要的物质基础。

分散化军事部署

“空海一体战”概念认为,敌方在实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时会针对美国及其盟友的作战基地进行打击。为确保空袭力量作战投送的顺利实施,必须以可供纵深部署和可恢复性强的军事基地作为依托。因此,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在综合考虑亚太地区实际战场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了合理的军事部署。主要包括:

1.将东北亚地区部署成为对中国空袭作战的最前沿,主要的海上空袭作战力量将被部署在这一地区,以作为对中国实施空袭作战的桥头堡。《报告》指出,“美国将保持在东北亚的强力部署,同时加强在太平洋、东南亚和印度洋的存在。在2020年美国60%的海军资产将被配置在亚太,包括增强在日本的关键性的海军存在。”这是要充分发挥海军空袭力量便于机动的特长,增强空袭作战的灵活性和空袭力量的生存能力。

2.构建以关岛为中心,以东南亚为侧翼的空袭作战中枢。《报告》明确指出,“国防部将增加海军和空军部队的数量,作为分布式部署的一部分,安置海军陆战队至关岛,这将形成一个地理上更为分散的,作战上更富于弹性的,政治上更为可靠的军事力量态势。美国空军已经在亚太地区驻扎资产,包括战术和远程打击飞机,将再增加一些部队,如地区情报侦察监视ISR装备,与盟国和合作伙伴协同操作,以提高陆、空和沿海领域的感知能力。”部署完毕后,将极大增强美军空袭作战的纵深打击能力。

3.把澳大利亚建设成为美军空袭作战的主要后方基地。《报告》表示,“在澳大利亚北部,美澳两国正向着全由美国部队主导的方向合作”。两国将在统一的计划程序内,对潜艇系统和武器、直升机、作战及运输飞机进行系统集成,以提高合作时的互操作性和协同作战能力。同时,“海军陆战队将于2015年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增加2500名作战人员,实现海军陆战队空地任务部队的轮换部署。”有澳大利亚作为主要后方依托,将使美军空袭作战的持久性和稳固性得到提高。

分散化的军事部署,不仅提高美军实施全纵深空袭的作战能力,还将提高美军空袭力量在面对大规模、协同攻击时的可恢复性,有利减少美军作战时暴露的弱点,以帮助维持高效、快速的空袭作战。

精确信息保障

精确信息保障是空袭作战实现远程精确打击的重要前提。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强调,“通常情况下,关于作战和战术态势的精确信息对于高效完成任何军事任务是必不可少的。美军将运用大范围的系统,来提供平时、危机和冲突的相关信息。”同时指出,“美国正在遇到对手在太空和网络空间的挑战,不仅需要投资新的系统和基础设施,还要继续发展挫败对手战略的创新性作战概念。”

美军从多个方面对其全球一体化的ISR系统进行了加强。一是增加地面侦察监视网络的建设,例如在日本部署第二套地面远程雷达,“在澳大利亚再部署一个雷达和太空监视望远镜,”以扩大在关键区域的搜索覆盖范围。二是增强天基系统的恢复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为此,美军将不断增强对空间控制的主导权,并通过扩大对商业和盟国空间ISR系统的介入,以应对敌方对ISR空间系统的精确打击。三是增加对网络空间的控制能力。《报告》强调,美军将加强与盟国的合作,加紧制定网络行为准则,研发新型网络作战系统,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威胁。此外,《报告》还提出将继续加强对无人空中系统的运用和一体化,以增强ISR能力。

创新作战概念

作战概念是美军围绕促进国家利益与贯彻军事战略,针对发展和运用军队核心能力而提出的设想、具体要求和发展方向,美军一向把研发作战概念作为制定作战理论的先导,对作战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2014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认为,美国军事战略的既定目标不会改变,但战略手段会因为日益严峻的财政形势而变少。只有大力研发革命性的作战概念,并将其作为战略的主要途径,才能使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之间保持平衡,保证军事战略的顺利实施。自美国宣布重返亚太以来,美军不断推出全新的作战概念,这必然会牵引其未来空袭作战理论的发展。endprint

“全球一体化作战”概念是美军在2012年颁发的《联合作战顶层概念:联合部队2020》中的核心概念,是美军未来进行联合作战的主要方式,“它要求一支全球布势的联合部队本身和任务合作伙伴在作战领域、指挥机构、地理边界和编制关系上的快速组合能力。”由于“顶层联合作战概念”对“空海一体战概念”具有极强的统领作用,这也决定了美军未来空袭作战必然要以之为根据。

第一,未来空袭作战将以力量集成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全球一体化作战”概念要求未来联合作战行动将实现两种集成方式,即包括特种行动力量、电子、情报、监视和侦察等在内的新兴作战能力的集成,以及“作战与合作新方式的集成”,并使两者结合使用以提高军事效能。这要求美军空袭作战必须对空中、太空、网络空间等全维度作战能力进行集成运用,还要与各种类型的特种力量进行协同作战,以完成联合部队赋予的各项任务。

第二,未来空袭作战将实施“任务式”指挥。“全球一体化作战”概念要求按照“任务式”指挥的方式,对联合部队进行指挥与控制,以赋予下级指挥员充分的自主性和灵敏性,并增强指挥效能。虽然美空军作战原则中历来强调“集中控制与分散实施”的重要指导意义,但随着美军军兵种内部信息化联合程度的提高,“任务式”指挥将使空袭作战中“分散实施”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三,未来空袭作战将更加注重政治效果。“全球一体化作战”概念要求在运用联合部队时,要尽可能减少承担政策承诺,并取得精确的政治效果。一方面,这要求空袭作战充分发挥其灵活的战略特性和全球快速反应能力,实施独立、隐蔽与持续的全球作战,以降低联合部队的地区可视性。另一方面,还要求美军在空袭作战的过程中,必须增强对目标的精确鉴别力,使空袭作战的效果限定在特定的目标上,以免因运用失误造成政治被动。

“跨领域协同”概念是美军近年来重点研发的作战概念,“是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撑。”其目的是实现美国对关键地区的自由介入,重点是“谋求通过新的、创造性的方式更好地实现各军种的一体化。”“空海一体战”概念要求美军必须运用在所有空间作战的一体化部队实施“跨领域协同”作战,空袭力量必然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攻击。

首先,“跨领域协同”要求空袭作战在所有作战域中与敌方展开争夺。根据“空海一体战”概念中心思想的要求,充分利用单个作战域中的行动自由在其他域建立优势或对敌方发起攻击。可见,美军未来空袭作战将在陆、空、海、天和网络5个互相依存的空间维度中实施跨领域协同作战,并运用网络化和一体化全纵深精确打击,为联合或联军部队提供最大的作战空间优势。

因此,美军未来空袭作战将首先实现对作战空间的控制优势,为空袭力量的“跨领域“协同作战提供前提条件。2014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指出,“空军将提供国家在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安全所需的关键能力,并将在每一个空间中发挥作用。”为应对敌方在太空和网络空间环境中的挑战,“将投资新的系统和基础设施,并继续发展能够挫败对手战略的创新性作战概念。”可见,美军已经做好准备,在未来空袭作战中围绕“制空权”、“制天权”和“制网络权”而与对手展开激烈较量。

同时,为确保空袭作战的跨领域、跨机构、跨层级甚至是跨国家协同的实施,美军加大了对联合武器装备的投入。比如,《报告》列举了对联合攻击战斗机的实际需求,指出联合采购F-35s,可以“满足空、海和海军陆战队的需要”,还可以加强与关键盟友和伙伴国的合作,最终实现联合作战时的互操作能力。

其次,美军未来空袭作战以系统瘫痪作为目标选择与打击的主要依据。“空海一体战概念”强调,“以敌人攻击美军时采用的搜索、定位、跟踪、瞄准、打击和评估程序为基础”,选择敌人作战系统中的关键弱点,以“跨领域协同”的方式运用一体化联合部队,对敌进行体系破击。为实现这一要求,美军未来空袭作战力量围绕“空海一体战概念”所提出的3条行动线,进行目标选择与打击。即空袭将采取纵深打击的方式破坏敌人的C4ISR系统,使敌人丧失作为一个整体的作战能力;摧毁敌人的武器和作战平台,使敌人丧失发起进攻的能力;击败敌人的作战部队,确保在敌人发起进攻后,能够迅速进行反击,以免遭受进一步袭击,并保持持续作战能力。

编辑: 赵静蕊 吴健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海一体防务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日本有个“唐玄奘”
空海的成圣之路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
空海协同的立体防线
欧盟推出“史无前例”的防务计划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