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齐鲁符号

2014-09-24 21:50吴永强
齐鲁周刊 2014年37期
关键词:齐鲁大地厅长齐鲁

吴永强

一份立足齐鲁大地的刊物,首先应该是这片土地的记录者。对齐鲁元素的挖掘,成为《齐鲁周刊》自始至终的使命。从《谁抛弃了济南》、《济南南部山区调查》到《昌乐蓝宝石》、《山东黄金谱》、《大运河的文化遗产》、《放下色情,立地成佛》,再到《消失的济南府》,我们将一份周刊的命运与齐鲁大地的命运紧密结合。最终,《齐鲁周刊》也会成为齐鲁文化的一部分。

一本周刊上的微缩山东

我们通过一本周刊,深入齐鲁大地的每一寸肌肤,去体验新闻的锐度、文化的博大、历史与现实的丰富多彩。

从京杭大运河上轰鸣的轮船,到沂蒙山区的田间地头;从牡丹之乡到黄海之滨;从鲁北平原到泰山之巅;从黄河沿线到沂河上下……我们试图以最微小的视角,定义齐鲁;又以最宏大的视角,探寻这片土地的过去和未来。

那些正在消失的老字号(瑞蚨祥、宏济堂等),记录地域文明的老手艺(年画、风筝等),那些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为我们揭开文明的面纱。

我们触摸历史,《抗战中的山东女性——那时鲜花》、《山东在1942》、《济南在1928》、《重读甲午战争》、《重读韩复榘》……历史就在我们眼前,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固有历史的再次解读,发别人未有之声音,如此,我们关照的是历史,其实还是在探寻当代的文化生态。

当然,齐鲁元素的承载,需要一个又一个精英人物。从2007年开始,一年一度的“齐鲁精英人物”颁奖盛典成为齐鲁大地的一场盛会。一个又一个齐鲁精英,见证了一本周刊的成长。

那些名动全国的企业家、学者、作家、导演、演员,曾无数次将他们精彩的瞬间定格在《齐鲁周刊》上。张瑞敏、栾涛、汪海,一代代企业家引领这个时代向前的脉搏;季羡林、欧阳中石、韩美林,这里是艺术山东,更是艺术中国;莫言、张炜,作家们正在用手中的笔,书写这个时代的流离失所,以及命运的不可捉摸;倪萍、巩俐、范冰冰、黄渤,荧屏上的山东,更加让人难以忘怀。

媒体铁律:对真实的寻找

2012年,沂水纪王崮发掘出春秋古墓,一时间名动全国,张霞和杨百会前往采访。后来张霞在采访手记中写道:

门口文化局的保安持枪警戒:央视,放行;指定媒体,放行;景区长期合作媒体,放行;沂水县文化局特批媒体,放行……

被拦在门外的我得到保安答复“领导批示,为保护秩序除考古专家一概不准进入考古现场,包括记者。”我厉声质问“我前面进去的不是媒体”,保安回答 “那是有特批的媒体。”

我勃然大怒,人人“有爹”,我就“没爹”?我是《齐鲁周刊》的媒体记者,我就不能跟你们“拼爹”?我掏出手机操着一口本地土话对着景区负责人疾言厉色,“媒体不能进入?我前面进去的算什么?不把我当媒体?你立刻到现场跟我说清楚!”

五分钟之后,我的“爹”来了——景区负责人拿着一张通行证赶到古墓门口,“特批”我进去。进门之后,我“上蹿下跳”,也一把搀住另一位行动不便的80多岁的老专家,站在厅长身畔“装作陪同”形影不离,录音、拍照、插话质疑——陪同的地市领导摸不清身份,任由我“抢”专家、“傍”厅长,一路尾随。

被我追堵一路的厅长在走出考古现场,上车之前终于接受了我的专访。采访完毕,厅长问“你是哪家媒体啊?”“《齐鲁周刊》。”我响亮的回答。厅长“特批”:一会儿介绍专家给你采访——我又认了一个“爹”。

一个拉大旗作虎皮的所谓景区,将一次正常的文物发掘操作成文化事件,本身就不具备文化的严肃性。

我们发现山东,最重要的是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爱之越深,越要去寻找这片土地的真实声音。

最终,我们也成为齐鲁元素的一部分

操作一期选题的代价是什么?记忆最深的是《大运河的文化遗产》,那是2010年的一期封面专题。编辑部四面出击,有人去了微山湖,有人去了济宁,而我则一路杀向聊城。从聊城到临清,我沿着运河曾经流过的土地,寻找着当年属于一个国家的荣耀。一本《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路上,从济南到聊城,再到临清、阳谷、张秋,这本书一直陪伴着我。书里记录了乾隆年间马戛尔尼访华时,沿运河一路南下的见闻。

历史的山东,现实的山东;外国人的山东,本国人的山东;辉煌的山东,落寞的山东……后来《大运河的文化遗产》获得山东新闻奖策划类一等奖。获奖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选题的操作,我们重新将大运河呈现在了人们面前。后来,我们又操作了封面专题《放下色情,立地成佛》,对《金瓶梅》中的世界重新进行解读。我和同事顾玉雪、杨百会再次踏上大运河边的土地。

我们总会铺开架势,试图把一个地域完整地呈现出来,挖掘新闻背后的复杂生态。在招远,我们钻到金矿里去,晚上去寻找大海,却被夜色阻隔。在昌乐,我们钻进几百米深的简陋蓝宝石矿洞里,体验亡命之徒们曾经的疯狂;日照的茶树,成为新的山东名片,在大海和山峦之间,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一种形态。

这些年,不管走到哪里,总会遇到周刊的读者、老朋友,他们向我讲述他们的故事,也就丰富了周刊的外延。此时我才发现,《齐鲁周刊》本身也成了这个省的一部分,齐鲁元素的一部分。多少年后,我们回顾那些曾经引吭高歌的齐鲁之声,必定会有一本杂志的一席之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齐鲁大地厅长齐鲁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刘志杰接受采访时说 汲取奋进力量 赋能乡村振兴
赵为民:齐鲁大地的太极拳传承人
人物志
齐鲁大地的可爱文物
人物志
齐鲁声音
达夏甫:新疆畜牧厅老厅长(1950—19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