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PT/TiO2复合粒子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

2014-09-25 02:33张胜渠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7期
关键词:性能

张胜渠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化工行业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工行业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先简单分析了PT/TiO2复合粒子,然后从材料制备、试验、结果分析三个方面重点探讨了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性能。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PT/TiO2复合粒子 性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逐渐成为社会一大难题,如何采取有力的措施将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下文主要探讨PT/TiO2复合粒子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为解决有机污染物提供参考。

1 PT/TiO2复合粒子概述

PT/TiO2复合粒子,即聚噻吩/二氧化钛复合粒子。一直以来,人们都没有重视TiO2这一化合物。直到1972年, Honda和Fujishima他们在研究n-型TiO2半导体电极时,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总结,最终发现了水的光电催化分解作用,从而引起了人们对TiO2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锐钛型TiO2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比如光稳定性强、同时拥有化学和生物惰性、无毒等,它在光催化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其禁带宽度比较大(为3.2eV),故而其只能吸收≤380mm波长的光,从而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其复合几率高),这就大大降低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因此,必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提高TiO2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能力。

2 PT/TiO2复合粒子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分析

2.1 PT/TiO2复合粒子的制备

为了探讨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性能,首先需要将其制备出来。首先,在TiO2粒子使用前,将其置于100℃环境下进行干燥处理,时间为2-4h,随后将其分散在氯仿溶液中(容量:50mL),利用化学发生器(型号:DC-1;功率:200W;频率:20kHz)超声分散6min;其次,将一定量的噻吩加入其中,并且进行搅拌(30min),然后加入0.02mol的无水三氧化铁以及30mL的氯仿,然后在冰浴条件下进行搅拌(时间为4h);最后,待混合物从灰色变为深黑色之后,利用甲醇对其进行抽提至甲醇无色,此时的混合物就会转变为红色,随后将其置于60-80℃环境下,做干燥处理(时间为2-3h),这样就可以制备出PT/TiO2来。按照此种办法,改变噻吩与TiO2粒子二者的比例,制备出PT含量不同的PT/TiO2复合粒子,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试验过程

(1)试验方法。为了了解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试验,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将苯酚溶液(容量:10mL)或者是40mg/L甲基橙倒入石英试管中,然后再加入PT/TiO2复合粒子(容量:10mg),对其进行磁力搅拌。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下,在黑暗中搅拌1h,然后将其置于紫外灯的正下方进行光照作用,过了一定时间后将其取出,然后对其进行离心分离(时间:10min;转速:5000r/min),将上层清液取出待用。

(2)测定方法。评价复合粒子光催化活性,主要是通过测定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在苯酚的浓度变化监测中,采用的是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在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变化测定中,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型号:UV-240;产地日本岛津公司)。

2.3 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性能

(1)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在本测试中,主要有四种粒子,分别是PT(0%)/TiO2[即纯TiO2粒子]、PT(0.5%)/TiO2、PT(1.0%)/TiO2、PT(2.0%)/TiO2。根据试验结果显示,在黑暗条件下,从粒子对甲基橙的吸附作用方面来看,PT/TiO2复合粒子比纯TiO2的作用更强,并且其吸附作用随PT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究其原因,可能是PT/TiO2复合粒子的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从而与甲基橙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

随着PT/TiO2复合粒子中PT含量的增加,在光催化反应的速度方面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PT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这就使得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分离速度加快,从而有效加快其催化降解速度;但是,随着PT含量的持续增加,促使TiO2粒子被PT包裹,从而降低了催化降解速度。

(2)光催化降解苯酚。在黑暗条件下,与甲基橙不同,这四种粒子对苯酚的吸附作用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光的作用下,其降解速率与甲基橙一样,都是随着PT/TiO2复合粒子中PT含量的增加,在光催化反应的速度方面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

3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可以利用相应的方法(本文是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备出所需要的PT/TiO2复合粒子。根据文中的试验,结果显示:在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应选择适当含量的PT,从而有效提高其催化降解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凤霞,姜辉,王丰.POMs/TiO2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1):19305-19306+19357.

[2]廖丽妃,董延茂,赵丹.介孔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0(05):4-7+13.

[3]胡俊,王济奎,陈国松,徐炎华.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12):54-55.

[4]张鹏会,孔爱平,韩迪.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J].甘肃石油和化工,2009(02):5-9.endprint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化工行业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工行业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先简单分析了PT/TiO2复合粒子,然后从材料制备、试验、结果分析三个方面重点探讨了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性能。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PT/TiO2复合粒子 性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逐渐成为社会一大难题,如何采取有力的措施将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下文主要探讨PT/TiO2复合粒子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为解决有机污染物提供参考。

1 PT/TiO2复合粒子概述

PT/TiO2复合粒子,即聚噻吩/二氧化钛复合粒子。一直以来,人们都没有重视TiO2这一化合物。直到1972年, Honda和Fujishima他们在研究n-型TiO2半导体电极时,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总结,最终发现了水的光电催化分解作用,从而引起了人们对TiO2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锐钛型TiO2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比如光稳定性强、同时拥有化学和生物惰性、无毒等,它在光催化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其禁带宽度比较大(为3.2eV),故而其只能吸收≤380mm波长的光,从而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其复合几率高),这就大大降低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因此,必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提高TiO2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能力。

2 PT/TiO2复合粒子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分析

2.1 PT/TiO2复合粒子的制备

为了探讨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性能,首先需要将其制备出来。首先,在TiO2粒子使用前,将其置于100℃环境下进行干燥处理,时间为2-4h,随后将其分散在氯仿溶液中(容量:50mL),利用化学发生器(型号:DC-1;功率:200W;频率:20kHz)超声分散6min;其次,将一定量的噻吩加入其中,并且进行搅拌(30min),然后加入0.02mol的无水三氧化铁以及30mL的氯仿,然后在冰浴条件下进行搅拌(时间为4h);最后,待混合物从灰色变为深黑色之后,利用甲醇对其进行抽提至甲醇无色,此时的混合物就会转变为红色,随后将其置于60-80℃环境下,做干燥处理(时间为2-3h),这样就可以制备出PT/TiO2来。按照此种办法,改变噻吩与TiO2粒子二者的比例,制备出PT含量不同的PT/TiO2复合粒子,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试验过程

(1)试验方法。为了了解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试验,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将苯酚溶液(容量:10mL)或者是40mg/L甲基橙倒入石英试管中,然后再加入PT/TiO2复合粒子(容量:10mg),对其进行磁力搅拌。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下,在黑暗中搅拌1h,然后将其置于紫外灯的正下方进行光照作用,过了一定时间后将其取出,然后对其进行离心分离(时间:10min;转速:5000r/min),将上层清液取出待用。

(2)测定方法。评价复合粒子光催化活性,主要是通过测定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在苯酚的浓度变化监测中,采用的是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在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变化测定中,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型号:UV-240;产地日本岛津公司)。

2.3 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性能

(1)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在本测试中,主要有四种粒子,分别是PT(0%)/TiO2[即纯TiO2粒子]、PT(0.5%)/TiO2、PT(1.0%)/TiO2、PT(2.0%)/TiO2。根据试验结果显示,在黑暗条件下,从粒子对甲基橙的吸附作用方面来看,PT/TiO2复合粒子比纯TiO2的作用更强,并且其吸附作用随PT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究其原因,可能是PT/TiO2复合粒子的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从而与甲基橙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

随着PT/TiO2复合粒子中PT含量的增加,在光催化反应的速度方面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PT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这就使得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分离速度加快,从而有效加快其催化降解速度;但是,随着PT含量的持续增加,促使TiO2粒子被PT包裹,从而降低了催化降解速度。

(2)光催化降解苯酚。在黑暗条件下,与甲基橙不同,这四种粒子对苯酚的吸附作用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光的作用下,其降解速率与甲基橙一样,都是随着PT/TiO2复合粒子中PT含量的增加,在光催化反应的速度方面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

3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可以利用相应的方法(本文是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备出所需要的PT/TiO2复合粒子。根据文中的试验,结果显示:在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应选择适当含量的PT,从而有效提高其催化降解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凤霞,姜辉,王丰.POMs/TiO2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1):19305-19306+19357.

[2]廖丽妃,董延茂,赵丹.介孔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0(05):4-7+13.

[3]胡俊,王济奎,陈国松,徐炎华.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12):54-55.

[4]张鹏会,孔爱平,韩迪.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J].甘肃石油和化工,2009(02):5-9.endprint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化工行业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工行业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先简单分析了PT/TiO2复合粒子,然后从材料制备、试验、结果分析三个方面重点探讨了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性能。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PT/TiO2复合粒子 性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逐渐成为社会一大难题,如何采取有力的措施将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下文主要探讨PT/TiO2复合粒子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为解决有机污染物提供参考。

1 PT/TiO2复合粒子概述

PT/TiO2复合粒子,即聚噻吩/二氧化钛复合粒子。一直以来,人们都没有重视TiO2这一化合物。直到1972年, Honda和Fujishima他们在研究n-型TiO2半导体电极时,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总结,最终发现了水的光电催化分解作用,从而引起了人们对TiO2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锐钛型TiO2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比如光稳定性强、同时拥有化学和生物惰性、无毒等,它在光催化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其禁带宽度比较大(为3.2eV),故而其只能吸收≤380mm波长的光,从而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其复合几率高),这就大大降低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因此,必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提高TiO2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能力。

2 PT/TiO2复合粒子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分析

2.1 PT/TiO2复合粒子的制备

为了探讨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性能,首先需要将其制备出来。首先,在TiO2粒子使用前,将其置于100℃环境下进行干燥处理,时间为2-4h,随后将其分散在氯仿溶液中(容量:50mL),利用化学发生器(型号:DC-1;功率:200W;频率:20kHz)超声分散6min;其次,将一定量的噻吩加入其中,并且进行搅拌(30min),然后加入0.02mol的无水三氧化铁以及30mL的氯仿,然后在冰浴条件下进行搅拌(时间为4h);最后,待混合物从灰色变为深黑色之后,利用甲醇对其进行抽提至甲醇无色,此时的混合物就会转变为红色,随后将其置于60-80℃环境下,做干燥处理(时间为2-3h),这样就可以制备出PT/TiO2来。按照此种办法,改变噻吩与TiO2粒子二者的比例,制备出PT含量不同的PT/TiO2复合粒子,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试验过程

(1)试验方法。为了了解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试验,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将苯酚溶液(容量:10mL)或者是40mg/L甲基橙倒入石英试管中,然后再加入PT/TiO2复合粒子(容量:10mg),对其进行磁力搅拌。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下,在黑暗中搅拌1h,然后将其置于紫外灯的正下方进行光照作用,过了一定时间后将其取出,然后对其进行离心分离(时间:10min;转速:5000r/min),将上层清液取出待用。

(2)测定方法。评价复合粒子光催化活性,主要是通过测定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在苯酚的浓度变化监测中,采用的是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在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变化测定中,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型号:UV-240;产地日本岛津公司)。

2.3 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性能

(1)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在本测试中,主要有四种粒子,分别是PT(0%)/TiO2[即纯TiO2粒子]、PT(0.5%)/TiO2、PT(1.0%)/TiO2、PT(2.0%)/TiO2。根据试验结果显示,在黑暗条件下,从粒子对甲基橙的吸附作用方面来看,PT/TiO2复合粒子比纯TiO2的作用更强,并且其吸附作用随PT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究其原因,可能是PT/TiO2复合粒子的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从而与甲基橙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

随着PT/TiO2复合粒子中PT含量的增加,在光催化反应的速度方面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PT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这就使得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分离速度加快,从而有效加快其催化降解速度;但是,随着PT含量的持续增加,促使TiO2粒子被PT包裹,从而降低了催化降解速度。

(2)光催化降解苯酚。在黑暗条件下,与甲基橙不同,这四种粒子对苯酚的吸附作用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光的作用下,其降解速率与甲基橙一样,都是随着PT/TiO2复合粒子中PT含量的增加,在光催化反应的速度方面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

3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可以利用相应的方法(本文是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备出所需要的PT/TiO2复合粒子。根据文中的试验,结果显示:在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应选择适当含量的PT,从而有效提高其催化降解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凤霞,姜辉,王丰.POMs/TiO2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1):19305-19306+19357.

[2]廖丽妃,董延茂,赵丹.介孔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0(05):4-7+13.

[3]胡俊,王济奎,陈国松,徐炎华.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12):54-55.

[4]张鹏会,孔爱平,韩迪.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J].甘肃石油和化工,2009(02):5-9.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能
复合型SBS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CoN-I高模量改性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
保暖袜透湿性能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提供将近80 Gbps的带宽性能 DisplayPort 2.0正式发布
20MnMoNb抗HIC性能及焊接接头抗SSCC性能的研究
纯电动汽车性能仿真
PP—g—GMA的制备及其增容PP/PA6共混物的性能
Al-Se双元置换的基于LGPS的thio-LISICON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580 MPa 级热轧高扩孔钢的组织与性能
强韧化PBT/PC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