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上台阶基层文化惠民生

2014-09-25 00:40崔焕焕
卷宗 2014年8期
关键词:宁强县文化站免费

崔焕焕

摘 要: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不断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深入,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也在逐渐完善。为了进一步了解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的进展情况,笔者深入汉中市宁强县代家坝文化站进行调研,并结合调研情况整理出涵盖该文化站免费开放现状、存在问题、相应措施的调研报告,供读者参阅。

关键字:免费开放;代家坝文化站;人才建设;经费保障

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对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11年“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以来,我市各基层文化站的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给广大民众的生活带来实惠。为了深入了解宁强县代家坝镇基层文化站建设情况,汉中市群艺馆领导干部对当地的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 基本情况

宁强县代家坝文化站于2011年9月份正式向公众全部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有免费开放项目实现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同时也在活跃本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最新致富信息,提高基层农民的科技水平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1 拓展文化视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宁强县代家坝镇基层文化站总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内部设置图书阅览室、娱乐室等功能室,电脑等设备齐全。馆内图书室藏书近3000册,报刊杂志十余种,电子阅览室也已投入使用。图书室每年的借阅人数已达到400余人,图书种类集中在农业、技术、健康等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文学类的图书借阅次数相对较少。目前该镇共有农家书屋19家,图书2600余册,报刊杂志十余种,并且随着各级政府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视和文化下乡的逐步推进,图书的种类和数量还在逐年增加。图书借阅方面,制订了办证须知、借阅制度、阅览规章制度,加强文化站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并做好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于每周一至周五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每天都有人來综合文化站看书、下棋、查找科技信息等;星期六、星期日留守小学生来综合文化站打乒乓球、看书、上网查找资料等活动。

1.2 活跃群众文化,积极组织各类活动

在社会各界对免费开放工作的支持下,该文化站已拥有秧歌服50套、锣鼓服20套,并且配有二胡、板胡、扬琴等乐器。每天群众自发进行的广场文艺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代家坝文化站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西杯”运动会,吸引了周边不少群众主动参与,参赛运动员达到700余人,反应热烈。去年国庆节,代家坝镇麻柳湾举办了庆国庆文艺晚会,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代家坝镇文化站举办机关单位乒乓球比赛。七一前夕,由汉中市群艺馆、当地学校、乡镇村民等共同举办了“庆七一.践行群众路线”文艺演出,当地村民活动参与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对丰富民众生活内容、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3 结合实际需求,认真搞好培训工作

针对农村现状和农民的实际生活需要,文化站克服自身各种困难从乡镇小学借用教室,并在县上请来专业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广大基层农民的培训班。培训种类有:农业技术推广类培训、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初级计算机培训等等,每年参加培训的有3600—3700人次。培训班的顺利开展不仅提高了广大基层农民的知识水平、扩充了农民日常工作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开阔的他们的视野,为农村创业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存在问题

文化站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是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通过这次对宁强县代家坝文化站的调研,我们看到基层文化站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基层文化站的人才储备情况不容乐观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后,由于缺乏人员编制,管理人员大多兼职,不能全心身心投入到文化站工作上来,文化站管理的稳定性和开放时间受到了限制,不能发挥其功能作用,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站管理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文化站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目前而言,基层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缺乏新血液的注入,大都属于“青黄不接”。 电子阅览室的后期维护缺乏技术支撑,一旦电脑系统崩溃就无法恢复,导致一些重要信息丢失,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急需培养相关技术专业人员。

2.2 工作经费不足

由于建设之初各级既没有考虑指导管理人员的及时配备,更没有考虑落实运行经费,致使建起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大部分由于缺乏运行经费因而不能投入运行,基本形同摆设。资金不足,无力支付村级农家书屋管理员的管理费用,致使村级农家书屋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一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一些有建设性的新思路无法落实,也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3 文化站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

文化站都配备了10万元文化器材设备,招标采购了电脑、书柜、桌椅、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上千册图书等。文化站设置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图书阅览室、办公室和多功能活动厅,无论是从功能、结构还是硬件、软件上都能满足乡镇文化站的基本需求,但没有专人的维护管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必将浪费,违背了建设此项工程的初衷。

3 解决措施

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是一项长期的文化建设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实施、扎实推进。 现就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3.1 配备专业人员,扎扎实实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认真落实中央六部委和市委宣传部的有关意见精神,尽快配备县、乡、村三级的宣传文化人员,特别是要尽快统一配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宣传文艺指导管理人员。通过公开招聘方式聘任文化站站长和专职工作人员,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保障。确保专人专职专用,杜绝随意挪用现象;积极引进具有文艺特长、热爱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充实队伍;可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农村编外文化队伍,发动当地有文化热情的“农村文化带头人”参与到乡镇文化工作中;要定期开展文化站从业人员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职业操守、业务能力,努力在全市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农村基层文化干部队伍。

3.2 核定经费确保文化站活动经常化

文化站是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必须加大文化站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资金的投入。努力做到每一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国家投入不少于5万元,省级投入不少于3万元,县级财政不少于1万元,乡、村级投入不少于1万元,要把这些投资纳入各级的财政预算加以落实。使文化站各种文化资源不断更新,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3.3 多渠道发挥文化站作用

文化站要发挥其阵地作用,强化服务职能,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图书借阅、培训指导等常规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在节庆日、农闲时节,利用基础设施优势开展大中型文化活动,并组织开展文艺赛事、健身文体活动以及流动文化服务等,让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地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通过进行市场化运作举办各种文艺活动,以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使乡镇综合文化站发挥最大功效,真正保持文化站的生命力,才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生.浅谈文化馆(站)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0(12)

[2]罗金莲.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J]. 中国土族. 2006(04)

[3]王金甫.对乡镇文化站的认识及思考[J]. 剧影月报. 2009(03)

猜你喜欢
宁强县文化站免费
该不该免费送货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免费开放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乡镇文化站工作创新机制的新举措
宁强县农村畜禽养殖演变及其趋势浅谈
探讨农村文化站的生存与发展
试析适宜宁强县园林绿化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