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报人的遗言为何成新闻

2014-09-28 22:30李西梧
中华儿女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丛林中遗言品格

李西梧

在北京,一位享年79岁的正局级干部因疾病而逝,在社会上不会引起多大关注。可人民日报记者部原主任丛林中近日病逝后,各大媒体都进行了不同篇幅的报道,《北京青年报》用一个整版篇幅,以“一个老报人的生前遗言”大标题进行了编排,其规格超出了按级别远高于他的领导干部,堪称“重大新闻”了。

丛林中去世能构成新闻的,是他两篇遗言,一是“致妻子晓云”,二是“关于我的生老病死”。遗言是5年前写下的,文字不多,却是句句凝神,字字珠玑,体现着令人倾倒折服、撼人心魄的为人品格。

在“生老病死”的遗言中,他一是强调如患绝症,坚决不做劳神伤财的治疗以换取苟延残喘;二是要求死去之日,任何通知、讣告、简历、生平、祭奠、追到等等方式全部免除;三是生前留下的文章、书信、照片、日记、资料等等,全部打扫干净,一切应化为乌有。光溜溜地来,干干净净回去,仿佛他未曾来过一样。最后,他比照惠能和尚凑一偈语:“世无菩提树,何来明镜台?一切皆虚妄,我本一尘埃。”

丛林中遗言中说的这几条,并没有特别新奇的内容。从许多高级领导人、大家名师、社会名流的遗言、临终嘱咐中,也都看到过。可他的遗言之所以感人至深,不在于他写得多富文采,而是他的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生死不变。

丛林中不仅曾是我的直接上级领导,也是我媒体生涯中最重要的师长。他平日言语不多,对稿件的质量却是精益求情。他特别强调新闻稿件的思想性,认为“思想也是新闻”。无论是时政、财经还是事件报道,思想才是新闻的亮点。有了思想,记者能从不是新闻的事情中发现新闻,从大家共同去采写的新闻中高出一筹。他的不倦教诲与指点,让我们这些当时还年轻的记者总能茅塞顿开,受益终身。

对记者稿件质量要求几乎苛刻的丛林中,自己的生活却十分“懈怠”,从不讲究。记得1991年他率我们5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前往内蒙古呼伦贝尔采访。到满洲里时,市里接待人员看见我们6人都是男性,就干脆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六个床位的房间。夜里,一名肥胖记者呼噜震天,把本就有神经衰弱的从林中扰得整夜未眠,第二天一脸憔悴。我们提出让接待方另安排一个单间,可他坚决不允。说,人家怎么安排咱就怎们住,不要给地方找麻烦。

笔者所熟悉的丛林中新闻造诣精深,著述颇丰,令人景仰。但因为从事的行业不同,断然不能与季羡林、汤一介等国学大师相提并论。他自己在遗言中认为:“我的一生,无甚功绩,也无大过错;无甚骄人之处,也没有多少遗憾。”虽是他谦逊之言。可人的一生能做到无大过错和不留多少遗憾,又谈何容易?

确实,丛林中能让许多媒体人心怀崇敬,他的去世会成为异乎寻常的新闻,并不在在于他有什么丰功伟绩,留下多少传世之作,而是他作为媒体人一种可贵品格。

丛林中的品格最鲜明特点,是纯净。与他接触,你会觉得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为人为文,都是清澈透底,一揽见心。他的真诚、率直、无邪,有时给人“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而正是这种纯净,才能让一个媒体人的理想旗帜高扬,敬业之志永恒,道德底线不溃。

媒体人纯净之心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当今社会的喧嚣、浮躁、功利之毒已经严重侵蚀到新闻业之深处。许多新闻人将这项神圣职业、“无冕之王”演变为生意场、牟利链。远的不说,今年以来爆出堂堂央视财经频道的“黑白通吃”,让郭振玺、芮成钢等好几位曾叱咤风云的媒体人纷纷倒下,使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一夜垮塌;近日披露21世纪网与某些公关公司结成利益链条,竟把以严肃公正为宗旨的舆论监督打造成牟利的特殊产业,一批从业精英随之锒铛入狱,跌破了公众的眼镜。当一个社会的媒体已经沦落到如此污浊地步,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良心就丧失殆尽了。

于是,一个79岁老报人的生前遗言,就成了超凡脱俗的新闻。

责任编辑 骆瀚

猜你喜欢
丛林中遗言品格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日本朱鹮留给人类的“遗言”
遗言
冬季暖男必备
分答邀请网友录“遗言”:当生命只剩下60秒
江湖大佬的遗言
丛林中的爱沙尼亚狙击手
抑郁≠抑郁症
丛林中的昆虫
漫步在德国城市雕塑的丛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