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文化建设初探

2014-09-29 12:59张小容李秦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6期
关键词:办园教职工幼儿园

张小容 李秦

幼儿园文化是幼儿园的一种整体形象和一种独特气质,是凝聚和激励保教人员共同奋进的精神力量,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在实践中我们着重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四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指幼儿园工作人员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理想信仰、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它是幼儿园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会像空气一样弥漫于幼儿园教师心中。实践中,我们多渠道对教职工进行培训和引领,共同建设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

(一)宣讲办园思想,营造良好的园风园貌

办园思想是幼儿园的灵魂,它决定着幼儿园的发展方向。为达成共识,我们与全园教职工一起共同制定办园目标、办园思路、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园风、教风、学风等内容,定稿后采用专题会议、演讲比赛等形式引领全园教职工深入领会其内涵;同时我们在园标和园服设计过程中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建议,让教职工充分行使自己的主人翁权利。

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让教职工更加明确幼儿园的办园思想和发展方向,知道幼儿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而使教师更加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地工作。

(二)培养教职工良好的职业心态

我们倡导教职工学会做两种人,一是做兴趣人,喜欢、热爱幼教工作;二是做智慧人,用心、用头脑去工作,鼓励老师多些静气、少些浮躁,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为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素养,我们创设了教职工图书吧,及时购买和补充教职工需要和喜欢阅读的书刊杂志;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职工学习报刊书刊及教师身边的先进案例;组织开展学习标兵评比等活动。

(三)关注教职工心理文化

1.让教职工有愉悦感和归属感。

要让教职工安心稳定地工作,必须要让她们感到安全、被信任和尊重、有愉悦感和归属感,工作中能享受到职业幸福感。为此,我们开展“职工生日庆典派对”、“唱歌比赛”、“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等丰富的工会活动,使教职工在这些活动中减缓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对生病及家中有事的老师主动嘘寒问暖,帮助教职工解决困难,坚持个别约谈(每学期至少和每位教师交流2次),及时了解她们的所思所想,关心她们的生活和工作,让教职工充分感受到幼儿园对她们的关心,在情感上有归属感。对于工作中出错的老师我们用宽广的胸襟包容接纳她,用炽热的真情感化她,使她们在感受领导的关爱之时也反省到了自己的不足。

2.让教师有胜任感和成就感。

利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为教师提供展示平台。借每年优秀员工、明星教师等评定,使教师在参与评定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加强教科研研究,使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开展岗位演讲、赛课、才艺展示等各类教师基本功比赛。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们的专业技能得到逐步提高,自信心不断增强,自身的智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增强了对工作的胜任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3.引领教职工做一个感恩的人。

不仅要感恩关心、支持和帮助你的人,也要感恩那些伤害、绊倒甚至欺骗你的人,因为他们磨练了你的心志,强化了你的能力,要学会宽容,拥有一颗宽容之心。“我的脚不小心踩到了郁金香,它却把香味留在了我的脚上”,这就是宽容。

以上系列活动的开展,能够引领和激发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进取意识,逐步形成团结协作、互相支持、积极向上、共同向前的良好园风园貌。

二、环境文化

(一)环境建设以“环境优美、文化浓厚、恬静雅致”为目标,将文化理念有效地融入到环境创设中去

在幼儿园园内外显眼的地方制作幼儿园办园理念、名人名句、教育格言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重点内容的宣传语,实现环境对教师及家长教育观念及行为的引领作用。如特级教师沈心燕的教育格言:“孩子喜欢你,是因为你给了孩子一张笑脸。”提示教师在孩子们面前要始终保持笑容,给孩子以安全感和亲切感;在玻璃门上印幼儿园园徽,让家长、教师和孩子们了解园徽的含义,引导老师们用双手精心哺育孩子,使孩子们在老师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时各班开展以“主题探索、合作创新”的主题墙,引导孩子们把自己创作的作品和想说的话以绘画、手工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

(二)让环境体现教育理念

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教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依据《纲要》的要求,努力为幼儿营造优美、温馨、丰富的环境,让幼儿园大环境和各班级小环境都体现出正确的教育理念。在创设过程中注重孩子的参与,教室和睡觉房的墙饰、区域活动的布置、宣传栏等处处可见形式多样的孩子的美术作品,充满天真童趣,彰显幼儿特点,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思想。

为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我们将教室分割出各类幼儿游戏空间,如建构区、表演区、图书室、科学区等,在扩大幼儿活动空间的同时丰富游戏种类。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想象和创作的空间,我们将多功能厅的一角改建成了美术操作室,有教师、孩子和家长们共同制作的剪纸、小制作等作品,孩子们在此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心灵的洗涤。

三、制度文化建设

科学规范的幼儿园管理制度可以培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制度文化,要让大多数教职工接受幼儿园制度,幼儿园制度建设就必须要融入“以人为本”“和为贵”的思想。教师是幼儿园工作的主体,没有教师的发展,幼儿园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和为贵”就是要在幼儿园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使每个教职工心情舒畅、情绪安定。

健康向上的幼儿园文化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如果幼儿园没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氛围,就无法将人才凝聚在一起。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是通过让教职工了解和参与幼儿园的决策与管理,肯定她们的工作成绩,为她们提供各种必要的保障,增强她们对幼儿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幼儿园的制度文化建设要引入适当的竞争,要充分建立和运用竞争与激励机制。我园在实践中,推行了以考核代替评定的方法,将目标管理、绩效考评和内部竞争进行统合,赋予德、能、勤、绩以不同的权重,并以综合量化取代群众推荐和无记名投票的传统做法,极大地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行为文化建设

幼儿园行为文化是指在保教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习惯性定势和行为模式,在建设幼儿园行为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强调一个“爱”字,即热爱幼教事业、热爱每一位孩子,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孩子。

(一)领导以身作则

行为文化建设中领导的表现最为关键。因此,园长首先要做到敬业奉献,淡泊名利,用自身的行为带动和影响教师。每天我们最早到园、最晚离园,还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参加教研活动,带头参加各种活动,任何一项工作都说在前、干在前,做到言传身教,全身心投入工作。

(二)放大教师的优秀行为

在工作中,我们及时发现教师做得好的方面,并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使优秀行为得以扩大。如,中班一名新入园的美籍幼儿因语言不通对上幼儿园产生了抵触心理,家长每天都为孩子上幼儿园犯难。教师得知后和家长共同协商,带领全班孩子与这位美籍孩子通过一些肢体语言交流,并不断学习常用的汉语和英语,还将这些过程用摄像机拍摄下来,让家长在家进行辅导,很快就消除了这位美籍孩子和班上的孩子之间的语言障碍,孩子喜欢上幼儿园了,家长高兴地向老师道谢。教师的这一行为源自对孩子的真心热爱,也使为家长服务落在了实处。我们把这一事例在教职工会上进行表扬,让教师们懂得爱孩子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实实在在地去做,要在点点滴滴的行为中体现。

猜你喜欢
办园教职工幼儿园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爱“上”幼儿园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