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及其启示

2014-10-08 05:26陈政阳
学理论·上 2013年12期
关键词:复兴美国梦中国梦

陈政阳

摘 要:梦想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和重大意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它是国家前进的恒久动力和崇高追求。目前,“美国梦”和“中国梦”是引起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两个梦有交织,有不同,可以相互借鉴,有必要研究“美国梦”对实现“中国梦”有哪些启示。

关键词:中国梦;美国梦;中华民族;复兴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16-03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的内涵做了明确表述,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做了以“中国梦”为中心和主题的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实现路径以及实现民族梦与个人梦的相互关系。讲话内容丰富、催人奋进。有关“中国梦”的话题再次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热点。

一、“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共同点

(一)梦想的内容都强调成功的必然性和奋斗的重要性

“美国梦”包含两个主要因素,其一是美国一直宣称国家可以为每个人提供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其二是成功取决于个人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从实践上看,“美国梦”给美国人开拓出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拥有了“做梦”的勇气。正是因为美国人一直秉持“人人都能成功”的这一信念,所以才出现了大批敢想敢干的实现“美国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共同点是:起家寒微,勤奋努力,敢于创新,并获得了成功,成为传奇人物。所以,“美国梦”在强调成功的必然时,并没有忽视个人付出的重要性。倘若只有梦想却不实干,那梦想只能是空想,成功的彼岸便永远无法到达[1]。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想,也是个人的梦想。“中国梦”同样提倡和鼓励个体的成功,并通过个体的成功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因为勤劳、勇敢、奋斗无论在哪个社会哪个时代都是一种美好的品质,都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中国,个体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务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主张就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之一。

实现中国梦,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措施要悉心体察民情,真正了解民意,切实尊重民意,让人民群众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潜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要求我们在发展的理念上,要树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理念;在发展的目的上,要树立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同享的观念;在发展的立足点上,重点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发展的方法上,就是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党和政府倡导的“中国梦”,必须充分尊重老百姓心底里各种不同版本的“中国梦”,以及各不相同的“个人梦”,只有当国家版的“中国梦”经过了老百姓充分的认知、认同后,才能使政府的施政抱负与老百姓的内心感受契合起来,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二)梦想的提出都需要适合本国的国情

美国从建立到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仅仅用了二百多年的时间。要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成功既需要人们胸怀理想,艰苦奋斗,更需要国家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梦想,只有这样一个人的奋斗才能够取得成功,才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梦”在一定程度上恰恰符合美国的国情,从二百年前“五月花”号度过大海到达美洲开始,美国精神就始终张扬着奋斗、创新的内涵,这种精神吸引着世界很多国家的很多追梦人。个人的成功带动了美国的发展,使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梦”最大限度地吸引着世界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使这个国家保持着不断发展的活力。

中华民族所承载的长达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创造出了长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辉煌业绩。但是,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中,中国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境地,帝国主义列强恣意侵略掠夺中国。一百年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毕生追求。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让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家从屈辱中赢回了自己的尊严。因此,“中国梦”的内涵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如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意志,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等。在当今时代更是如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中国梦”迎合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

(三)梦想的精髓都高度强调创新精神

“美国梦”给美国人带去的不仅是向梦想奔跑的动力,还有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美国内战后,美国大陆只有一部分得到开发,在那个时代里,人们带着梦想前往荒无人烟的西部。这些探险者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在沙漠里生产出食品,在矿石里找到了能源,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光明。实践、探索、创新是追梦的必备条件。创新精神让美国成为引领世界的佼佼者。科学技术、以好莱坞梦工厂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几千所大学的教学科研等领域在“美国梦”创新精神的熏陶下取得了百年来领先于世界的辉煌成绩。

“中国梦”的实现同样也离不开这样的精神。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活力的源泉。”[1]此后,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政党等重要方针政策。现如今我们在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对“中国梦”的内涵越来越清晰明了,怀揣着梦想的我们应该更勇敢、更自信地去探索、去开创。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腾飞,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一大批敢想敢干的国人脱颖而出,他们的成功就是源于对“中国梦”的探索理解。在科技发达的时代里,只有把科学创新的精神融入对梦想的探索追求中,打破常规的思维堡垒,全方位地突破创新,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走得既稳健又高效。

(四)梦想的实现都需要有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

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国所营造的社会环境能够为美国人民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大体公平的竞争环境,它也因此成为“美国梦”实现的土壤。“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是带着自由、平等、民主的梦想才去寻找新大陆的。在此后的两百多年里,美国人这样寻着梦,一个个普通人的“美国梦”成真了。这种环境也吸引着全球各地很多怀揣梦想的人们奔向美国,美国也因此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源泉。

在经历了社会动荡、外敌入侵、民族危机等考验的曲折历程后,“中国梦”日渐清晰并最终提出,它的实现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保障,更需要国家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只有立足于公平公正这一原则,才可能会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提升社会的整合程度,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实现“中国梦”。国家要做到以法律和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给公民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起点。无论你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有没有背景,只要你肯努力进取,艰苦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二、“美国梦”和“中国梦”的不同点

(一)具体内涵不同

“对美国人来说,美国梦意味着,只要你努力工作,可以成就一切。”目前,不少美国人仍然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国家想象成鼓励社会等级纵向流动的化身与代言人[2]。“美国梦”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满足,集中体现为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美国梦”强调个人、金钱、利益不同,“中国梦”更强调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

美国是在几百年来形成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受上千年西方文化的滋养。“美国梦”体现的是移民文化,是一个移民国家每个人都有的淘金梦想。尤其是随着新自由主义以及其他各种思潮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流行,获取最大限度的物质享受似乎成了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和“美国梦”的最高目标。因此,每年仍有超过百万的人通过移民等方式成为美国公民[2]。而“中国梦”则是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滋润下萌生的,始终张扬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品格,这也使得中国人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都能够沉着、冷静、坚强地克服困难,应对挑战。

(三)实现途径不同

“美国梦”的实现途径本质上就是对外扩张、掠夺和侵略。从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进行北美大陆以外的第一次扩张并借机占领了菲律宾开始,到二战后通过所谓的全球化和它所制定的“世界游戏规则”,再到21世纪为了转移经济衰退的巨大压力而公然入侵伊拉克、南联盟、利比亚等,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对外扩张、掠夺甚至侵略的不光彩历史[2]。而中国自古以来都以睦邻友好为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梦”的实现靠的是中国的和平崛起,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齐心协力、踏实务实、自强不息、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行动,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

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既是中国应该铭记的沧桑岁月,更是提出“中国梦”的重要历史条件。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中国国门洞开,从此中华民族陷入了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噩梦”。百年来,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维新派、孙中山等怀揣着“救亡图存”的“救国梦”,不懈探索奋斗,希望可以唤醒处于噩梦中的中华民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建立了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人民追寻“中国梦”,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国人民踏实稳健一步一步迈向“中国梦”。

远在1620年“美国梦”开始萌芽。独立战争使美国梦正式起航,《独立宣言》给“美国梦”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精神支撑。随后欧洲移民大批到来,18世纪中期北美殖民地掀起的“大觉醒运动”,宗教的影响力显著扩大,经过南北战争、西进运动、领土扩张,“美国梦”形成,美利坚国民意识也日趋成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冷战结束,美国建立起了世界霸权。相比较于中国,美国在两百年间特别是近百年间体会到的是光荣与梦想、成功与辉煌、领导与主宰,因此“美国梦”的内涵从国家层面看更多的是强调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竞争战略。

(五)对世界的影响不同

美国意识形态以个人利益、个人自由为中心,“美国梦”追求一强独大的单极世界,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不惜损害甚至牺牲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甚至世界的整体利益。从1898年发动了美西战争进行北美大陆以外的第一次扩张并借此占领了菲律宾,到21世纪为了转移经济衰退的巨大压力而公然入侵伊拉克、南联盟、利比亚等,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

“中国梦”追求的是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这个伟大梦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实现“中国梦”是世界的“利好”,对世界人民来说是好事。“中国梦”所带来的各个领域的发展对世界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事实表明,中国的发展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三、从“美国梦”中得到的启示

(一)完善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梦想的实现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构之间的权力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分立。分权的目的在于制衡,即以权力制约权力。其意在通过国家权力内部的相互制约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政府结构必须能使各部门之间有适当的控制和平衡,使权力为公众福祉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从美国宪政的一些观念中我们可以发现:宪法是无穷尽的,是一个每代人都可参与对话的过程;在提倡主流价值意识观念的基础上,发展多元价值,这样来达到政治活动的覆盖性和综合性;政府应在多种相互冲突的价值之间权衡,寻求社会、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法制建设,是对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的根本保障。我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中国绝不会搞三权分立,但是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二)积极寻求国家梦和个人梦的结合点

奥巴马强调,“美国梦”要把所有的美国人团结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2]。这也正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所需要借鉴的。在近些年中,全国多地发生自然灾害,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这些事情表明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都是和国家紧密相连的,国家好,民族好,我们大家才好,没有大家何谈小家。

(三)塑造“中国梦”正能量的时代符号

美国在塑造和宣传“美国梦”的代言人的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从百老汇到迪士尼,从好莱坞的电影再到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美国动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宣传“美国梦”的内涵和价值。美国也塑造了像爱因斯坦、迈克尔·乔丹、比尔·盖茨、奥巴马等能代表“美国梦”正能量的时代符号。美国借助这些超级偶像的事迹及影响力鼓励人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并告知美国人你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偶像”。

“中国梦”所传达也必须是正能量,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积极因素。我们要大力宣传像罗阳、杨善洲、袁隆平、郭明义那样的新时期优秀典范,各行业体现新时期时代特点的优秀人物,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真正体现出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自信和民族自信。在实现个人梦的同时,还要为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美国之所以能成为超级大国,是因为它有自己特有的发展模式,并自始至终坚持走下去。鸦片战争至今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我们要走自己的道路,要走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道路。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歪路、邪路。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才能早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五)要尊重个人的梦想

“中国梦”涵盖了民族梦想和个人梦想。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中国梦”替代每个人的个人梦想。在看到“中国梦”中的国家梦的同时还要看到公民的个人梦。我们要借鉴“美国梦”中对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尊重,我们需要用“中国梦”来凝聚和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从而汇集整体力量去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梦想。民族梦和个人梦是相互的,不能分割开来看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伟大的中国梦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显信,卞浩.“美国梦”的特色及其对“中国梦”的启示[J].探索,2013,(2).

[2]朱继东.“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党建,2013,(2).

[3]鲁薇.“美国梦”与“中国梦”[J].北京观察,2012,(12).

[4]凌淑红,薛鹏志.从“美国梦”的破灭到“中国梦”的升华[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6).

[5]赵磊,幸尧.“中国梦”与“美国梦”[J].世界知识,2013,(7).

[6]饶毅.从“美国梦”到“中国梦”[J].中国教育报,2013-03-21(1).

[7]祁怀高.“中国梦”与“美国梦”互鉴[J].决策与信息,2013,(4).

猜你喜欢
复兴美国梦中国梦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钟摆回摆,自行车在中国“复兴”
文化复兴,“复兴”何事?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