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为驱动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2014-10-08 05:26刘庆申
学理论·上 2013年12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刘庆申

摘 要: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大调整、大转型之中,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调速换挡期”,经济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存在难得的机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总体上,我国经济发展对科技的运用不足,以粗放型发展方式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这也决定了我国旧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得不转向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力量发展创新型经济,破解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打造经济升级版。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25-03

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定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型密切相关。我国的发展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已经到了通过转型升级消解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环境成本成为世界工厂,产品缺乏科技含量、没有核心竞争力。随着人力、资源、环境等成本上涨,我国制造业依靠资源要素低成本的传统优势逐渐消失,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挑战和增长效率的制约,以往发展模式被忽视和掩盖的深层次问题产生了种种危机对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倒逼机制”。科技发展的目的就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较少的资源环境代价积累更多的财富,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增长模式,使当前的发展为后续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科技含量

以科技为驱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但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突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过度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量的增长,没能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型升级的中的作用。产业竞争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发展的多是产能分散和层次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严重依赖国际市场,面对风险时规避空间狭小。大多数制造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随着中国经济步入转型升级新阶段须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而非一味追求速度和数量,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升级版的打造。

当今经济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发展促进新型产业的调整,抢占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中国许多企业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对外技术依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以支撑庞大的经济规模,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瓶颈。实际上,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完全是一个依靠廉价资源环境要素的纯生产大国,企业发展只是从事了产业链中附加值最低的一个环节,大都停留在来料加工的阶段,创新产业不足,即使有部分高新产业其产品也往往处于产业链低端,尚未改变要素驱动型和投资驱动型的产业结构。产品的制造也有一整条产业链,包括研发、原料供应、销售、运输仓储等多个环节,其中,“在一个产品从研发到零售的过程中,制造环节所创造的价值不到5%”[1]。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苹果iPhone4的屏幕、处理器、存储器、电池等主要零件却都是由韩国厂商提供的,而我们只是拿铝板过来切削刨光为其加工手机壳。再说电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但是,iPhone根本不用中国的电池,因为韩国三星的电池和基层陶瓷电容器可以让iPhone的续航时间大幅提升”[2]。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产业结构调整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事实上,我国将科技发展融入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驱动作用的意识远远低于通过大量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的理念。在经济发展中习惯于将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区别开来,没能很好地运动科技在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作用,经济的增长缺乏科技要素的支撑,企业发展缺乏自主技术来源和技术判断能力的保障。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固定资产投资,追求产业的规模扩大化,而大规模投资计划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出现了几乎全国性的产业结构趋同化,有相当多的省份都提出要实现重工业化,投资效益下降,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高消耗、低效率的投资。一些企业固守产业链低端,盲目性地追求以规模的扩大化来推动产业的增长,忽视将资金运用到生产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活动,错过了在科技自主创新和升级产业结构的机会,被低成本竞争和巨大的存量资产所套牢,导致产能过剩,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强化了粗放型经济增长,阻碍了科技型经济的发展。这种“滥用化肥”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健康的成长,是不能够解决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习近平指出,“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避免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3]。我国依靠大规模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没有多大的前途,经济发展面临化解长期粗放增长积累矛盾的严峻考验,必须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为经济转型谋求长远发展。

可见,在新阶段,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我国最为依赖的成本优势不断减弱的影响,经济增长依赖低要素成本,靠拼资源和劳力,无视环境的方式正日益受到挑战,形成了倒逼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的环境。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核心力量,生产方式优化转型必须以科技创新发展为驱动,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坚持自主创新,依靠科技的力量谋求全球产业竞争的新格局,以自主创新力支撑中国产业长期发展的新平台,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民族品牌

“创新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长盛不衰的生命线,也是内需扩大、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4],科技创新还是经济发展的最大活力,依靠创新驱动能够带来更有质量、更有竞争力的发展。中国要从一个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仅靠技术跟踪是难实现的,必须将科技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掌握核心技术,创建民族品牌。事实上,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和低成本比较优势,而工业增加值和社会财富却远没有增加得那么多,对资源的需求远远超过对技术创新的需求,“珠三角生产出口的科技生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足10%”[5]78。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能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顶级民族品牌,缺乏创新能力,高新技术发展较慢,倾向于加工的简单工作,严重制约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挖掘企业创新发展的潜力。

企业发展模式实质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缩影,企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科技创新应用的主体,科技是企业是发展的灵魂。我国企业在生产和需求方面却热衷于技术跟进,将引进外来技术看成缩短技术创新时间,提升竞争力的捷径,企图依靠外来技术创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用于技术开发的经费,基本用于引进技术,甚至干脆放弃自己的技术和品牌积累,与外商合资,认为可以从对方持续获得技术。世界上关键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是买不来的,中国企业要挤入世界强者之林,必须立足于自主技术能力的基石之上。但我国企业大都不重视自主开发,而重点放在产业集中度和单个企业的规模上,对技术的获得寄希望于通过所谓的市场换技术及合资的方式,结果却是市场给人家了,但技术没换来。如我国的汽车产业,尽管产业规模上去了,但缺乏自己的创新能力,合资30年连一台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都造不出来。我国合资汽车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成为替外国汽车企业打工,“这些企业还不如富士康,不仅渠道、售后服务的利润让外资企业拿走一半,就连加工生产部分的利润也让人家拿走一半”[2]77。而我国那些没有采取这种合资政策的企业,而是在聚集研发人才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反而连发动机都制造出来了,掌握了核心技术,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

“没有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支持的庞大生产能力,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规模越大,风险越大。在新一轮技术升级时,如果跟不上步伐,甚至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5]180。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就集中体现在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创新的成果,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掌握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事实上,我国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还是较低的,自主创新技术难以满足产业规模扩大生产的需要,缺乏技术储备的战略眼光,忽视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产品的增加值率只有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生产,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到40%,都要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6]。这种发展方式严重抑制企业技术能力的发挥,难以实现技术能力的跨越,将永远无法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向我们这样,消耗如此之多的资金、引进如此之多的技术,而主要技术仍受制于人、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左右”[5]99,特别技术当出现重大变革时,由于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就会因受制于人难以建立自主品牌,而处于竞争的劣势,甚至会遭遇灭顶之灾。也就是说,我国迫切需要加快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攀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高科技产业的整体提升,把科技自主创新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建民族品牌。

三、科技人才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创新动力

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其发展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关键在人才,唯有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能获得核心技术,在科技发展中占领制高点。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培养了大量的高新人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障碍,如创新人才和其他专门人才的培养以及新技术产业化的制约因素。事实上,学校教育将学生固定在学校进行培养,而企业过度重视科技的利用,较少地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科技人才和社会结合紧密度不够,学校所教与社会所需严重脱节,导致科研人员自主性较差,眼界具有局限性,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产业发展缺乏科研人员,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快速转换化为经济增长力就是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但科研人才大量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成果在立项及实验室研究过程中没有盯住市场需要及经济效益,仅是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及水平的高低,没有和企业发展密切结合,难以被企业应用迅速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使其技术创新成果市场适应性差,成果转化率较低,造成了许多国家投入巨资的研究项目不能产生效益,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以高校为例,1985—2005年的20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前列的高校——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中,数量最多的达到1000多件,最少也有200件,但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只有10%左右,从而导致我国极为有限的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7]。亟待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

科技发展的核心是人才的发展,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将科技转化到生产过程中需要科研人员。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强调,科技人员是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方式发展的核心要素,重视人的发展和高新人才的培养是掌握核心生产力的关键,必须重视和尊重科技人才,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但由于我国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本身并不需求大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高水平人力资本,科技人才的创造性贡献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相对较低,经济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对等,进而科技人员的价值在收入中也没能体现,没能解决好科技人才的地位问题,使其创造性的工作不能得到承认,造成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并未完全发挥以及人才的外流,产业升级的困难。

四、未能把握科技发展的规律性,资源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一致的。人利用科技改造自然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时候也应把握科技发展的规律性,尊敬自然。但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能够切实转变,仍是以制造业和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急需转变发展模式。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运用科技改造自然是人的本质,但改造必须以尊重为前提,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新阶段,我们不断强调把握科技发展规律,建设生态文明。可我国产业发展却忽视自然成本,忽视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来片面追求经济生产总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使我国生态问题仍旧十分突出。企业对资源环境的需求远远超过对技术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需求,经济增长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忽视技术对环境构成的影响,即使部分企业在污染治理过程中,也仅只重视末端治理,对我国的空气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已出现4次阶段性的严重污染天气,PM2.5数值一直较高。据国家气候中心资料显示,1月1日至29日,全国雾霾平均日数为4.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2天,为1961年以来最高。华北中部和南部、黄淮、江汉中东部、江淮、江南北部、华南中部以及四川东部、云南东南部、黑龙江西北部和中部等地雾霾天气有5天至10天,河北中部、河南中部和西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中部、江西中部、广东中部有10天至20天,江苏部分地区在20天以上”[8]。毫无疑问,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根源所在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仍然存在着一些化工等高污染的行业,产业层次低且布局分散,而且一些企业在发展中技术水平落后,完全忽视技术升级,污染物排放规模巨大。由此可知,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做的许多事是得不尝失的,弱化了科技发展的生态支撑力,导致了生产与资源、发展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后续发展设置障碍。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不解决,发展就会“断粮”,民生就会“打折扣”,这也是转型升级必须破解的难题。我国经济发展亟待把握科技发展规律,优化结构和自主创新,把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发展中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经济升级版。

经济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经济领域的所有问题,最终会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传染,对我国的改革形成倒逼。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调节转型的关键期,以科技驱动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的大局,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正是这一缘故,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立足于国家发展的全局,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战略,以科技创新发展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在保持经济发展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参考文献:

[1]郎咸平.让人头痛的热点问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201.

[2]郎咸平,孙晋.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56,77.

[3]习近平.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EB/OL].新华网.[2013-09-05].

[4]李克强.加快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EB/OL].人民网.[2012-02-19].

[5]陈清泰.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78,180,99.

[6]吴邦国.充分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求是.2010,(19).

[7]谢文峰,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措施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现状[EB/OL].中国科技信息网.

[8]今日大范围雾霾天气将结束[EB/OL].中国气象局网站.[2013-02-01].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提升基于文化引领的企业软实力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