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幸福感社区的那些事儿

2014-10-08 06:16林致远
新晨 2013年8期
关键词:孝感广播站王斌

林致远

步行十分钟,能达到哪些地方?能办哪些事?生活便捷如何实现?当记者走进乌昌路街道办孝感路社区,便能找到答案。

十分钟服务圈

2013年6月25日,记者来到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乌昌路街道办孝感路社区,这个社区被当地居民称为“最具幸福感社区”。走进孝感路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头屯街便民利民市场,这不是普通的市场,这个市场为辖区居民打造出十分钟服务圈。在便民利民市场里,分布着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家政缴费中介综合服务中心、棋牌休闲娱乐室、社区爱心慈善超市、“心连心”广播站、孝感路社区新家庭文化屋、医疗卫生服务站、蔬菜直销店。

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斌介绍说,孝感路社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城乡结合部,距离市区有38公里,距离昌吉市仅有7公里。“在乌鲁木齐市新设置达坂城区之前,孝感路社区可谓是乌鲁木齐市最偏远的社区。平日辖区居民出行不便,出行只有一趟公交车。”

据了解,孝感路社区辖区有314户共计552名居民,生活、出行不便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王斌也一直在思考着,一个社区,该如何方便地服务老百姓,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呢?“在国际上,有一种15分钟概念,说的是,居民到达书店、银行等场所,步行15分钟最理想。后来社区开始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调研,结合社区的实际,以提供方便、满足需求为目的,积极转变观念,大胆尝试,多方协调,最终形成了目前‘十分钟生活服务圈的方案。并且于去年底成功打造出了十分钟生活服务圈。意为居民在小区内步行10分钟就可享受到购物、医疗、休闲等多项服务。”王斌说。

“没有十分钟服务圈以前,居民要缴纳税费、电费、煤气费、话费等费用,需要到7公里外的昌吉去办理,非常不方便。现在有了家政缴费中介综合服务中心,辖区内的居民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这里直接办理业务,非常方便快捷。”社区工作人员夏伟说。

爱心慈善超市

爱心慈善超市位于头屯街便民利民市场的第一间,走进超市,就会看到几排类似超市货架的东西,货架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小到洗发水、肥皂,大到棉衣棉被,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这里的东西都是留着发放给社区穷困家庭的。

“节假日发放的多,平时也能领。”社区爱心慈善超市工作人员许瑶介绍说:“慈善超市里的物品,都是免费提供给需要帮助的社区贫困家庭的,一般情况下,每逢节假日,社区工作人员都会组织发放,平时若有家庭实在贫困,有也可以到社区领取。我们成立社区公益慈善基金,是为了更加规范合理地使用辖区各类爱心人士的捐款,帮助辖区内困难人员解决些实际困难。”

据了解,社区公益慈善基金的雏形源于2012年10月,随着辖区企业、热心居民捐赠给社区的爱心款和爱心衣物越来越多,王斌萌生了一个想法,社区不如建立一个爱心慈善超市,募集爱心慈善基金,将输血式帮扶变造血式帮扶,爱心慈善超市由社区党员干部、工作人员、爱心人士、共建单位捐资捐物,募集基金成立。

王斌说,“慈善超市”是政府救助的一种补充,是解决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生活的有效途径。作为传递爱心的中转站,“慈善超市”也为捐赠者提供了一个更具人性化、更方便快捷的捐助平台。目前社区“心连心”慈善超市共收到衣服220件,裤子90条,围巾11条,书包21个。通过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孝感路社区增强了扶贫济困的能力,也为辖区营造了互爱互助的浓厚氛围。

“心连心”广播站

离开爱心慈善超市,记者来到“心连心”广播站。广播站的工作人员杨秀玲说,每天分两个时段为居民播报早间新闻、天气预报、健康养生等内容,还提供免费点歌送祝福的服务。同时,社区工作内容也会通过广播告知居民,增进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

2012年12月31日下午5点20分,社区爱心救助车在外巡逻时,看到一个维吾尔族小男孩在街上哭泣,由于天气寒冷,小男孩的脸蛋已被冻得红通通的,小手也被冻得蜷在了衣服袖里,让人看着很心疼。社区巡逻队长沈杰说“我问他叫什么名字,多大了,是不是要找妈妈?他一个字也不说。因为考虑到天气太冷,怕把小男孩冻坏了,于是我就把他抱到了社区巡逻车上带回社区。”

于是,社区工作人员立即通过社区“心连心”广播站广播寻找小男孩的父母,请求大家帮忙寻找。与此同时,社区党支部发动了社区的4名巡逻队员开上爱心救助车领着小孩在社区附近寻找他的亲人。快6点钟了,仍未找到小孩的妈妈,帮小男孩寻找亲人的社区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晚上7点多时,小孩的妈妈听到了广播里在找小孩家长,便火速赶到了社区广播站。“艾尼丁,我的孩子!”看到妈妈的那一刻,小孩破涕为笑,飞奔到妈妈怀里。

小男孩的妈妈比力克孜说:“下午,我带儿子艾尼丁出去吃饭,就在我正在给老板付钱的时候,艾尼丁跑出去了,等老板给我找完钱,我出去却没有看见艾尼丁了,我很着急,到处找也没有看到孩子艾尼丁的身影,多亏了社区的广播站,才让我知道孩子安全地呆在社区,让孩子没有碰到坏人,感谢各位热心的社区工作人员,谢谢你们。”

“心连心”科普农作物种植园

走出“心连心”广播站,孝感路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孝忠带着记者走进社区“心连心”科普农作物种植园里,一走进种植园,映入眼帘的就是西红柿、辣椒、小白菜、油白菜、茄子等小块土地,社区的老人们有的在给菜地除草、有的在浇水、有的在看报纸,几个小孩在一旁玩耍嬉戏,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一位老大妈说:“我们社区的氛围挺好的,居民们住在这儿,有自己的小菜园子,可以种种自己喜欢的蔬菜,吃的还是无公害的蔬菜,这样有益身体健康。”

据了解,孝感路社区“心连心”科普农作物种植园占地面积1200㎡,由社区党支部发动各类志愿者在原居民区老旧花园的基础上改造规划而成。共改造铺设花砖道路500米、粉刷凉亭、长廊、景观物、休闲座椅等,为种植园的开辟奠定了好的基础。

为了能让居民们更好地种植蔬菜,社区专门请来了新疆农业科技园的专家齐老师利用远程教育对辖区居民进行专业种植培训,并且请来讲解员在给老年居民讲解种植知识。另外社区组织辖区老年居民在农业科技博览园进行参观学习。

吴孝忠说:“区帮扶领导、人大代表、对口支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青、老年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心连心结对子,采取认养土地自由选择作物品种的方式种植。”记者走进“心连心”科普农作物种植园,发现每块地里都立着一块认养公示牌,其中一块上写着“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桂珍,被帮扶的对象:辖区老年志愿者吕长根,田间管理员:张芹,种植品种:茄子、辣椒和黄瓜。”

在社区远教科普多媒体教学活动的不断推动下,认养土地的社会各界人士学习了多种花卉、蔬菜、树木及多种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技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田间技术指导员、每一名志愿者都是田间管理员和操作员。截至目前,共开辟各种无公害蔬菜作物小园36块,作物品种繁多,包括:辣子、茄子、西红柿、韭菜等蔬菜,还有多种树木、乔木和灌木。社区提供养护用品,倡导用洗菜水浇花,节约每一滴水的理念深入人心。各种志愿者广泛参与到“心连心”科普认领种植园活动中来,吃着无公害蔬菜,树立了健康膳食养身的良好理念。

王斌说:“通过辛勤的携手耕耘,增进了沟通与交流,我们收获了友情和关爱,搭建起了共驻与感恩之桥,通过长效性志愿活动的开展,美化了社区环境,宜居的同时,真正意义的体现了党建促科普、科普促党建的和谐氛围。”

猜你喜欢
孝感广播站王斌
习作转化创作
王斌陶艺设计作品选
黄文军
孝感令
奇幻的“科技之旅”
开学新花样
好书伴我成长
争做守法好少年
不给礼金不准结婚,女婿伪造存折弄巧成拙被判刑
九尾狐现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