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男人·本土①

2014-10-11 11:13
齐鲁周刊 2014年38期
关键词:霸道

本刊专访——

江湖不老吴炳新

“你看我像70多岁的老头吗?”吴炳新问本刊记者。

他自问自答:“我的内心年龄应该是30来岁,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都是最好的。”

按照财经作家吴晓波以及吴炳新自己的说法,当代中国商业史,少了三株是不完整的。这位已76岁高龄的老人,正在经历人生又一次巅峰,再战江湖。

□本刊记者 丁爱波

滑铁卢之后,再上战场

1996年,58岁的吴炳新正处在事业巅峰的时刻,三株年销售高达80亿元。三株口服液单品销售额累计达200亿元,这一年,遭遇危机的巨人集团史玉柱,还曾北上济南找寻吴炳新取经。

谁也没想到,随后吴炳新和三株遭遇了“常德事件”。当年,湖南常德六旬老汉陈伯顺在喝完八瓶三株口服液之后,离奇死亡,三株被诉至公堂。1998年,湖南常德中级法院宣判,三株败诉,并被定性“三株有毒”。

尽管一年之后,湖南省高院对此案作了三株胜诉的终审判决,同时明确“三株口服液是安全无毒、功效确切、质量可靠的高科技产品”,但这时三株的颓势已无力挽回。

“全国各地的退货产品在公司仓库堆积如山,直到多年以后才清理完毕。”1996年就加入三株的老员工,如今的三株医药集团总裁李宪法告诉记者。

那些困难的岁月里,吴炳新一直用自己多年的积蓄维持着公司最核心的技术开发,同时,他也不断东奔西走,呼吁为企业翻案。终于,2000年4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播出了关于三株党建工作的新闻。

吴炳新将这条中国高规格的新闻称为“平反昭雪”。没有人知道他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他在“平反”之后大病一场。“普通人如果经历这样的大起大落,跳楼的可能都有,但吴总担负起了所有的压力,蛰伏十年,再战江湖。”

在李宪法看来,吴炳新的再起与褚时健复出并不相同,“红塔毕竟还是国企,但三株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没人管的孩子,它的生长没有依靠任何的政策红利和垄断措施,完完全全是靠着对健康产业的坚持,一步步探索出来。”

坚持是如今三株企业文化最为核心的内容,这个坚持,一方面指的是吴炳新20多年来对健康产业的认同和投入,另一方面,则是一种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的从容。

吴炳新这样分析“常德事件”:“三株遇到灾难是正常的,头船先破,‘常德事件只是个表现形式,这是特定时代的必然产物。”

古稀之年的惊天梦想:

让人类寿命延长十年

蛰伏多年后,一出场,吴炳新依旧难改当年的豪迈,他的目标是:“通过个人努力,和志向相同的人一起,使人类寿命延长十年,先从中国开始。”按照他的说法,这是一项健康、美的事业。

相较于当年三株单一品牌,已过古稀的吴炳新更加看重“延长人类寿命”和“中医治疗慢性病”。他将自己容颜不老的原因归结为:“用自己的产品,每天都用。自己的产品自己都不用,消费者怎么敢用?”

对健康产业的坚持,终于带来了企业的起死回生。2010年,三株的医药板块销售额1亿多元,化妆品板块销售额4亿多元。吴炳新也在这一年度提出一个宏大的目标:双万店工程,力图将三株推上一个新台阶。

“从2004年开始,我就进行了一些市场调研,想找到一种更适合三株的营销模式,现在我们内部已经达成一致:下一步发展连锁店铺加盟形态。”吴炳新说。他给三株现在推广的连锁店铺起了个名字叫“傻瓜地皮草”模式。“傻瓜”就是店铺运作标准化,加盟者运营操作起来容易,而“地皮草”就是遍地建店,遍地开花的意思。

“一个店铺很小,但是一旦多了,力量是无穷的。什么最能抗风险,不怕洪水?是小草。”吴炳新告诉本刊记者。

李宪法告诉记者,如今的三株,每年销售额正以50%的速度增长,不过在吴炳新看来,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只是在辉煌、磨难之后,重新又把汽车推到了大路上,现在,发动机已经点火,开始快速奔驰。”

“如果能活到120岁,现在还只是年富力强的中年”

在别人看来,76岁的吴炳新,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如果能活到120岁,现在还只是年富力强的中年”,吴炳新自己认为,“现在谈退休还太早,我身体这么好,这两年体检的生化指标一切正常,干吗不做点事情呢?”

停不下来的他一直以来有个梦想就是把三株带上市。早在1995年三株风头正健的时候,就有人批判他说,还嫌钱少啊,还想圈钱啊?

吴炳新那时不缺钱,也不是想圈钱,只是想改变企业的性质。他不希望三株只是家族企业,上市以后,公司就成为公众的企业。

他还曾经立一份遗嘱:凡我吴家子孙,今后不再做三株公司的总裁,只能做董事长;凡子孙中有吸毒、赌博者,一经查实,开除出家族,不再具有财产的合法继承权。

至今,吴炳新对接班人的问题还没做安排。他已经将经营权交给了职业经理人,现在三株的高管都是聘用的,家族中没有人担任公司的总裁、总经理。

在吴炳新看来,保证企业延续下去的一个条件就是成为公众公司,“子孙的人才是有限的,但社会的人才是无限的,企业的总裁和经理都可以从社会挑选,上市后,家族成员可以做大股东,把经营权交出去,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寻找男人·本土②

本刊专访——

巩晓彬:飞扬跋扈为谁雄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山东体坛已经进入了后英雄时代,与上世纪的热闹景象相比,偶像级大哥多年未见。那个时候,足球的宿茂臻,篮球的巩晓彬,排球的安家杰,这三位生于青岛、济南、烟台的帅哥在各自领域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哥。

做大哥有很多方式,比如,老茂忠勤,安家杰“常青”,巩晓彬与他们不同,他用一种不太“山东”的气质——霸道和痞气,统治了山东篮坛20多年。二十年来家国,逍遥王横行度世,飞扬跋扈为谁雄?endprint

□本刊记者 丁爱波

怒发冲冠“巩老大”

巩晓彬的外号叫“逍遥王”,但实际上,这个绰号并不能完全诠释巩晓彬的球风和性格。昔日山东男篮双塔之一的纪敏尚,在反复琢磨之后,给球员时代的巩晓彬定了性:彬哥嘛,两个字就够了:霸道!

那时候,巩晓彬的座驾是丰田霸道。在满大街都是自行车、摩托车和富康的年代,坐在巩晓彬的车上,油门一踩,一股吸力使得你的后背紧紧贴在座椅靠背上。身边的朋友就拿他的车说事:“看看吧,打球本来就够霸道了,连车都买霸道,开起来还是那么霸道。”

2003年夏,巩晓彬退役,穿上西装之后,依旧霸气云天。他在2004年对球队进行大换血,侯冰、孙杰、王刚等年轻人一股脑儿被推上前台,在比赛中经常受对方的老球皮欺负,没少吃黑拳挨黑脚。看着自己的队员受气,巩晓彬经常一怒而起,冲着裁判大声咆哮,有时候还冲着老球皮瞪瞪眼。小家伙们的生存环境果然好了很多。

巩晓彬是从踢足球开始自己球员生涯的,改打篮球后,特别是打出了名堂以后,他最有名的绰号,叫作“逍遥王”,但这是就球迷和媒体的眼光而言的,在山东队,几乎所有的队员,包括那些与他年龄、资历差不多的老将,都把他奉为“皇帝”。巩晓彬面相白净、英俊,可只要一走上赛场,他那看似迷茫、慵懒的目光里便隐约透出一股杀气。在山东队如此,就是到了国家队,他并没有“老大”的地位,有时甚至不能首发,然而他从来不给人一种从属者的印象。在篮球场上,总以王者的姿态出现。即便是后来的姚明,也总是用“巩老大”来称呼他。

巩晓彬的队友鞠维松回忆说:“晓彬刚到我们青年队,篮球的基本技术还没怎么掌握,就表现出一种谁也不怕的劲头儿,结果我们这些练了很长时间的队员反倒有点儿怕他。他练了半年就上了国青队,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他再回来的时候无论哪个方面都是拔尖的了,我们见了他就有些紧张,他一回来我们都不大敢打球,都把球传给他。他不在场上的时候,我们反而很放得开。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一队,我们都有点怕他。”

吊儿郎当“逍遥王”

天赋超群,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带着一股玩世不恭的气质,“逍遥王”的名号也就由此而来。世纪初打球时,去训练场都会先投一个三分,球要是进了,他就觉得今天状态不错,跟着参加训练。球要是不进,那就直接走人。下午4点钟训练,4点55打着哈欠到,自己投10分钟就找个犄角旮旯玩去了。尽管如此,当时,亚洲同位置依然鲜有对手。王治郅刚进国家队时,惊讶于其明目张胆消极训练,曾问:“大哥为啥不怎么练啊?”他一脸淡然回答:“没挑战,练什么?”

球技了得,拳脚也颇为了得,当年国际赛场但凡有冲突事件,巩晓彬都是一骑绝尘、当先破敌,与之相比,八一队的李楠、张劲松等虽有干劲却远不及他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做教头后,某次电视采访,问其从球员直接转为主帅,队员前几天还与其一起奋战,现在有没有不服的。他弹了下烟灰,对着镜头说了句“谁敢?”某次比赛暂停,球员都围过来,憋了一分钟一句话没说出来,暂停时间结束,憋出一句:草!央视直播比赛,某小将两罚不中,镜头移至其面部,但见这位爷一脸漠然嘟哝一句“SB”。

记得几年前一场球,貌似他有些不满裁判,赛后发布会就没带球员出席,比赛官员质问:XXX呢?巩导一脸懒洋洋答曰:伤了。官员又问:那XXX呢?巩导答:也伤了。官员怒问:难道所有球员都受伤了吗?巩导继续爱答不理地回答:就是都伤了嘛……

还有个段子好像是在国家队,主教练看队员有抽烟的,问谁谁都不承认,然后说了句以后谁抽烟谁就是SB。过一天队员去主教练宿舍,主教练在抽烟,巩晓彬说,谁抽烟谁SB。

有时候,这种“吊儿郎当”的习惯让记者很为难,因为你很难从他这儿听到一些一本正经的话。去年半决赛打北京的时候,最后记者采访巩晓彬,问总决赛对阵广东有什么想法,巩晓彬说:想法嘛,想法就是没想法,尽量好好打吧。最后“吊儿郎当”的走开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霸道
霸道海鸥谁能治
家有“霸道总裁”
Civilization
“霸道”的开沃
高颜值的霸道“蟹”王子
女导演 天生就爱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