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法在职业院校电子产品模块电路及应用教学中的应用

2014-10-16 19:02熊小南
职业·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任务模块产品

熊小南

摘 要:电子产品模块电路及应用是职业院校电子类专业理实一体化的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理念设定,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电子类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训脱节的问题,为学生顺利走上就业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关键词:产品 模块 任务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指出,以教学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以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能力为根本要求,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根据这个精神,必须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特别是职业院校的电子类专业教学。由于其课程内容与电子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程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电子类专业教师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理念,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获取资讯、决策、计划、评价等工作过程的知识,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中形成和提升电子专业的关键能力。为此,笔者学院电子专业教研室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相配合,大力开展教学改革、课题专项研究,以“做学教一体化”为教学指导,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做学教一体化”的内涵

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最为师生所诟病的。现在的许多职业院校电子教学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忽视理论教学,认为理论掌握可有可无,只要会动手就行。这就导致学生在技术掌握上的“营养不良”,只能机械地掌握教师教授的基本技能,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思维上的创新性、开拓性。而“做学教一体化”模式,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对接,解决了做什么、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做、学、教围绕职业岗位有机结合、融于一体。其次,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解决怎样做、怎样学和怎样教的问题。“做学教一体化”把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学习计划与工作计划结合起来,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最后,理实一体的评价,解决评价做得怎样、学得怎样、教得怎样的问题。“做学教一体化”根据理实一体的原则,参照企业的评价方式,设计了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评价表,可以比较科学、客观地了解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学生以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为指引,有意识、有目的地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在电子产品模块电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根据教学设备,按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要求和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设计工作项目和任务,把完成工作任务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整合在设计的教学任务中。其次要把各工作任务的完成与各工艺过程的检查内容与技术规范和标准对接。最后在教学评价阶段,根据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成绩。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获得了成就感与满足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不仅为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做了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而且也为学生顺利走向就业岗位铺平了道路。

三、任务驱动法的实施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技能型教育,而综合职业能力是在经历完整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逐步形成的。因此,电子产品模块电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任务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密切结合实际,尽量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获得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带有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为此,笔者将电子产品模块电路及应用课程的工作任务设计为:搭建声光控制灯电路、搭建频率计电路、搭建电子语音万年历电路、搭建空调器电路、搭建出租车计价器电路、搭建电子秤电路、搭建综合报警系统电路,并以中国亚龙科技集团生产的YL—291模块为依托开展教学。在这些工作任务中,既有操作简单的单一项目,也有操作复杂的综合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向综合,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规划教学进程,较好地贴近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巩固相关的课程知识,如完成搭建空调器电路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空调电路的测量与调试,可以认识和了解更多有关微处理器的知识以及应用电路,这样就达到了举一反三、拾遗补缺的教学效果。最后的评价方式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自评、小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等方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任务模块产品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
新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