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安全防事故工作

2014-10-20 20:34梁胜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6期
关键词:消防官兵灭火救援防护

梁胜

摘 要:近年来,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危害性和复杂性给消防官兵的灭火救援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消防官兵必须要深入了解各种事故处置业务,熟知科学的战术程序和处置原则,而指挥员要科学指挥,保证广大消防官兵的安全。相关负责人要科学布阵,统筹用兵,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宗旨,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尽可能地保护作战官兵的人身安全,出色地完成每一次灭火救援任务。

关键词:消防官兵;灭火救援;防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6-012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安消防部队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消防部队面临的灭火救援形势也日趋严峻,各类事故处置的难度和危险性也越来越高。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如果指挥不当、保护措施不得力,势必会造成消防人员伤亡和车辆、器材损害。消防员的自身安全管理已经是摆在各级指挥员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作为一名基层指挥员,必须科学分析消防员伤亡情况的数据,查找导致消防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切实加强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员的自身安全管理。

1 消防员伤亡概况

长期以来,在灭火抢险救援战斗中,消防部队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英雄赞歌。2009-02-09晚,发生在央视新址园区附属文化中心工地的严重火灾,造成1名消防指挥员牺牲,5名战士受伤。2013年,在全国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行动中,共发生消防员伤亡事故13起,造成17名消防员死亡,21人受伤。2014-02-04T10:52,上海市宝山区民科路36弄6号的上海环震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仓库发生火灾,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房屋坍塌,造成2名消防员(均为上等兵警衔)死亡,2人受伤。

2 消防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1 安全观念滞后

众多消防官兵的自身防护安全意识不强,其行为主要体现在: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对具体的操作规则和程序不了解,缺少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具体操作时具有随意性。由于平时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对登高作业、破拆门窗、气体泄漏、有毒物质、内功灭火和防止静电等救援现场的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知识掌握得不够,特别是针对有些有毒、有害物质(气、液体)的泄漏,安全防护距离不够长,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有勇无谋、经验缺乏、盲目进攻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官兵们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出现磕碰、中毒、灼伤、触电等事故。

2.2 个人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熟悉并合理、有效地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才能很好地避免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战斗中出现伤亡情况;反之,则很难有效保障消防救援官兵的自身安全。现如今,消防部队官兵在个人防护装备和操作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不良现象。

2.2.1 个人防护装备种类和数量不足

消防部门没有认识到“部分装备虽然使用率低但必须配置”的科学内涵,造成消防官兵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与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差距,使得广大消防战士的安全在灭火救援行动中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2.2.2 防护装备运用不合理

在防护装备使用方面,一些消防部队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尤其是涉及到高空救援的安全绳、救生软体、缓降器等器材时,没有履行严格的使用情况登记,日常维护、保养等步骤,在救援现场使用时杂乱、盲目,导致出现官兵伤亡的情况。

2.3 现场情况掌握不到位,预案针对性不强

个别现场指挥员在现场指挥时,对火灾的残酷性、危险性和预见性不足,对救援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考虑不全面,常常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安排、部署战斗,他们认为,不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开展现场侦查工作。有些指挥员还认识不到开展辖区“六熟悉”的重要性,不重视所属辖区重点单位和部位的安全预案制订工作。

2.4 现场指挥不到位

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涉及的知识面广、专业性强,一些年轻的消防指挥员在火灾现场常常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着急开展救援行动,但是,往往会因为专业知识不足,临场经验匮乏,火场分析、判断和临危处置能力较低,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组织指挥能力,而出现消极防御和对现场情况判断有误的两种情况,最终因措施采取不当而造成消防员伤亡。

3 加强消防员自身安全的管理

3.1 加强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灭火救援过程中发生的消防官兵伤亡事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一些参加战斗的官兵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所以,对官兵进行灭火救援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狠抓基层执勤训练

灭火抢险救援任务繁重,各基层中队要严格执行《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和《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规程》,落实灭火救援现场警戒措施和安全员制度,加强接警出动、火情侦察、作战行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培训。要加强训练科目的安全防护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严格落实干部跟班作业、训练前安全教育、训练中安全防范、训练后安全讲评等制度,加强对场地、设施和器材的安全检测,对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部位和环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3 科学、有效地进行灭火战斗

要明确灭火救援的目的,也就是要正确预想灭火救援成果。现场指挥员要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准确、快速地捕捉火势发展、蔓延的信息和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险情。在选择阵地时,应注意承重墙的利用情况,科学地推断墙的承重、受力情况;在屋顶、墙体、窗台、阳台和楼梯上设置水枪阵地时,水压不能太大,而且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当灭火抢险救援现场的情况突变时,指挥员要明确下达“战略撤退”命令,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摘 要:近年来,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危害性和复杂性给消防官兵的灭火救援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消防官兵必须要深入了解各种事故处置业务,熟知科学的战术程序和处置原则,而指挥员要科学指挥,保证广大消防官兵的安全。相关负责人要科学布阵,统筹用兵,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宗旨,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尽可能地保护作战官兵的人身安全,出色地完成每一次灭火救援任务。

关键词:消防官兵;灭火救援;防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6-012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安消防部队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消防部队面临的灭火救援形势也日趋严峻,各类事故处置的难度和危险性也越来越高。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如果指挥不当、保护措施不得力,势必会造成消防人员伤亡和车辆、器材损害。消防员的自身安全管理已经是摆在各级指挥员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作为一名基层指挥员,必须科学分析消防员伤亡情况的数据,查找导致消防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切实加强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员的自身安全管理。

1 消防员伤亡概况

长期以来,在灭火抢险救援战斗中,消防部队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英雄赞歌。2009-02-09晚,发生在央视新址园区附属文化中心工地的严重火灾,造成1名消防指挥员牺牲,5名战士受伤。2013年,在全国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行动中,共发生消防员伤亡事故13起,造成17名消防员死亡,21人受伤。2014-02-04T10:52,上海市宝山区民科路36弄6号的上海环震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仓库发生火灾,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房屋坍塌,造成2名消防员(均为上等兵警衔)死亡,2人受伤。

2 消防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1 安全观念滞后

众多消防官兵的自身防护安全意识不强,其行为主要体现在: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对具体的操作规则和程序不了解,缺少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具体操作时具有随意性。由于平时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对登高作业、破拆门窗、气体泄漏、有毒物质、内功灭火和防止静电等救援现场的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知识掌握得不够,特别是针对有些有毒、有害物质(气、液体)的泄漏,安全防护距离不够长,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有勇无谋、经验缺乏、盲目进攻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官兵们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出现磕碰、中毒、灼伤、触电等事故。

2.2 个人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熟悉并合理、有效地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才能很好地避免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战斗中出现伤亡情况;反之,则很难有效保障消防救援官兵的自身安全。现如今,消防部队官兵在个人防护装备和操作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不良现象。

2.2.1 个人防护装备种类和数量不足

消防部门没有认识到“部分装备虽然使用率低但必须配置”的科学内涵,造成消防官兵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与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差距,使得广大消防战士的安全在灭火救援行动中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2.2.2 防护装备运用不合理

在防护装备使用方面,一些消防部队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尤其是涉及到高空救援的安全绳、救生软体、缓降器等器材时,没有履行严格的使用情况登记,日常维护、保养等步骤,在救援现场使用时杂乱、盲目,导致出现官兵伤亡的情况。

2.3 现场情况掌握不到位,预案针对性不强

个别现场指挥员在现场指挥时,对火灾的残酷性、危险性和预见性不足,对救援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考虑不全面,常常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安排、部署战斗,他们认为,不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开展现场侦查工作。有些指挥员还认识不到开展辖区“六熟悉”的重要性,不重视所属辖区重点单位和部位的安全预案制订工作。

2.4 现场指挥不到位

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涉及的知识面广、专业性强,一些年轻的消防指挥员在火灾现场常常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着急开展救援行动,但是,往往会因为专业知识不足,临场经验匮乏,火场分析、判断和临危处置能力较低,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组织指挥能力,而出现消极防御和对现场情况判断有误的两种情况,最终因措施采取不当而造成消防员伤亡。

3 加强消防员自身安全的管理

3.1 加强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灭火救援过程中发生的消防官兵伤亡事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一些参加战斗的官兵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所以,对官兵进行灭火救援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狠抓基层执勤训练

灭火抢险救援任务繁重,各基层中队要严格执行《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和《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规程》,落实灭火救援现场警戒措施和安全员制度,加强接警出动、火情侦察、作战行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培训。要加强训练科目的安全防护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严格落实干部跟班作业、训练前安全教育、训练中安全防范、训练后安全讲评等制度,加强对场地、设施和器材的安全检测,对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部位和环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3 科学、有效地进行灭火战斗

要明确灭火救援的目的,也就是要正确预想灭火救援成果。现场指挥员要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准确、快速地捕捉火势发展、蔓延的信息和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险情。在选择阵地时,应注意承重墙的利用情况,科学地推断墙的承重、受力情况;在屋顶、墙体、窗台、阳台和楼梯上设置水枪阵地时,水压不能太大,而且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当灭火抢险救援现场的情况突变时,指挥员要明确下达“战略撤退”命令,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摘 要:近年来,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危害性和复杂性给消防官兵的灭火救援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消防官兵必须要深入了解各种事故处置业务,熟知科学的战术程序和处置原则,而指挥员要科学指挥,保证广大消防官兵的安全。相关负责人要科学布阵,统筹用兵,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宗旨,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尽可能地保护作战官兵的人身安全,出色地完成每一次灭火救援任务。

关键词:消防官兵;灭火救援;防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6-012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安消防部队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消防部队面临的灭火救援形势也日趋严峻,各类事故处置的难度和危险性也越来越高。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如果指挥不当、保护措施不得力,势必会造成消防人员伤亡和车辆、器材损害。消防员的自身安全管理已经是摆在各级指挥员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作为一名基层指挥员,必须科学分析消防员伤亡情况的数据,查找导致消防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切实加强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员的自身安全管理。

1 消防员伤亡概况

长期以来,在灭火抢险救援战斗中,消防部队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英雄赞歌。2009-02-09晚,发生在央视新址园区附属文化中心工地的严重火灾,造成1名消防指挥员牺牲,5名战士受伤。2013年,在全国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行动中,共发生消防员伤亡事故13起,造成17名消防员死亡,21人受伤。2014-02-04T10:52,上海市宝山区民科路36弄6号的上海环震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仓库发生火灾,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房屋坍塌,造成2名消防员(均为上等兵警衔)死亡,2人受伤。

2 消防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1 安全观念滞后

众多消防官兵的自身防护安全意识不强,其行为主要体现在: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对具体的操作规则和程序不了解,缺少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具体操作时具有随意性。由于平时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对登高作业、破拆门窗、气体泄漏、有毒物质、内功灭火和防止静电等救援现场的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知识掌握得不够,特别是针对有些有毒、有害物质(气、液体)的泄漏,安全防护距离不够长,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有勇无谋、经验缺乏、盲目进攻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官兵们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出现磕碰、中毒、灼伤、触电等事故。

2.2 个人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熟悉并合理、有效地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才能很好地避免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战斗中出现伤亡情况;反之,则很难有效保障消防救援官兵的自身安全。现如今,消防部队官兵在个人防护装备和操作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不良现象。

2.2.1 个人防护装备种类和数量不足

消防部门没有认识到“部分装备虽然使用率低但必须配置”的科学内涵,造成消防官兵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与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差距,使得广大消防战士的安全在灭火救援行动中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2.2.2 防护装备运用不合理

在防护装备使用方面,一些消防部队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尤其是涉及到高空救援的安全绳、救生软体、缓降器等器材时,没有履行严格的使用情况登记,日常维护、保养等步骤,在救援现场使用时杂乱、盲目,导致出现官兵伤亡的情况。

2.3 现场情况掌握不到位,预案针对性不强

个别现场指挥员在现场指挥时,对火灾的残酷性、危险性和预见性不足,对救援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考虑不全面,常常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安排、部署战斗,他们认为,不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开展现场侦查工作。有些指挥员还认识不到开展辖区“六熟悉”的重要性,不重视所属辖区重点单位和部位的安全预案制订工作。

2.4 现场指挥不到位

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涉及的知识面广、专业性强,一些年轻的消防指挥员在火灾现场常常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着急开展救援行动,但是,往往会因为专业知识不足,临场经验匮乏,火场分析、判断和临危处置能力较低,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组织指挥能力,而出现消极防御和对现场情况判断有误的两种情况,最终因措施采取不当而造成消防员伤亡。

3 加强消防员自身安全的管理

3.1 加强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灭火救援过程中发生的消防官兵伤亡事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一些参加战斗的官兵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所以,对官兵进行灭火救援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狠抓基层执勤训练

灭火抢险救援任务繁重,各基层中队要严格执行《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和《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规程》,落实灭火救援现场警戒措施和安全员制度,加强接警出动、火情侦察、作战行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培训。要加强训练科目的安全防护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严格落实干部跟班作业、训练前安全教育、训练中安全防范、训练后安全讲评等制度,加强对场地、设施和器材的安全检测,对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部位和环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3 科学、有效地进行灭火战斗

要明确灭火救援的目的,也就是要正确预想灭火救援成果。现场指挥员要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准确、快速地捕捉火势发展、蔓延的信息和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险情。在选择阵地时,应注意承重墙的利用情况,科学地推断墙的承重、受力情况;在屋顶、墙体、窗台、阳台和楼梯上设置水枪阵地时,水压不能太大,而且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当灭火抢险救援现场的情况突变时,指挥员要明确下达“战略撤退”命令,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猜你喜欢
消防官兵灭火救援防护
四川资阳消防官兵冬训上演“冰火两重天”
木结构建筑的鉴赏与防护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浅谈全面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措施
浅谈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的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