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分食还是拓荒

2014-10-20 10:32
支点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民营化国有银行鲶鱼

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必须改革让市场的机制进来。对中国金融业来说,最重要的改革是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于是,民营银行来了——民营银行有别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商业银行,其不但在资本金来源上实现民营化,而且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

不出意外的话,获批试点的三家民营银行将于明年初开业。这是自1996年成立民生银行以来,民营银行时隔18年后的重新启航。无论是渴求融资的中小企业,还是有资金无出路的民间资本,都为民营银行的重启鼓与呼。

然而,与中国各地争办民营银行热潮一路相随的,是对民营银行的各种争议。它是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而来的吗?它是否能在金融业引发“鲶鱼效应”让国有银行更有活力?它能否经受得起前行道路中的各种风险?

中国民营银行的未来之路在哪里?请关注本期“本刊策划”。(支点杂志2014年10月刊)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营化国有银行鲶鱼
德国民营化的宪法界限——一个纲要性的概说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民营化视角下辅警的法律地位和职责范围研究
让鲶鱼慌起来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中国企业民营化进程的理论价值
陷阱